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44章 战滦河 6

糊清灭洋1880 第144章 战滦河 6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转回头来再说余虎恩部的战斗。十一月十四日白天的战斗,余虎恩部伤亡惨重,而且丢失了侧翼梨儿山阵地。但余虎恩主动要求再战。

前文说过,六音山两条山梁形成了一个三角,靠北面的一条山梁实际上靠的是余虎恩部侧翼的防守。如果余虎恩部败退,那么这道窄窄的山梁就会被日军前后夹击,北部的山梁就失去了防守的意义。因此,当晚李林杨打电话通知了提督吴凤柱,吴凤柱当即把守北侧山梁上的三个营“填线兵”(还留了守口的两个营)调到了喇叭山后,阻击日军对余虎恩的包围,两军协同作战。

十五日,日军西宽联队继续发动猛攻。尽管余虎恩部与吴凤柱部奋力反击,但日军攻势太猛,兵力又多,两军仅仅是支撑到了中午,就不得不交替掩护撤军!

到了十五日傍晚,日军第二师团取得了对六音山阵地侧后方的全面突破!

但突破了又能如何?

在红旗军的计划中,余虎恩部已经是超额完成任务了,该部的战斗,其实是为红旗军修筑五山防线争取时间而已。

十六日,第二师团乃木希典和他的爱将西宽二郎非常兴奋。第二师团在日军中是背负着战败的名声的,甚至可以说是被全歼的一个师团。乃木希典和西宽二郎取得了占领喇叭山阵地的胜利。而另一支牛气哄哄的第六师团却止步不前,而且伤亡惨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二师团的勇武被凸显了出来!

第二师团准备再接再厉,进攻六音山和五山之间的山口。夺取山口,就能把六音山吴凤柱部的守军包围起来!想得挺好,但打仗没那么容易!

第二师团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火炮无法运输!前文说过,五山、六音山、喇叭山、梨儿山几座山中间围了一块谷地。但山谷地形并非平原,山石怪异,丘陵起伏,步兵尚可通行。火炮嘛,要想跨过这短短三四公里,难,很难!

第二师团在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之后,不得不耐心的转运火炮了。

直到此时,乃木希典打的算盘还是前后夹击,包围消灭六音山的吴凤柱部。

十六日傍晚,李林杨在司令部里接见了撤下前线的老将余虎恩。湘军两天的血战,伤亡差不多九百人,达到了全军比例的三成还多!

“真虎将也!”李林杨大加赞赏了一番湘军。对于湘军,李林杨是真心佩服了。一支封建军队,竟然恶战至伤亡百分之三十多这才撤退,其勇敢坚毅,不下红旗军,不弱于列强任何一支部队。末了,李林杨送了一面红色大旗给老将余虎恩,上书四个大字“湘军虎贲”!打仗虽然不讲情面,打完了该抚慰一下友军的军心,这种工作李林杨还是要做上一做的,而且,李林杨是真心的佩服这支湘军!

时间紧急,日军不可能不从侧翼迂回,说不定什么时间铁路就会被切断。因此,余虎恩残部在滦县只休整了两天,就被火车转运至后方。

十七日,北线日军第一军拿下了迁安!红旗军的冷口青龙战场,李大明在北线且战且退,阻击日军第五师团一个支队的从凌源方向南下进攻,连续五天战斗,李大明的七个营兵力,且战且退,伤亡不小。不过,秦军(还有两营晋军)在战斗中显出了特质:敢战,敢苦战!

到了十七日,李大明已经退守青龙镇北面的太平台。若是按照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李大明部应当是继续且战且退,反正距离冷口关还有大约四十里路程呢,山区作战,处处可以设置阻击阵地。完成二十天的阻击任务等待援军,虽然不容易,但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预料不到的事情,使得战局有了新变化。

话说,青龙镇,其实就是后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城所在,这里七八成的人都是满族。在红旗军这一阶段的战略中,满族并非红旗军要团结的对象。无论在辽西还是在漠北,蒙族才是红旗军要统战的对象。

可是,青龙的满族,现在也主动加入了对日作战!和京师里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兵不同,满人也分三六九等的,这些满人说白了都是吃不上铁杆庄稼(不全是)的旗丁,要受旗主田主盘剥的,随着时间的演变,大部分都成了不得种田打猎谋生的穷苦人,与汉人老百姓其实区别不大。年初这里被日军第五师团突袭,祸害了一把,饿死者甚多。现在日军又打了过来!而且还是第五师团的日军。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冬季!日军一旦占领城镇,那么这些满人就只能流落山野。青壮年还能熬一熬,老幼妇孺怎么办?直隶平原上气温尚未降低到零度以下,山区风冷,已经是结冰时节!都不说长时间,仅仅是十天半月,老弱妇孺就扛不住!

这些生活在山里的满人,很明显比京师里那些八旗兵更有勇气,短短的时间里竟然组织起来整整四个营团练,两千人!可以说是周边所有的青壮都参加了团练。而且,四个团练营最大的特点就是武器齐全,虽然武器很乱,但人手一支枪,实在没枪的,也有一张弓箭!

满团练没有多少傲气,主动参战,主动服从命令。李大明等人没有拒绝这些满族团练,打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有了两千增援,兵力充沛,地形也有利。在随后的时间里,李大明部以五营秦军,两营晋军,四营满团练,死死地顶住了日军第五师团一个支队的进攻,不仅仅是守住了,而且一直守了整整十天!

青龙冷口战场北线战场的形势变化,减轻了冷口朱玉的压力。使得朱玉能够专注于冷口关以南的战场。

日军拿下迁安之后,分出第五师团一个支队,北攻冷口关,敌人比预计的时间来的晚了两天,但并不好对付!

虽然名义上日军的北线是第一军,拥有一三五三个师团,但实际上第五师团并没有全师参与进攻。第五师团的一半儿,也就是一个旅团,驻守在盛京和辽西。奉天清军三百营兵力,虽然战斗力弱,但也不是日军可以忽视的。而且,在青门河一战中被祝之三的东北军歼灭了两个杂牌步兵大队之后,日军也意识到只凭杂牌的步兵大队守盛京和辽西,不靠谱,实际上也是做不到的!

参与京师直隶大作战的日军第五师团,其实只是一个旅团,北面进攻青龙的是一个步兵联队为基干的支队,南面进攻冷口的是另一个支队,不过这个支队有旅团部加成,兵力相当强大,加上军伕和骑兵工兵辎重炮兵等,合计兵力六千多!

其实南线进攻的日军第二军,也并非二四六三个师团全部。其中第四师团,以一个旅团驻守辽东半岛和牛庄。只有一个旅团在山海关,而且因为要守港口和全军的物资,因此能机动的兵力不多。至少是在十七日,第四师团并没有一兵一卒南下。

朱玉面对的乃是日军的一个支队,不仅仅有步兵一个联队,还有旅团部、炮兵辎重骑兵等部队,总计兵力六千余人!而朱玉只有二十多营,兵力八千余,只论枪支数量,连五千支都不到,压力可想而知!而且,包括朱玉的嵩武军在内,几支来自山西,陕西,河南的部队,都是在碣石山战线经历了血战败退下来的部队。不仅士气低落,装备不齐,平均一支枪连五十发子弹都没有!

这一仗,很难打!对朱玉这个年轻的指挥官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朱玉别无他法,唯一的优势,就是地理和已经构筑完善的阵地!他要做的就是把地理优势发挥到极致,当然维持军心更加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