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48章 战滦河 10

糊清灭洋1880 第148章 战滦河 10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再说滦河战线。

自二十一日,红旗军退守第二线阵地。两军之间的战斗就变成了技战术的比拼!

短短几公里的战线,无论日军怎么进攻,都很难打破红旗军的有力防御。红旗军的主阵地部署水准,已经是“准一战”的水平,若是没有强大的火力,根本就不可能被攻破,哪怕是日军不惜人命也不行!而鬼子两个师团,只有区区不到三十门大炮,火力贫弱,轮番进攻两天,全都损兵折将。这下子,黑木为桢也不小瞧乃木希典了!哥俩差不多!二线阵地仿佛铜墙铁壁一般,根本啃不动。右翼,有红旗军的远程重炮隔着滦河支援白杜山。左翼,有红旗军的短管臼炮支援五山。正面,红旗军的大炮不下五十门,一碰就是头破血流!

虽然久攻不下,但是,第二军还是有希望的!希望就在于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这位在后面修铁路,运输攻城重炮呢!两个师团长都憧憬,然后一致同意,等三十门攻城重炮来了再打,必胜!

一等就等到了月底。大山岩终于修好了铁路把攻城重炮兵运了过来,不过,炮没有三十门,只有十四门。因为吧,数量最多的120毫米的岸炮虽然很重,但还是可以分拆,勉强可以陆地运输的,十几门120毫米岸炮已经被第一军“抢”走了!

战绩是负值的大山岩中将,争不过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山县有朋大将在日军中的地位不是大山岩可以比的,尤其是今年,风头在日本陆军中已经是独一无二。山县有朋战略非常激进,早在去年,就提出机不可失,趁连胜之际,应迅速继续进攻,“进兵山海关附近”,南迫京津,北略奉天,“尽全力攻陷敌之首都”的战略。山县有朋的激进,吓坏了大本营,跨过鸭绿江就已超越日本大本营计划,还要直捣满清老巢,攻陷敌国首都。日本担心引起国际争端,山县有朋的建议因此没有被大本营采纳。直到山东战败之后,日本不得不仓促发起进攻,谁料到竟然并不很艰难的就打破了山海关,打到京师城墙下。于是乎,山县有朋就吹成了战略大师。不少日军都认为,之所以没有迅速拿下京师,就是因为甲午年的冬季不仅分兵攻略山东失败,关键是在辽东顿兵两三个月给了清军布防时间,而且战略目光不够长远,导致物资准备不足,以至于都打到了京师城下,还不得不退回山海关。总之,在很多人,不仅仅是日军眼里是这么想的:早听了山县有朋大将的,敌国京师早就拿下了,战争早就结束了。

有了如此名望,所以,山县有朋抢点第二军的武器根本不算什么。

但不管怎么地,六门190毫米重炮和四门210毫米重炮,四门240毫米重炮到前线了!这些大家伙的威力,非常值得期待。反正,两个师团长已经没有办法打破红旗军的防御了,也只能依靠这些重炮了。

只是,攻城重炮兵的部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期间,日军第一军都已经打过了蓟县!东进三河了!

正因为日军第一军要攻占三河,距离京师已经不足百里!日军的总司令征清大都督小松宫亲王又下令了!

这道命令,乃是乃木希典私下活动的结果。乃木希典的第二师团即日拔营,一个联队顶替第五师团一部进攻冷口关。师团长乃木希典带领主力东进,参加对京师的进攻作战。第五师团负责攻击冷口关的那个支队也一并东进。

一个师团被调走,大山岩,仍然没有异议,服从了命令。反正他也没有话语权。而且,这次好歹是征清大都督下的命令,不是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下达的命令,其实是给他留面子了!

结果,滦河战场上就只剩下第六师团和攻城重炮兵一个联队。兵力是减少了,但减少的并不很多。要知道日军的攻城重炮兵联队加上随军的军伕,数量高达一万余!哪怕是此前有战损,有被抽调的,仍然有足足七千兵力(包括军伕)!加上第六师团以及进攻冷口的第二师团一个联队,兵力仍然接近三万。

鬼子的重炮兵联队的兵力多其实道理和红旗军重炮旅一样。红旗军的重炮旅编制兵力三千,但如果陆地行军的话,没有七八千人马根本别想,长途行军甚至需要一万以上的人马。这次红旗军的重炮旅转移是借助了铁路,官兵加民夫仍然不少于五千!除此之外,鬼子的攻城重炮兵旅团还有相当的陆战能力,其还配置了一个后备步兵联队。前文说过,日军的后备步兵联队其实是主力部队,只是编制较小一个联队只有两个大队的兵力。

红旗军这边此时的兵力,包括双配套的八十一个步兵连在内以及鄂军,已经达到了六万,我军兵力已经是日军的两倍!

不过嘛,第六师团和大山岩中将,或许是因为最近两个月日军连战连胜,冒出来了蜜汁自信!竟然对双方兵力的对比有那么点熟视无睹!

日军当夜就开始部署重炮。大山岩稳,非常稳,不仅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还在筹措兵力!比如第四师团!

在山海关的第四师团,仅仅只有一个旅团,加上师团部(另一个旅团在旅顺,镇守辽东半岛),由于第四师团负责辎重,军伕很多,总兵力超过两万。因此,第四师团勉强是能抽调一个联队的。

这段时间,逆来顺受的大山岩,看似老实,实际上是在筹谋打一场胜仗!一雪前耻。

有关滦河下游,清军兵力,大山岩经过一段时间的不间断侦查,在损失了几个小队的骑兵侦察兵之后,已经确定那里只有三支骑兵!大约三千兵力。红旗军的兵力部署,尤其是河对岸的炮兵阵地,近似于明牌,日军也已经掌握的差不离。

大山岩做准备很悄密,但是日军重炮通过铁路运输并没有躲过红旗军侦查兵的眼睛。修铁路运重炮那么大的动静,如果发现不了,重视侦查的红旗军除非傻了,几乎没有可能。别看红旗军的侦察营已经拆分,连原来的营长(团长)孟德正都已经调去了漠北。但是,现在不仅仅是三个主力旅各有一个精锐的侦查连,司令部也有一个情报参谋科和一个侦查连,主官情报参谋科和指挥这个侦查连的,乃是司令部五大副总参谋长之一的张家骥。这位,可是红旗军司令部的顶梁柱,其他几个副总参谋长都外放成了一部军事主官,而张家骥还待在司令部,不是能力原因,而是司令部少不了这位副总参谋长。

鬼子修铁路运重炮,红旗军掌握的清清楚楚,日军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我军内线作战,炸毁铁路很难吗?至少对于红旗军的侦查连来说,绝对的能完成。但为什么红旗军没有炸呢?

因为,红旗军要用铁路啊!让鬼子辛辛苦苦的修好,这难道不好吗?红旗军连石门火车站这段铁路都没拆,还不是希望日军能早日修通铁路吗?

日军以为夜间卸车,够秘密了。但还是不够保密。小鬼子根本就没有想到,已经撤军的六音山山顶,红旗军留有三组的观察哨,日军的所有行动,一览无余!鬼子根本就没有搜山,其实哪怕搜山也很难爬到峰顶,海拔两百多米的六音山顶峰最高处的几十米,根本就没有路。要想爬到山顶,只能从六音山的西段攀上山脊,再爬行差不多一公里才能艰难危险的爬到主峰峰顶。可是,这段路,不仅是在五山阵地的步枪射程之内,更是设有一门专用的大炮封锁山脊。而且,你以为这就算了?在这条一千来米的山脊上,还部署了许多诡雷!

重炮的部署非常困难,由于大炮自身很重,后坐力又非常巨大,因此需要构筑非常坚固的地基。而且,由于炮太重,大炮各部位是分开运输的,搞定了地基,还需要装配。

红旗军为什么这么清楚?

因为!

红旗军前些天其实早就构筑好了二线主阵地,之所以又在第一道战线撑了几天,除了战略上的原因,主要就是在部署攻城重炮!而且,这几门攻城重炮还是在通州缴获日军,然后修复的!虽然不多,但是,够了!

我军能发现日军的重炮转移,但日军就别想发现我军的重炮部署了,毕竟日军没有千里眼,有望远镜也白搭,前些日子六音山和龙山等制高点全在我军掌握之中,根本看不到。日军打死恐怕都想不到,早在他们的重炮到位几天之前,我军的重炮早已经安装完毕,随时都能开火!

日军根本就没有掌握这一情报,包括和红旗军已经交过手的第二军,全都不知道红旗军竟然有四门攻城重炮!

正因为准备的如此充分,所以红旗军甚至没有准备动用炮兵旅最强的十三门150毫米加农炮!

在退守二线阵地之后,调动加农炮并不明智,我军能发现日军的大炮转运,日军同样的能发现我军大炮转运,毕竟这些重炮只能通过铁路桥火车转运,哪怕是夜间,装卸车都需要大型的工具,随便一折腾,一夜时间也难以完成。很容易被日军设在龙山和六音山上的观察哨发现。所以,日军重炮没有发现“天敌”,于是乎很努力,大冬天的夜晚,忙碌的汗流浃背,还在努力的部署攻城重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