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52章 战滦河 14

糊清灭洋1880 第152章 战滦河 14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大山岩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仍然打了败仗,被卫兵拖回司令部时仿佛行尸走肉,不再发言。第六师团黑木生怕这位来个切腹,派了卫兵看的牢牢的。除此之外,黑木为桢还得给大山岩擦屁股,南北各派出一个支队接应败兵!第六师团已经一败再败,若是大山岩派出的两支迂回偷袭的支队全军覆没,责任黑木为桢能推脱,但后果他也要承担的!第六师团分兵,很快就被红旗军识破!一个师团总共才四个联队,竟敢分出两个去接应败兵。

而且,在打残,甚至可以说是三个步兵大队全都损失掉了之后,日军的攻城重炮兵旅团,别说报告请示了,甚至没看大山岩一眼,就全体走人了,日军一下子就少了足足五千人马!日军战损加上接应以及撤军的足足一万余,如此大的变动,红旗军岂能识不破!

红旗军今天是以刘闩第二旅一个旅加上八十一个新兵连,加上炮兵等附属部队合计近两万兵力才填满了整条战线。而日军以半个师团加上军伕等还不到一万五千,想填满战线,架势做的还算足,却很难不被看出虚实!

下午的战斗中,日军已经不再进攻,红旗军却在反攻!而且,才两个多小时战斗,刘闩第二旅并不算很难的重新夺回了龙山西段的一处阵地!

日军空虚被确认,机会!来了!

打四个联队抱团的日军,难度比打两个联队,高出不止两倍,根据红旗军的军事理论,难度至少相当于四倍。

只是,李林杨手头只有一个第二旅,而且打了一天仗,伤亡不小而且还累。李林杨正思索如何调兵,一声报告,解决了他的难题。

“司令,反攻吧!”跨进司令部大门的是第三旅副旅长兼十三团团长刘仲武!年轻的团长在日军宇部支队南下之后,赶回了滦河阵地。

“理由呢?”

“从今天的战斗看,敌人士气已经完了!”

“我军兵力不足啊。”李林杨很想再有那么些时间,继续消耗日军。红旗军在滦河防线的战前设想就是先消耗鬼子,然后抓住机会反攻。目前,消耗日军虽然不少,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程度。

“司令,够了。以第二旅加上我一个团,差不多九千主力,足够打破日军防线了!”

刘仲武是李林杨看重的红旗军五大将种之一,对战争的感觉非常敏锐,在他发现以两个旅已经做不到围歼日军一个支队之后,立刻就带兵赶了回来。他急急忙忙赶回来,就是因为看到了机会!

问题在于,两个旅都难以围歼一个日军支队。一个多旅就能打破日军的正面阵地吗?

参谋长周纲吉这时候也赶到了司令部,加入了讨论。“打破日军正面,有把握。”周纲吉非常有把握道:“我也支持发起反攻!”

李林杨仍然觉得有点冒险,当下的战局,红旗军一点点都不能出错!要知道,红旗军虽然是甲午以来的最强战斗力,这是指的整体。此时的红旗军主力战术的水平并不高,远不如当初的三个主力步兵营。无他,新兵太多,防御战没有问题,夜战野战运动战能力严重不足,是打不出来高水平的战斗的。今天的战斗,别看阵地上堆积了两万兵力,但要知道八十一个新兵连就占了一万多,这些兵虽然素质不错,但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填线其实都不很合格。而且,由于枪支的缺乏,这一万多新兵,只有半数多一点配备了枪支。

“鬼子那边也一样!”刘仲武道:“日军第六师团在威海战役中被我军消灭了近一半,重建之后部队中半数新兵,战斗力相当于当初日军一个主力师团的三分之二。在打破碣石山防线的一个多月的战斗中伤亡不低于一千,在我军第一道防线伤亡不低于三千。在我军第二道防线,伤亡也不低于三千。相当于再次补充了半数的士兵。战斗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日军主力师团的五分之二。现在又抽调了两个支队接应,因此对面阵地上的日军第六师团,战斗力甚至比不上战争初期一个师团的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这个有点夸张了。”

“四分之一,最多三分之一!”总参谋长周纲吉的判断还是比较公允的。

“如此,以主力计算,我军的确是有打破日军正面的兵力。”李林杨又道:“其他的兵力。。”

“我军新兵是不强,鬼子的军伕也不行的!司令,当下鬼子的军伕甚至没有配枪!根据抓到的俘虏供认,现在日军不仅仅是军伕没枪,二线部队使用的都是旧枪,缴获的枪,甚至是军校的训练用枪。”

为了这场战争,日本也已经是竭尽全力了!战前,红旗军的枪支产能其实是超过日本的,现在估计日本全国的枪支产能估计是超过红旗军的。但无论如何,也是跟不上日本的扩军速度和战场消耗的。

“更关键的是,我军的新兵,士气比鬼子高!”刘仲武道:“只要主力能战场突破,日军的军伕,战斗力可以看做是零!”

这句,是关键,说服了李林杨。持续的长期战斗,李林杨感觉自己的战场嗅觉有点衰退,年轻人的判断很有道理!

但,攻坚战,兵力比例要达到三比一,红旗军与日军只有一比一!战斗不是简单的兵力对比,有一个战术问题!也就是刘仲武所说的“主力突破”!

李林杨从地图上抬头看向刘仲武。

刘仲武毫不犹豫:“我十三团负责突破!”

红旗军主力三个旅九个团,论战斗力刘仲武的十三团第一!十三团前身是老八营中的步兵第三营,在威海战役中伤亡轻微。后来扩军,与吴天行的轻一团合二为一扩充成了第三旅。只是吴天行主导的第三旅扩军方式与其他两个旅不太一样,其他两个旅的三个团骨干基本上都是平均分配,战斗力很平衡。而第三旅十三团则是以原步兵第三营中的营部加两个步兵连(只抽调了一个步兵连)以及刘仲武在佛顶山阵地的混成营(连级规模)为骨干扩充而来。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以一营扩充到了一个团。以七八百骨干,扩充到了一千七八百兵力的一个团!后来虽然有战损,仍然保持了一个骨干老兵带两个新兵的比例,又经过了北塘三个月的整军训练,故此十三团无论是军纪还是战术配合都出类拔萃,战斗力非常强!

再说装备,这个团的装备水平,除了重机枪比不得战前步兵第三营的装备比例,其他都一模一样,步枪是甲午栓动步枪,冲锋枪每个班一支。这样的装备水平,甚至不次于几十年后的抗战装备水平!

而且,与十三团协同作战的炮兵营更强!营长秦应镇,下辖三个炮兵连,十八门80毫米法制山炮。秦应镇这个炮兵营就是当初刘仲武在佛顶山作战的炮兵连为骨干,扩充而来的。当初在佛顶山阵地,这个连打出了几千发炮弹,打废了六门法国80毫米山炮。以实战发射的炮弹数量计,这个炮兵连说是当下全世界军队中打出炮弹最多的炮兵连一点不为过!炮兵技战术水平非常高!

红旗军其他部队都只能打那种“大炮轰完步兵攻”的战斗。而刘仲武和秦应镇这样一个黄金组合,是红旗军当下九个主力步兵团中能打出步炮协同,徐进弹幕战术唯一的一个团!这一战术乃是红旗军破敌法宝!否则一比一的兵力对比,红旗军再自信也是不足以保证打破日军阵地的!若是不能迅速的击败日军,一旦陷入苦战,结果甚至比红旗军现在就撤军还要麻烦!

兵力,装备,技战术都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战略上,红旗军也必须改变!

日军山县有朋主力已经东进天津!李林杨预计天津守军很难支撑十天。一旦山县有朋腾出手逆着塘榆铁路北上,红旗军将会遭受日军的南北(东西)夹攻!到时候就不得不撤!

甚至都不用日军主力北上,只使用第四师团宇部支队骚扰牵制,红旗军就会很难受!要明白,红旗军是部署在滦河两岸的,若不能解决一个方向的敌人,陷入被东西夹击的境地,无论是军心士气还是兵力战斗力,甚至物资弹药都难以支撑的!

宇部支队只是缺少战心,说白了是对大山岩的指挥没多少信心,被吓跑的。一旦回过神来,发动反攻,红旗军就不得不准备撤出滦河防线了。这个回过神来的时间,很难判断,甚至时间窗口只有一两天!若是不能在日军回过神来之前打破第六师团的包围,留给红旗军的选择不多,一般的来说只能是放弃阵地,在日军包围圈尚未形成之前,向西撤军。

黑木为桢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战场局势应当还是能看明白的:日军只要耗下去,甚至不用进攻,红旗军几天之内就必须撤退!

那么!

“黑木为桢肯定想不到我军竟敢反攻!”周纲吉道:“毕竟,兵力一比一!”

“我建议,二旅撤出下午夺取的阵地。”刘仲武补充道:“进一步迷惑日军!”

“那就开始准备,今晚全军发牛肉罐头!明天凌晨,不,七点发起反攻!”李林杨下定决心,下达命令,红旗军开始全速运转。

此战,物资供应条件不如威海战役,发牛肉罐头,就是决战信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