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4章 回家

糊清灭洋1880 第4章 回家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五一了,甜草号再次杨帆出海。

李林杨要回老家!

人员招聘,排在第一位的是石匠!他老家那块,二十一世纪都是相当出名的石匠乡。而且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村子的背后就有一座石山,石质细腻,适合雕狮子啊石碑什么的。

再者,李林杨也希望能招兵!靠小黑打仗,其实是很不靠谱的事情。那么多小黑,李林杨也才凑出四个拿得出手的兵。而且,还各有各的毛病。

甜草号出海三天,李林杨就看到了距离海岸不到五公里的石头山。那山上有一颗石头,如同利剑一般的指向天空。其实吧,李林杨小的时候,那块石头村民都叫狗牙石。后来县里为了搞旅游,硬是把这块石头叫望夫石,然后还编了一套故事。

商业社会,这种把戏很常见。

此处的航道,李林杨只看着那块狗牙石就能确定。不过,看似有河道码头,三百吨的甜草号却无法靠岸。只能在河口抛锚。

家乡:河口镇李家村。

夕阳西下,齐鲁大地正是春暖花开,但却让李林杨感觉一片凄凉。

太荒了!

由于甜草号抛锚的位置就在河口,因此归航的渔船不免从旁边驶过。

渔民们看着洋船,都尽量的躲得远点。但再远也不过几十米。

“老乡,我是李家村的,过来帮个忙。”

“老乡,别怕,这黑的白的都是人,不是鬼。。。”

“老乡,我叫李林杨,是李家村的。。。”

“老乡。。过来,帮我带个话,我给一袋大米。”

总算,有渔船过来了。

“你是李家村的?我咋没见过你!”

“流落海外好几代,隔了一百多年才回来。”李林杨道:“我是回来祭祖的。”

渔船上好像是父子,少年道:“真的吗?你是什么字辈?”

“常名树世,我是树子辈。”这个李林杨当然知道的。

“你咋叫李林杨,没有树。”

“林,树林。杨、杨树。这都两个树了,咋还没树?”

“额,这样啊。”少年有点害羞了。

话说,二十一世纪很简单的事情,哪个姓都有什么字辈,网上一查就知道了。但是,这个年代,所谓字辈,差不多相当于族属的密码!这是古人生活的智慧,用以分辨“你我”。

此外说什么“同姓不通婚”,并不完全,只要字辈不同的同姓是可以通婚的。

总之能对上这些,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李林杨是自家人。

自家人,就好说话了。李林杨指挥水手吊下一袋大米。

然后对上年龄的那位自家人问道:“敢问大名啊。”

那中年人咕哝了半天,却没算清李林杨到底是什么辈分。字辈很清楚了,本来李家是十六个字的辈分,也就是十六辈一个循环,现在差了一百多年,差不多七辈。这个真不容易续辈分啊。

“我叫李天宏,宏字辈。”既然他搞不清李林杨的辈分是高还是低,很明智的把问题又推了回来。

这玩意,李林杨也不知道该如何排。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爷爷是常字辈,比这位低了四辈。所以,转换话题,对少年道:“那你应当是大字辈,你叫什么?”

“李大明!”

不再在辈分上纠结,李林杨谈起正事儿:“我回来祭祖,听说这几年连年灾荒,带回来了三十吨大米,暹罗国的大米。”

“三十吨是三十包吗还是三十石?”李大明问。

“三十吨是六万斤,一共六百石!”

“好多!”少年的眼睛亮了。

“有两件事,一呢,请天宏同族帮忙叫人叫船运到村子里。二呢,我这次祭祖想风光一点,拜托同族组织一些吹鼓手,吹吹打打的热闹!”

“没问题!”李天宏保证道,李林杨递过去了十块银元“这是费用”。

有大米啊,还是暹罗国的大米。李林杨虽然没说这些大米到底如何分配,但总之是要运回村子的!

李天宏当即回家,商量去了。至于辈分问题,这个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族老、里长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一点,李林杨相信,李宏也相信。

国人在变通方面的水平,绝对是世界第一。

等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果然,一群人吹吹打打的在码头上开始了迎接。十几条小船已经靠近了甜草号。

这边卸货不提,李林杨带了呼噜壮壮等人下船,为了壮声势,还叫了两个白人水手做护卫。这些水手,只要给钱,矜持那是没有的。歧视有,但只能藏在心里。李林杨这边的武力值太恐怖了。

欢迎人群以李天宏为首,还给李林杨准备了一匹马,哎吆,这马啊,好瘦!

一路上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李林杨一路畅通进了李家村。

竟然有寨墙!这个是李林杨所不知道的,他那个时代这玩意已经没有了。

在李天宏的引导下,李林杨进了祠堂。

几个族老唱礼,李林杨也没有一点心虚。这个祠堂虽然不大,但保存到了二十一世纪,李林杨确定以及肯定,这是自家老祖宗所在。

一拜再拜,三拜礼成!

就这么简单。李林杨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绝对的自家祖宗,障碍个屁。

礼毕,自然是酒宴了。

不过,在酒宴之前,李林杨得先把礼物奉上:“咱们村子,包括其他杂姓,一共多少人啊。”

“四百多口子。”

“那就好。我呢带了点大米,请族老代为分配,每个人,不拘老少,男女,一人一袋。”

“呵呵,有心了啊,族侄。”

几个族老里长还能矜持,其他的族人都以及迫不及待,听了李林杨的分配方案,顿时喜笑颜开。

阳历五一这个时节,虽然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有了模样,田里也有了野菜,比前两个月青黄不接的时期好了许多,但是家家户户现在还是吃糠咽菜艰苦度日。一麻袋米一百斤,够一口人吃几个月了,更何况大人小孩全如此,凑合点,完全能满足村寨中所有人小半年的粮食。

而且,这还是暹罗大米,进口的。为了偷税漏税,甜草号乃是在长江口外洋人的商船上购买的大米。

虽然时间还短,李林杨已经确定了大清朝的农民很穷!村子中,除了有限的几个人,大多都是破衣烂衫,甚至有十来岁还光着屁股的孩子!至于健康,就别提了,人人都面黄肌瘦,整个村子,李林杨没看到一个胖子!

就李林杨一米八的身高,一百六的体重,在这个村子中,已经是第一号的壮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