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五章 第一战 下

糊清灭洋1880 第五章 第一战 下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早上八点,史密斯一伙进攻了!对山头打出第一次排枪,四五声枪响几乎是同时发生!

李林杨也不甘示弱,手枪是打不了一百米的,他扔出了一块石头。当然,石头也是砸不中的,只是为了表明态度。

然后,李林杨意识到,他上当了!

史密斯只是为了确认,李林杨还在,没有趁夜逃窜。

分析了那么多,还以为有点军事思维了,却不料被布尔人一下子就绕了进去。

整整一个上午,再加上中午,布尔人都没有发动进攻。下午两点多,布尔人再次开始行动。布尔人非常聪明的利用了阳光,下午的阳光对布尔人进攻有利!

李林杨想好了许许多多的应对手段,虽然最终结果都不乐观。但布尔人真正的拿出进攻手段,李林杨一时间亚历山大,面临生死,他竟然开始发抖了!牙齿得得作响!

布尔人竟然一枪一枪打的连绵不断,压得李林杨根本不敢抬头。几枝步枪竟然打出了机枪的效果,枪响的间隙仅仅两三秒钟,吓的李林杨连转移阵地都做不到。

一号掩体是李林杨有意暴露的,但此时他却被连绵不断的子弹压制在了一号掩体,无法转移。

正焦急间,枪声出现了断档,但,李林杨还是没胆转移。

悄悄的探了一下头,迎来一发子弹。子弹打在山石上,四处崩飞的石片,打的李林杨脑袋生疼。幸亏冲锋衣有套头帽,不至于流血。

“五十米了。”李林杨心态开始不稳。

对于一个只是小时候打过架,长大了杀过鸡,到南非后打过猎(没有战果),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来说,李林杨没被吓尿,都已经算是硬汉了。

当然,李林杨都渴了两天,现在真没尿。

“林,我们没有恶意,出来吧,咱们谈一谈。”史密斯藏在一块石头后面继续鼓动唇舌。

“法克。”李林杨回应。

话说,史密斯一伙是高看了李林杨,五十米距离,哪怕是几个人站着,李林杨的手枪水准也打不中。

心态虽然不稳,但李林杨一天多的时间,早已经想清楚了:自己仅仅十三发子弹,对手五个人。平均两点六发就得干掉一个,太难为爷了。

要想达到这一成绩,二十米距离都不靠谱。最好是十米到五米。

实际上,这也是理想状态:手枪只有一个单匣,七发子弹。另外六发是散装的,打起来根本不可能有机会重新装填。为了确保不出错漏,此前李林杨甚至一颗一颗的检查了子弹外观,选出了状态最好的七颗子弹。

也就是说,打完子弹,他就得靠短矛肉搏了。

想的越多,感觉难度就越大。

“不能投降!”李林杨对布尔人一点信任都没有。黄金他是丢了,但无论是手枪还是伞兵刀,以及手表,还有身上的许多小零碎,甚至前笼子当下的烧烤架(不锈钢材质)他都无法解释来源。

“怕是少不了刑讯逼供,怕疼啊!真。”

到了这会儿支撑李林杨不投降的最大因素就是:怕疼。

在李林杨的心理中“怕疼”压过了“怕死”。好像是不合道理。但,道理这东西得心平气和的时候讲,生死存亡的压力下,讲不了道理!

史密斯非常谨慎老辣,在发动最后的进攻之前,没有急切,而是足足调整十几分钟,或许还最后布置了战术。

在这十几分钟时间里,李林杨不可抑制的回忆了自己的一生。话说,所有故事套路中,只要猪脚开始回忆人生,差不多就是完蛋的前奏。李林杨知道这不吉利,但却无法抑制。

李林杨是山东人,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师,家庭普普通通。因为出生地点不在医院,而是母亲在学校旁边的杨树林里突然生产,当救护车来到的时候,李林杨已经呱呱落地。

因此,父亲给儿子起名李杨林,老娘不乐意了:哪个“杨”?还想着老情人呢?

老娘姓林,因此改成李林扬。

再后来,老娘迷信了一把,请算命的算了算,儿子五行缺木,最终定名李林杨。

李林杨的成长和其他大多数人都差不多,小学中学大学,然后毕业找工作。大学的时候,李林杨学的是机械,毕业后在东南沿海一带一个小型船厂工作了三年。然后因公到了南非,再然后跳槽到了南非一家渔业公司(工资差五倍,买房亚历山大的李林杨当然要跳槽了)。

再然后,实际上算是同时,李林杨发现了一个商机,耗时半年,考了一个南非的整形牙医的资格证。和女朋友,实际上应当说是床伴--一个棒子妞合伙开了一家,然后是两家牙医诊所。对了,诊所的大股东是女友,并非李林杨。

要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乃是--考证!

李林杨不仅有牙医证,还有渔船的三副证,二管轮证,还有一份在新加坡考的远洋轮船三管轮适格证(这个证,国内非航海专业不让考)。之所以这么努力的考证--有证能外派,工资高。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都特么房子逼的!

对了,南非这里的牙医相当容易考。说个闲篇:当年曼德拉上台,小黑们翻身把歌唱,然后南非的医生执照就容易考了,要不然脑仁不发达的小黑考不上!以至于,病人死亡率出现了突飞猛进的上涨!呵呵。

十几分钟的时间,李林杨脑子中如同走马灯。当战斗再次降临,李林杨咬牙道:必须转移阵地,否则就是死!

史密斯的战术是排枪开场。

李林杨动作甚至超过了思维,排枪刚过,他猫腰连跑三步,然后一个鱼跃扑进了二号掩体。

完美!好疼啊。没练过鱼跃,全身砸在地上,疼的李林杨差点闭气。

缓过一口气来,李林杨大喜过望:史密斯的连射仍然是朝着一号掩体。

对手的一轮齐射,乃是败笔,黑火药激发的黑烟,遮蔽了视线!他们没有发现李林杨换了阵地!

匍匐前进,李林杨再次转移,十几秒钟后,已经在三号掩体后就位。

三号掩体正在一号掩体侧前方,距离十二米!

获得了理想中的阵位,李林杨信心大增!

别看李林杨的生活和其他同辈年轻人差不多,但别忘了,这位经常的公司外派,工作都是在渔船或者驳船上。在这个行当里,脾气暴躁好斗的年轻人,中年,甚至老年人,不要太多。而且在南非这里,李林杨的工作是在一艘提供远洋捕鱼作业支持的维修船上,小黑们老黑们那才是好斗。真。

至于靠岸后的水手酒吧之类的场合,李林杨都不记得自己哪次没见过打架斗殴,当然自己没参与的有很多。

在这种环境长期工作,李林杨自己不觉得,但实际上他其实在别人眼中也是好斗的很,胆子也大的很。

要知道,经过训练的士兵,第一次上战场吓尿的都不是个别现象,而李林杨在获得“优势”之后,士气高涨,攻击**强烈,几乎堪称天生战士了。

史密斯五人保持五秒钟一发子弹的频率在不断射击,也不断在前进。

身为战场菜鸟,李林杨没有敢探头观察,他也听不出枪声远近,那需要经验。但从三号掩体侧向观察,完全可以把握一号掩体二十米内的全环境!

当第一个小黑出现在李林杨视野中,他没有动。

当第二个小黑出现在视野中,不到十米!李林杨没有任何犹豫,当当两枪,准确命中!

大口径手枪的威力的确惊人,竟然能把一个小黑打的反向跌出两米开外。

手臂再转向,继续开火!

再打倒一人。

就在这时,李林杨发现了自己的侧翼,也就是四号掩体,一个中年白人(史密斯)已经对自己举枪!

五米不到,面对面!

你死我活之间,李林杨连开三枪,直接打爆了史密斯的脑袋。

史密斯临死都没有想明白:对手的手枪怎么能如此高的射速。

话说,这年头的手枪大多数都是左轮手枪,而且不是自动的,射击时需要搬一下机头,连射需要连续搬机头。美国的西部片中常见!

打出前六枪,李林杨甚至没有超过六秒钟!

转头再看,一个大块头挥舞步枪已经扑了上来!

转轮手枪都是六颗子弹,这位估计想不到M1911A1是七发子弹!

“砰”手枪再次轰鸣。

大块头被打的连退几步。

但李林杨根本没看,而是扔了手枪提起短矛,搜索最后一个敌人。

五六米,枪中当胸,如果还能不死,李林杨可以给你写个“服”字。

小詹姆斯,只觉得一眨眼的功夫,自己人就全死了。这个莽撞的少年,仿佛做梦一般,看着扑来的李林杨,扭头尖叫,转身就逃,连枪都扔了。优势的时候,气势如虹嚣张无比,一旦形势逆转,这小子立马魂飞魄散。

“怂货!”

捡起一条步枪,李林杨稳住呼吸,一枪响:小詹姆斯中弹。

三十米不到的距离,李林杨竟然打偏了,没有命中要害。

再捡起一条步枪,装填子弹,再次开火。

干掉前面四个目标,李林杨总共用了七枪。干掉小詹姆斯,李林杨也是用了七枪,很令他脸红的枪法啊。

从李林杨开火到战斗结束,总共还不到三分钟!

----

激烈的战斗过后,肾上腺过度分泌的后遗症出现了,战斗三分钟,李林杨足足用了三十分钟才恢复状态。(和某种运动过后的后遗症差不多?)

担心血腥的气味引来野兽,李林杨迅速的“打扫战场”,也就是舔包。

牵着一群(五匹)战马离开,及至傍晚,黄金再次回到了他的包囊之中。

再一次选了个“易守难攻”之地做夜宿营地,李林杨这才彻底放松。经历一场死里逃生,李林杨选营地的水准更进一步:不仅易守难攻,而且还有相当的隐蔽效果,更重要的是--他还探查了撤退路线。被史密斯一伙逼到了绝地,这一教训对李林杨深刻无比。

吃饱喝足,这才开始盘点战果,或者说是盘点物资。

首先是武器弹药:步枪六支(有一只是史密斯的备用枪),左轮手枪两支,五匹马,子弹约一百七十五发,一支刺刀,四把小刀,两柄斧头,一支黄铜的单筒望远镜。其中只有一支马蒂尼亨利步枪,状态倒是不错,嘎嘎新。

食物:大约五公斤面包,很硬,可以当石头的那种。肉类,大约十公斤。其他的食物就只剩下了几公斤的玉米和一袋子荞麦(喂马的)。一小袋不甚纯净的食盐和一小袋磨成粉末的香料。

其他的战果不过是十几枚金币,也就是金英镑。一块银壳的怀表。如果在二十一世纪,这玩意可以当古董卖。这世界,比起两公斤重量的狗头金,不足以引起李林杨的重视。

虽然,除了武器和马匹缴获并不算多,但是李林杨的生活水准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一件毛皮大衣和几套被褥,让李林杨彻底告别寒冷。一个铁锅子,总算不用提心吊胆生怕此前的陶罐烧烂或者打破。五个皮革水囊,两个酒囊,足以保证饮水安全。此外还有几个盘子,其中两个竟然是银质的。

以上物资,李林杨收的天经地义,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生活物资之外,有一本《圣经》,虽然不是英文版本,甚至不是李林杨曾见过的荷兰语,但可以肯定是《圣经》,因为李林杨认出了一个单词“CHRISTUS”--耶稣。这个词在南非的一些场所不罕见,乃是古荷兰语。

最后一个小玩意,却让李林杨腻味了半天。这是一枚戒指,做工很粗糙,但黄金的底托和硕大的红宝石却散发着一种财富的诱惑。

这年头应当是没有假货红宝石的,应当很值点钱。但,这东西是从史密斯的手上扒掉的,当时精神紧张没多想,但放松后,李林杨就开始觉得膈应。

他要回国,他要回家,需要路费!

连死人的衣服都扒了,再矫情,那就是真矫情!

收起揣兜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