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12章 义军

糊清灭洋1880 第12章 义军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战争的味道越来越浓,两个月来,赵沃分发的饷银第一次给足了一个月。

而且,赵沃还让幕僚赵信平送来了一封赵沃嘘寒问暖的信,鼓励红旗营奋力作战,报效朝廷!

李林杨呵呵。

话说,已经战云密布了,清军总指挥官广西巡抚徐延旭还是没来前线,只派来了一个视察防务的记名提督,实际职务管带---康德胜。

康德胜拿着主将的尚方宝剑,视察一番,清军防务的疏漏是瞒也瞒不住。

赵沃和黄桂兰两人整天花天酒地的,在越南以天朝上邦将军的名义做土皇帝,甚至土皇帝都没有他们爽。比如黄桂兰,喜欢越南女崽,每天据说招三四十个土娼。

防线有漏洞,黄桂兰给出的理由超级强大:空着的地方(防线缺口),都是给王德榜留的。王德榜何许人也?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现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手下的悍将!左宗棠称之为“楚军之冠“!不过他的部队才刚刚扩充募集,此时尚未进入广西呢!

来?

需要时间。

红旗军这里,仅有一营兵力,自然算是防线的漏洞。在上司的压迫下,赵沃这才给李林杨写了封信,并且下发了一个月的饷银。而且,赵沃对李林杨非常不满:你已经是我的人了,竟然两个月不来上门拜访,成何体统!

李林杨曰:你特么的将令写的清楚,没有命令不得擅自离岗啊!

其实李林杨也希望到处走走,至少去见见心目中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刘永福吧。

当然,李林杨也不是那么规矩,关键是新兵训练的事情太忙了,三个月必须具备战斗力,亚历山大。

赵信平假模假式的还替东翁(赵沃)慰问了一番:还需要什么帮助啊?

“最大的问题是:兵力不足。”

面对这样的困难,赵信平摊摊手,没有。

“其次嘛,炮弹多给点吧。”

这个倒是可以,赵信平当场同意,于是红旗营又得到一百五十发炮弹。这次没额外花钱。

就在紧张的气氛中,二月二十日,法军攻占了芹泽关。由于芹泽关并不在新安江以北,而是在新安江以南,算是清军的外围预警阵地,故此称不上多重要。

但是,不管重要不重要,新的战斗已经爆发,赵沃和黄桂兰两人,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情况通报全军,更没有向总指挥徐延旭报告。败仗嘛,能隐瞒就隐瞒!

简直是扯淡啊!红旗军硬是不知道这个消息!

对红旗营来说,变化还是有的,那就是扶郎的守军增加了两个营。这两个营算是清军的正规军,领军将领是广西总兵陈的贵。

看似好事,但还不如此前的两个杂牌营好沟通呢。陈的贵是广西的一名正牌的总兵官,属于左翼统领广西提督黄桂兰的手下。

地位差距摆在那里,陈的贵因此根本不爱搭理李林杨这个杂牌军而且还是赵沃的手下。未来战斗中协同作战,那就很难说会怎么样了。

二月二十八日,已经到了月底,李林杨正在新得到的9厘米大炮前会同炮兵一起研究战术。仅仅三个炮手,却有三门大炮,本身就紧张。而鲁安这个炮兵排长,作为炮手合格,但作为排长,就实在是难以胜任。因此,李林杨不得不亲自参与,一遍一遍的讲解战术,亲自计算设定射击诸元,否则很难发挥三门大炮的威力。在红旗军的骨干士兵初具战斗力之后,李林杨又开始发愁军官了!

“战后,必须挑好苗子,读军校!”

就在这时候,传令兵刘闩跑来报告:“一个叫黄花探的越南人,自称是起义军,来求见。”

那就去看看。

李林杨进了弥勒寺,看到一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年纪,但胡子挺长。此人长相很是威武,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却相当雄壮,并不同于常见的瘦小枯干的越南人。

“在下黄花探,手下有三五百弟兄,以抗法为宗旨....”

你别说,这句话虽然不那么正宗的汉语,但李林杨还是听明白了。

这是一支越南民间的起义军!

“说说,为何而来。”

“那个,那个。”

黄花探转了越语,看起来前面那句话是练熟的。

现在红旗军中有好几个会讲越语也会说汉语的,于是叫了一个当翻译。

过程就不一一详述,总之,因为红旗军的军纪极好,短短两个月名声已经传了出去。黄花探此来,乃是为了寻求合作。

这个合作内容呢?两军合伙作战,但是红旗军要给黄花探的义军提供一些武器弹药以及粮食,越南的起义军乃是穷鬼。黄花探身为义军,稍稍的有那么点底线,没有抢劫民间以筹集军费。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黄花探的力量尚不足以攻克一处县城之类的地盘,他虽然有四五百兵力,枪支只有四五十条,而且几乎全是前装的火药枪,其他的武器都是冷兵器。

“合作,我很欢迎,但是指挥权咱们要明确一下。打起仗来,商量着来,这个很耽误事!”

“愿意听从李将军指挥,那个,,”

又是“那个”,半天之后,李林杨听明白了:就是要求公平,不能拿义军当炮灰。

李林杨满口答应:“撤退,我军断后。进攻,我军在前。防守,逃兵一律处决。”

这条件,没得说。

黄花探想了几想,找不出漏洞。

于是点头。

李林杨心说,这一仗,估计进攻的机会不多。主要是防御战。而撤退,依靠黄花探的义军断后,别说黄花探肯不肯,李林杨还不放心呢!

或许是李林杨的名声太好,还有越南船工帮李林杨证明黄花探绝不是法军的奸细。由此可见,黄花探的名声在越南民间还是可以的。

黄花探也是爽利的好汉,得到了李林杨的许诺,当天就把队伍给拉了过来。却原来,这位的游击队已经濒临断粮!那就直接开饭吧!

话说,在红旗营,伙食标准不同。主力部队是顿顿有肉,而辅助部队只是能吃饱。

倒不是李林杨小气,而是猪肉羊肉鸡肉这些东西,在这块儿真买不来那么多,鱼肉呢,烹饪复杂,并不适合作为军粮。越南的好处在于:大米便宜,而且不缺!

可以说,一顿饭,立刻就收服了黄花探的起义军。包括黄花探在内,多少日子都没有吃过肉了,一个个吃的肚子溜圆。

不过呢,好日子只有几天。

吃过一餐,李林杨让黄花探把队伍给整理一下,青壮主力挑出来了一百多人。其他两百多人,就只能是壮声势了。

这些日子以来,来到越南之后才招收的新兵刘闩,作战勇猛,并且颇有头脑,深得李林杨看重。临战,他手头的骨干人手不足,不能拆分,于是叫来传令兵刘闩:“你负责和黄花探联络,主力每人分两颗手榴弹,教会他们!”

亲兄弟明算账。虽然当下红旗军和黄花探义军两军是合作关系,但账目还是要算个明白的。这两百颗手榴弹算是红旗军送给黄花探的,但几十支缴获的法制步枪,就需要作价了,黄花探必须打欠条。

打欠条,黄花探很乐意!几十支步枪,就是几千两银子,黄花探别说没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的!而且别小看这几十支步枪,黄花探的义军拥有这几十支法制步枪之后,实力在数十支越南义军中一跃而起,排前五名一点问题没有!

黄花探毫无形象的对李林杨表示了一番忠心!

江湖,很江湖,太江湖了!

黄花探一番做派,太过造作,反倒让李林杨有了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