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糊清灭洋1880 > 第32章 宣光战役 7

糊清灭洋1880 第32章 宣光战役 7

簡繁轉換
作者:史书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21:59:0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胜之后,全军休整了一天,李林杨传令刘永福,再抗两天,就可以放开大道,让法军放马过来!

法军敢来,就干掉!大胜之后,清军这边战意十足!士气高涨!

法军真敢来!

刘永福放开大道,仅仅一天法军就打到了宣光城。

第一次,清军还有红旗营,列阵而战。这是传统的线性战术!其实吧,清军摆出来的阵势还带着浓浓的古典味道。

几十年前,法国皇帝拿破仑改良改进了线性战术,哪怕到了现在,欧洲各国陆军的战术仍然是这种战术,甚至欧洲的陆军还不完全采用这种改良的陆军战术呢。

气势如虹的时候,清军还是可以的,能摆出大阵不哆嗦!

法军,一千。

清军,九千。

算火枪的话,清军的优势没有那么大。后膛枪还不到一千两百支,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火药枪,总计两千出头。

但是,这已经足够!

清晨的薄雾中,两军拉开阵势,双方都不甘示弱!

正面作战,法军有着极为强烈的信心!但清军这边刚刚取得宣光大捷,正是士气如虹!两军尚未接战,清军各营厨子们已经抬了筐子,就在队列中现场发放--面包!清军官兵几乎是头一次吃到这种白面加了白糖涂抹了蜂蜜烤制的“洋馒头”!这是他们的战利品,是他们的骄傲!啃着“洋馒头”,士兵的骄傲溢于言表!

随着红旗军开唱,全军开唱!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还有张翼德,当阳桥上吼,七啾喀嚓响连声,桥塌两三孔,吓退了百万兵,五虎将中逞英雄…。”

这首歌非常符合这个时代,曲调简单,朗朗上口。更是符合这个时代国人的文化,《三国战将勇》中所讲的故事情节,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什么桃园三结义、赵子龙、长坂坡等等,士兵们都很熟悉,唱起来也就能从古代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中汲取精神素养,提升精神面貌。因此李林杨搜肠刮肚从记忆中搞出来了这首北洋军歌,深得红旗军官兵的喜爱。临阵,唱出来,全体清军,士气提升一层!

“正牌的”的法军步兵阵型,后面是传统的线列步兵,前面乃是精锐的散兵群。清军不具备散兵群的作战素养,甚至摆不出线列步兵的阵型,但传统的军阵其实和西式的线列步兵阵型差不多。

此战,红旗军承担了最为艰巨的作战任务,红旗营三个步兵连充当了进攻前锋的散兵群!

一侧是红河,一侧是山岭,两军都无法逾回,只能正面对抗。

两军都是一声哨子,齐步向前。

清军一字排开十多面大鼓于车辆上,随军而进,鼓声震天!

双方的大炮开火了。

一开火,法军就懵了!红旗军四门重炮从几公里外就开始了连绵不断的炮击!要知道,这四门重炮都是缴获法军的95毫米大炮,射程远,威力大。而且有红旗军设在山头上的旗语兵校射,打的天雷地火一般。而法军,最厉害的也只是哈斯凯奇机关炮,其他的都是四十毫米舰炮,连最常见的80毫米山炮都没有。

话说法军来的快,但快有快的毛病,大炮根本就没有调集到。

法军要是炮多,刘永福和谭敬盟两人还真顶不住一千法军的进攻。

法军的大炮阵地仅仅嚎叫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被炸的四分五散。

两军距离一千八百米。

75毫米克虏伯炮已经开始对着法军的战列线狂轰了!

尚未短兵相接,法军士气已经开始低落!

清军的战术,乃是法军的传家宝。但是,法军这次却未能施展,反倒是对手施展出来。

清军前锋是红旗军的三个步兵连形成的三个散兵群,群与群之间的空挡,乃是六门克虏伯大炮!而且,这六门大炮,乃是和散兵群一起前进,一边前进,一边开火!

想当年,拿破仑就是靠着这么一手大炮上刺刀战术,击败了无数对手,其中俄军在这种战术下吃亏最大。现在,这种战术被红旗军拿出来对付法军,让法军指挥官那个憋屈!

红旗军的炮火明显压到了法军,隆隆炮声鼓舞了军心!

但,还是那句话,日常乳法,得等二战,现在的法军还是非常勇猛的!在重火力完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法军军乐队打着小鼓,倒下一个,补充一个!维持队形不乱,大军继续向前!

清军这边,初始士气还算高涨,但两军距离越来越近,许多士兵已经难以承受这种面对面的对抗压力!

战前,清军各营一再强调军法,只要扭头就斩首!丁呼噜带领二十几个小黑充当了执法队!

两军在大炮的轰鸣中,越走越近,距离很快就到了三百米。直到此时,清军尚未出现军心动摇,在军官挥舞大刀,言语呵斥之下,阵型,尤其是前排的火枪队的阵型,保持完整!

压力更大的乃是双方的散兵群,三百米,双方都没有开火。

两百米,仍然没有开火!

法军狠,红旗营照样不弱!艰苦的训练在这一刻见到了成效!

战列线上的清军,不少士兵其实已经吓呆了,只是木然的向前!而清军将领,丁槐、何秀林等难得的展现了一员武将的勇猛,顶盔掼甲,站在队伍之前,带着大军向前,向前!

中法战争,堪称是大清武德的回光返照,敢于冲杀在第一线的总兵,甚至提督这样的高级将领不止一个!无论什么年代,身先士卒对于部队的士气的加成都是难以想象的!前锋距离三百米,战列线的距离也就五百米左右,这样的距离,清军官兵能够顶住压力,乃是战前李林杨一系列谋划各种加成才取得的成效!

前锋距离三百米,已经不是指挥官所能控制的了,靠的是长期训练养成的纪律!

看谁先崩溃!

红旗军三个步兵连,仍然没有开枪!

法军也够勇敢,承受着重火力缺失,以及巨大的伤亡继续向前。

红旗军大炮打的更加火爆!法军的十几门小炮开火了!清军压力陡然增加!

突然,红旗军三个步兵连组成的散兵群中间闪开了一道小口。

阴险!

几门哈斯凯奇机关炮露出了炮口。一搂火,就把一个二十五发的弹链打光了。仅仅这么一梭子,最前排的法军就被干掉几十个。

还狠不狠?

一百五十米,红旗军仍然没有开枪。

这是红旗营第一次在战场上排队枪毙!(散兵群战术也可划入排队枪毙的范畴)

战士们经受住了考验,仍然没有开火!其他的清军已经开始三三两两的开火了。面对面的压力实在太大,几乎没有一个人,脸色正常的。古镇总兵丁槐此时已经如同跳大神一般,在鼓舞军心!何秀林跳上战车,挥舞鼓槌如同疯魔一般的奋力击鼓!

法军为了凑足这一千人,不仅有法国的海军充数,连工兵辎重兵连厨子都上阵了,更有数百越奸充数。真正的法国陆军连四百都不到!

“放!”

一百二十米,红旗营的队列一变,率先开火!

在开火之前,红旗军的散兵群乃是每个步兵连分成三个小横队,而每个小横队分为前后两排。这是德国步兵操典中标准的密集散兵群,哪怕经过普法战争,稀疏散兵群已经在战争中得到了验证,但1873年德军重新编写的步兵操典,仍然是“连纵队”战术,也就是密集的散兵群战术。

开火时,红旗军的队列变成了一种稀疏的伞兵群。这却不是李林杨的创造,而是德国教官韦伯在普法战争中的经验!

德军死板,但士兵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一点也不死板,这种稀疏队形的散兵群乃是士兵的创造。红旗军展开稀疏的散兵群,不断占据有利地形,而后立刻卧倒。然后开火了!

不是红旗营战士扛不住压力,而是红旗营使用的是五发弹舱的步枪,射速快!提前射击,对自己有利,这是早就研究过,演习过的!(英军、法军、德军此时的操典规定还是八十米左右)

红旗营抢了先手!子弹打的连绵不绝。

一般的来说,线列战术先开火的会输。别看红旗营是弹舱步枪,照样有输掉战斗的可能。面对面的火力输出,对所有战士的精神压力都非常大,射击动作变形严重。平时百米射击至少能上靶,现在打五发能命中一发就是超水平!

红旗营一共十一个神枪手,全部在后队中,第一轮就干掉了法军前排所有的尉官!

本来就是在大炮的轰炸下前进,法军已经表现的够勇猛了,第一轮就被打没了指挥官!士兵立马就不知所措,顿时慌乱起来。

战斗和训练不同,红旗营的步兵连打出十四轮齐射,几千枪,也不过是干掉不到五十个法军。

远远没有达到法军线列战术的伤亡底线。

就在这时候,隐藏在队伍中的哈斯凯奇机关炮再次开火!

红旗军三个步兵连,迅速的趁机前进,前进二三十米,再度找到有利地形卧倒,朝法军开火。

距离不到一百米!红旗军官兵在三几分钟内再次打空三个弹仓!

法军的崩溃就在一霎那!工兵辎重班厨子越奸们再也难以承受压力,扭头就跑。

随后是法国海军士兵,勉勉强强的打了一轮枪,掉头就跑。

前排法军都是正规陆军,表现稍好,但兵力太少,此刻连三百都不到,不过是胡乱多打了一轮,然后扭头就跑!

这个时代的散兵群基本战斗模式乃是:先面对面开几枪,然后冲上去拼刺刀!法军,甚至没能走完整个排队枪毙的“流程”!就已经崩溃!

正面对垒,在宽阔的野战环境中,红旗军第一次取得一场完全胜利!

这种正面对抗获得的胜利,对红旗军官兵的信心提升乃是无与伦比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