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10章 战颖州以少胜多,访安仁招贤纳士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第10章 战颖州以少胜多,访安仁招贤纳士

簡繁轉換
作者:太玄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2:29 来源:源1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我们是路过此地的客商,若无甚事,我们便走!”

李寒笑倒也不太想招惹“天目将”彭玘,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可是在他的地盘上,他身为团练使,能够调兵,一旦发生冲突,危险系数不小。

“客商?客商走江湖携带刀剑防身的是不少,但绝不会如你们这般精良,更没胆子敢围杀老虎,你们的货物在哪里?”

“天目将”彭玘心里面已经有了八分怀疑,手握三尖两刃刀,似乎一言不合,就要动手了。

李寒笑看到这个情况,明白现在很难善了此事了,於是对王寅低声说了句,“一会儿动起手来,全力袭杀他们,有一个跑出去的,我们都走不出此地!”

“放心!”

得到了王寅的肯定后,李寒笑突然打起呼哨,苍鹰立刻从天上俯冲而下,去啄彭玘的眼睛。

鹰隼雕枭这一类的猛禽飞行速度太快,人的反应基本上跟不上它们的速度,眼看着要被鹰喙啄瞎眼睛,彭玘立刻滚鞍下马躲避,把个“天目将”彭玘从马背上颠筋斗一般摔了下来。

而李寒笑则是第一时间带着王寅冲了上去,对彭玘的夥伴们展开了袭杀,李寒笑不断用金弓银弹把敌人打落下马,王寅点钢枪排头杀去,挑翻了七八个,欧鹏带着喽啰一拥而上,顷刻间就把彭玘的十几个随从杀了个乾乾净净。

“天目将”彭玘爬起来之後,整个人都蒙了,他只是认为这些人不是好人,但是完全没有想到这些人战斗力这麽强悍。

“你们,你们胆敢对朝廷官员下手!”

“天目将”彭玘无能狂怒的吼叫起来。

“那又如何呢?”

李寒笑对着他一摊双手,一副极其嚣张的样子,随即就举起三尖两刃刀砍向了彭玘。

这俩人,都是用三尖两刃刀当作武器,但是实力差距却很大,李寒笑这势大力沉的一刀,直接给彭玘砍得倒退了两步。

“你……”

“天目将”彭玘感受到了李寒笑这一刀的力量,不仅怀疑起自己的师父来。

都是一样的兵刃,怎麽他的刀法就比自己厉害这麽多啊,难不成是师父那老东西对自己有所保留?

来不及多想,李寒笑的刀又来了,这招是“二郎斩蛟”,两柄三尖两刃刀在一起碰撞,直接给他彭玘的虎口给震裂的,顿时流出鲜血来。

“你也配叫‘天目将’?真给真君爷丢脸啊!”

李寒笑还不忘吐槽一句,而彭玘的手都已经握不紧三尖两刃刀了,李寒笑又是一招“追风赶月”,三尖两刃刀自下而上,挑了上去,那彭玘立刻横刀去压,正中下怀,被李寒笑刀尖一挑,便用力缴了械,把他的三尖两刃刀挑飞脱手。

“刷!”

李寒笑宝刀上的三个刀尖瞬间就顶在“天目将”彭玘的脖子上,胜负已分。

“哥哥,怎麽处置这厮!”

王寅一边甩掉点钢枪上的血渍一边问道。

“杀了他,恐叫人发现,放了他,只怕他不会放了我们,给我绑了,嘴堵上,藏在车里,离了颖州地面再做计较!”

李寒笑一声令下,其馀人把那些死尸都挖坑埋了,马匹收来自己用,又把那“天目将”彭玘给绑的如同大闸蟹一般,藏在车上,一行人星夜兼程,直奔东京而去,只一日便离了颖州地面。

便是那些官员发现本州团练使没了,也没处去找了。

至於这“天目将”彭玘,李寒笑杀他不难,看在他也用三尖刀,又有个“天目将”的外号,多多少少与二郎显圣真君还有点关系,看在真君的面子上,就不杀了。

李寒笑准备日後想办法把这个家伙劝降了,不过这件事情急不来,他毕竟是个朝廷官员,思想绝不可能转变的那麽快。

过了颖州地面,东京城便近在咫尺,李寒笑便依着前番计较,先安排好诸般事务,叫众人远离东京城扎营等待,他自带王寅丶马麟进城去。

王寅是帮手,需要个好武艺的随行,而马麟则是因为他当小番子闲汉出身时来过东京城游玩,是个路熟的,叫他一起前往,充做向导。

三人便各自身藏贴身兵器,李寒笑带着鹰犬,扮做两个伴当陪公子哥模样,前往进城。

这东京繁华,非笔墨可尽言,一副《清明上河图》,一本《东京梦华录》,难言其万一,只有亲历䭾方知。

李寒笑看着这东京城,不禁感慨,这东京,州名汴水,府号开封,崎接吴楚之蛮,亘连齐鲁之地,昔周公建国,毕公皋改作京师;前两晋春秋,梁惠王称为魏国,古城新相,层叠卧牛之势,崔嵬伏虎之形,外有千山万水,内有锦绣华章。

进仅仅是这外城向内看,便见得千门万户,重重楹联交辉;三市六街,济济衣冠聚集,雕檐映日,画栋飞云,三瓦两舍,尽都是公子王孙;秦楼楚馆,满住着环肥燕瘦,真乃人间第一去处也!

“往日在江南,哪里见过这等城池!”

王寅也不禁发出了感叹,而“铁笛仙”马麟则是说,“二位哥哥,这东京之中,要说最叫男儿留恋之处,当属这御香楼了,据说早年间乃是柳永柳三变留恋之所在,今日又听闻天子也常往那处,便是二位哥哥这般的好汉,也得叫那些纤纤玉指给揉烂了不可,二位哥哥若是有兴趣,不如我带二位前往?”

李寒笑倒是听乐了,打趣道,“好你个马麟啊,原来你也曾是个浪荡子弟,说,在那脂粉群中,可有相好的?”

“嘿嘿,人不风流枉少年,哥哥,男人丈夫,这也算不得什麽不是?”

马麟也同样嬉皮笑脸起来。

“不急着进城,马麟,你可知这安仁村在城外何处?”

李寒笑来这里可不是来**宿娼的,是来找人才的,这第一个要找的,就是住在这东京城外安仁村教书先生,闻焕章。

“这……未曾去过,且叫我去打问一下。”

说罢,马麟便去询问,不多时问清楚了路程,便带着李寒笑二人往安仁村而去。

“哥哥,我已经打问清楚,这个闻焕章真不是凡人,想当初他曾科举应考,因才华出众,原本能被点为状元,正赶上当年先皇哲宗时内黄口决堤,先帝爷三易回河,他因而在殿试之时不取上下两论,而做了一篇《易河论》,此一篇文章震惊朝野,他当时在其中大批朝廷如此强行改变河道,遗祸万年,又献了治河之策说要朝廷或疏丶或蓄丶或束丶或泄丶或分丶或合,因地制宜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派出河船系铁扫帚於船尾,行驶船舶,以翻起河底的泥沙,利用流水之力,将泥沙送到深海中,清淤治河,若是强行易河劳民伤财,最终也要以决堤为终。”

听闻闻焕章原来还有如此厉害的举动,惊得李寒笑和王寅咋舌不已,李寒笑更是深感敬意,“这篇文章,才是千古文章啊!闻焕章这篇文章是为黄河两岸上下千百万生民请命啊,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与李寒笑相反,王寅则是一脸忧愁道,“可这位先生刚而犯上,恐怕下场……”

“不错,他这可是在打先帝爷的脸啊,当时先帝哲宗大怒,当场把他革了功名要杀,还是老太师韩忠彦作保,最後他被赶出了城去,永世不得录用,故而至今为止,未曾翻身,结果不听他之言,当年三易回河后,黄河便大肆决口淹没了约三千万亩的良田,使得淮河两岸哀鸿遍野,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数处州县瘟疫大起,沦为死城。”

马麟的话说完,李寒笑丶王寅都是嗟叹不已,李寒笑更是望着东京城的方向指着东京城怒骂,“倘若这满朝文武,都能如闻先生这般,我华夏当无敌於天下,又怎能被四方异族欺辱得如此,连燕云十六州都丢了……这些尸位素餐之辈,真是……唉……”

“哥哥,现在就去安仁村吗?”

“不,你速速进城,到各处书院等地,给我找来他的《易河论》原文,我要先通读成诵……”

安仁村,村首学馆。

闻焕章正身着儒服,在空无一人的学馆中,对着空气讲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故夫知效一官丶行比一乡丶德合一君丶而征一国䭾,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数数然……”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䭾,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原本他在安仁村学馆教学,还多少能够有些学童来听课,得一点束修,但是他最近不教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反而教起来了老庄之学。

虽说这道君皇帝很喜欢道家那一套,但是考科举靠的还是孔孟之道,所以这些农家也都不让孩子去学了。

“鲲鹏哉……鲲鹏哉……鲲鹏何日得高悬哉……”

闻焕章声声哀叹,似乎不是在说鲲鹏,而是在说他自己一般……

“青莲居士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然我闻焕章……”

闻焕章在学馆内踱步,不由得发出悲叹之声。

而此时他发现有个人走到了他的学馆之中,与他对面而立。

两人的目光在短短时间内相碰数次,闻焕章也不是俗人,虽然从对方的眼神里面看出来此人似乎想找自己有事,却没有理会。

但是那人却开口吟诵了一段文章。

“有必当师古䭾,有必当酌今䭾;有须分别先後䭾,有须一时并举䭾,今河之横决,非河之本性也。犹人之拘於气禀。蔽於习俗。以至荡佚为非。而曰其性本恶也。岂其然哉。孔子系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夫水。丽於地䭾也。其道之变必由於盈而流。利必归於谦也。盈也䭾。涨也塞也。谦也䭾。虚也下也。故水无不下也。孟子论水。深得孔子之易道䭾也。故善治水䭾。惟於盈而防其变。于谦而道其流。水自得其性矣。水果为厉於世䭾耶……”

原本,闻焕章还不太在乎这个不速之客,但是在这个不速之客不断的吟诵出这些文字后,闻焕章的神奇越发的激动,眉毛都在不断的颤抖起来,好像是打哆嗦一般,不由得快步向前,看向了那人,原来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被门外照进来的阳光包裹着,浑身都带着光芒万丈。

“尊驾是谁?为什麽会知晓我的《易河论》?”

闻焕章那颗早已经死了的心,在此时此刻,似乎有了些活泛起来的迹象。

“在下西川灌口李冰後人李寒笑,见过闻先生,闻先生,我知道这篇文章,先生为何表现得如此诧异。”

来人正是李寒笑,而闻焕章此时已经是声音颤抖,“十多年了,十多年了,我没想到还有人记得这篇文章……”

“闻先生,好文章,自能千古传诵啊!我相信不仅我铭记在心,每一个有良心的炎黄子孙,都记得这篇文章!”

李寒笑走上前去,抓住了闻焕章的双手,闻焕章此时脸颊之上已经流下了豆大的泪珠子,眼皮禁闭的就像是紧紧吸附着壳的牡蛎。

“久旱逢时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看这四大喜事,俱不如今日之喜,李先生,请!”

闻焕章拉着李寒笑把他带进学堂,态度极其亲近。

闻焕章此刻绝对是把李寒笑当成了知交好友,尽管他们才刚刚见面,但是十年来,再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的肯定了,他的心里原本就像是蝴蝶的茧房,原本封的死死地,突然给照进来光亮了。

闻焕章激动的去拿起水壶来,四处找寻茶叶的踪影,想要给李寒笑沏一杯茶,但是找来找去,连点茶叶末都没有,毕竟他的际遇也不好,茶叶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他的生活中了。

“有客前来茶当酒,可笑我这里连茶叶都没有了……”

李寒笑看得出闻焕章的拮据,为了不让他尴尬,李寒笑自己倒了两杯白水,拿起一杯道,“先生,君子之交淡如水,贵乎相知,此时你我见面,纵然白水,此时也有千般滋味,妙不可言,请满饮!”

“正是!正是,妙哉!妙哉!请!”

李寒笑用言语巧妙化解了闻焕章的尴尬,而且还通过一杯白水,把两人的关系又拉进了一步。

“李先生来此何干?”

闻焕章询问起李寒笑来意,李寒笑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道,“在下欲起兵反宋,澄清寰宇,再造乾坤,收复燕云,威服四夷,然要成此大业,需有能人相助,故仿照昭烈帝三顾茅庐,前来请先生出山,做我的军师。”

闻焕章闻听此言,先是惊得洒出了杯中白水,又迅速镇定下来,反问起来,“闻某一介寒儒,又是坐过牢的刑馀之人,手无缚鸡之力,肚无杯酒之量,李先生为何要闻某来做你的军师呢?”

“君有才智,《易河论》便是证明,君有德,不畏权贵,刚而犯上便是证明,君有节,便是下狱,未曾求饶认错,君有孝,听闻令尊去世前想喝口肉汤,然家中清贫如洗,闻先生便割肉奉父,堪比王郎卧冰,孟宗哭笋,君有义,听闻令友葛二郎因病去世,君虽拮据,却奉养其双亲直至去世,君有仁,开馆教学,若无钱学童,想要读书识字,也可㣉内旁听,君这般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大德大体之人,若能辅佐於我,实在是李寒笑三生有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