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 第19章 济州府二郎觅三阮,石碣村小七诉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第19章 济州府二郎觅三阮,石碣村小七诉

簡繁轉換
作者:太玄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2:29 来源:源1

当天众人立即赶路,毕竟高衙内失踪超过一天,高俅肯定得到处搜寻,城外也不安全,李寒笑派人弄来两辆马车,一辆给张教头一家,一辆给李师师,立即上路,投山东而去。

众人一路上是快马加鞭,只一日便离了京畿道,自兴仁府丶广济军取道定陶,直往济州梁山泊而去。

这一路上,打听得东京城内消息,简直是乱了套,只听得说是东京城内被高俅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发现高衙内,甚至急了眼的高俅都派兵去清缴那“鬼樊楼”地下城了,也一无所获。

而李寒笑御香楼破四关倒是也传为佳话,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李寒笑猜想,这蔡京老贼对自己坏了他的好事,又拐走了李师师应该是恨之入骨,高俅那边也应该是已经知道自己樊楼外打过高衙内,把自己当成了第一怀疑对象。

只不过,他走的实在是太快,不留痕迹还悄无声息,他们即便是想要去找都没能找得到自己。

而李寒笑这一行人则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京东西路的地面之上,为了脱离有可能潜在的追捕,李寒笑率众急行军了五天,总算是跑的够远了。

此时他们的队伍距离济州府水泊梁山也就只有一两日的距离。

而李寒笑还真不忙着去打梁山,因为他非常清楚,就是林冲能被自己的操作弄得最後成功倒戈相向王伦了,这梁山泊的八百里水泊的优良防御性能也不是闹着玩的。

一旦王伦封闭关隘,想要打上水泊,少不了需要水战高手的帮扶。

而这水战的高手,还不用费力去找,在水泊梁山边上的石碣村里面就有,便是那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

他们兄弟三个原本是在石碣村打鱼为生,但是自王伦一夥占据了水泊梁山,便不允许渔民去梁山水泊里面去打渔,而石碣湖是个小湖,存不住什麽大鱼,他们生活也就越发困顿,再加上官吏平时害民,他们对世道的不满也就越发的厉害。

这也是原着里面“智多星”吴用去劝说他们弟兄三人去夺取生辰纲时基本上没有太费力的原因,他们兄弟三人也希望过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的痛快日子,有落草为寇的心思,不想过窝囊日子,苦於没有人识得他们三个人的英雄,所以一直在石碣村打渔。

换句话说,如果李寒笑能够抢在吴用和晁盖前面去见他们三个,一样能够轻松的收服这阮氏三雄。

目下队伍已经行进到了雷泽地面上,距离济州府已经近在咫尺,李寒笑想亲自去收服了阮氏三雄,便安排了诸般事务。

李寒笑便叫王寅带着众人徐行,自己和闻焕章骑快马先到济州府去,说服了阮氏三雄。

待到他们两人说服了阮氏三雄来投,届时後面的大队人马也应该到了,正合适。

而李寒笑让他们到达济州府之後,把兵马扎在济州府境内距离梁山泊不远的一个小山头牛头山上,到时候他们办完了事情再回来汇合,否则这麽多人突然出现在济州府里面活动,实在是太过惹眼,极其容易暴露。

不仅是官府那边知道了麻烦,要是王伦一夥知道了,麻烦事也不小。

安排妥当后,李寒笑与闻焕章当即上路去那石碣村,走到了下午,方才到达了那石碣村口。

但见这村自是在湖边,没见到有什麽耕地,只见远近码头枯桩上缆着数十小渔船,家家户户外都晒着张张破鱼网,想来石碣村应该是无人种地,是全村的渔民,远倚山近傍水,正是“靠山吃山,靠山吃山”,约有百十户人家,算不得大村落。

李寒笑与闻焕章牵马进村,拦住一个村民问道,“这位大哥请了,敢问大哥可知晓阮氏兄弟三人住处吗?”

“你说的可是那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他们兄弟三个吗?”

那村民看着李寒笑问道。

“正是他们三兄弟。”

“那阮小二有妻室,自己单住在湖心岛上,那阮小五,阮小七二人未曾婚配,和老娘住在岸边上,都在村里不远处,不知客人寻他们兄弟何事啊?”

“听闻他们有打十几斤大鱼的本领,我们要办宴席,要用如此大鱼方可,故此来此处寻他们处买些大鱼回去。”

李寒笑随意扯谎道。

“客人此话说的倒是不差,我们石碣村里虽说家家户户打渔,但是水性只他们三人最好,兄弟三个都能水下闭气数十丈远,最能打得大鱼。”

那村民虽夸奖了那阮氏三雄几句,却又是话锋一转,叹了口气,“只是客人来得不凑巧,那阮小二的儿子近些日子不知害了什麽病症,上吐下泻,四下州府里求医问药,也不得好转,三兄弟去请了和尚道士,看看外病内邪,却也没法子,只是在家堪堪等死,前两日,他们老娘见孙儿不行,也急得倒下了,此时家里正在预备那一老一小的後事呢!”

李寒笑没想到,自己此时前来正赶上了阮家遭逢巨变,不过转念一想,阮小二的儿子上吐下泻,没准是消化道疾病或者疟疾类病症,那些庸医和神汉看不好,不代表自己也看不好,万一治好了阮小二儿子的病症,没准还能攀上交情。

他是特种兵出身,需要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虽然算不算什麽好大夫,赤脚医生的本事总是有的,大可一试。

於是乎,他便问了那人阮小二家在哪里,与闻焕章一同前往。

到了地方,但见那阮小二家的房檐上挂着驱邪艾草,房屋四周也贴着保安神符,画得乱七八糟,门外地上还放着药罐子。

看来,阮氏三雄这是把什麽办法都用过了,但是就没有起效果,现在处於近乎绝望的状态之下。

“敢问二郎在家否?”

李寒笑喊了一声,不多时,那屋内走便走出一人来,身高七尺有馀,面相凶恶,满脸横肉,乌涂涂的眼睛,腮边长短淡黄须,身上穿个棋子布背心,腰系着一条生布裙,铜浇铁铸一般的身躯,不知道是阮小二还是阮小五丶阮小七。

“二位是何人,来寻我二哥?”

那人出来,抱了个拳,询问出声。

“我们是外地客商,来寻二郎谈些生意,请问尊驾是……”

“在下阮小七。”

闻焕章开口询问,方得知此人乃是“活阎罗”阮小七。

“原来是七郎,失敬失敬,不知二郎丶五郎何在?”

李寒笑问道。

“我二哥去关帝庙上香求神,我五哥去城内去拉两口棺木回来,我家将有丧事,不便待客,还请二位回吧。”

阮小七神色见不得有多好,本来长相就不怎麽柔和,现在有家里出事,毕竟家里面侄子和老娘都快没了,他要是兴高采烈才不对劲呢。

“这是出了何事,七郎不妨说说,见面便是缘分,我们没准还能帮上些忙。”

李寒笑立刻套了个近乎,也亏得那阮小七是个磊落汉子,便开口道,“客人不知道我家的事情,前几日我侄子不知怎的,突然上吐下泻,吃不进东西,腹中绞痛,请了大夫,喝汤药无用,又请佛道,做法事也无用,只得我们兄弟三个日夜看护,盼望好转,未曾想病势却越发沉重,前二日我老娘忧心孙儿,也病倒了,病势也沉重得很,水米不下,我嫂嫂日夜看护我娘,叫我看着侄儿,眼看着这白发人丶黑发人都要没命,不知我阮家哪辈子造孽如此……”

阮小七本是个铁打的汉子,但此刻忧心老娘和亲侄,眼角已见泪花。

“七郎,我们也曾走南闯北,会些医术,不如叫我们去看看如何?如今正是撞运之时,若是我二人当真有法医治,也算进了绵薄之力。”

李寒笑彬彬有礼的问道。

阮小七看了看二人,李寒笑不像是个大夫的样子,但是闻焕章一身的儒生装扮,倒是颇像一个文化人,没准懂点医术,还有东京口音,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阮小七心说死马当作活马医,不如就叫他们试上一试,万一老天爷开眼,能救回一条命是一条命,别弄得黄梅落完青梅落,白发人丶黑发人齐登望乡台,饮孟婆汤啊!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於是,阮小七便将二人带㣉屋中,但见一个**岁的孩子躺在屋内床上,脸色苍白如纸,身材枯瘦,就像是一张皮耷拉在了一具骷髅之上。

“近日来饮食如何?”

李寒笑虽然只是一看,但是似乎就已经看出了些端倪。

“水米不下,只是说腹内绞痛,上吐下泻。”

阮小七回答道。

闻焕章也懂些医术,上前搭了个脉,便询问阮小七道,“孩子平日里可有吃过什麽不洁之物,或是生食鱼虾一类?”

“鱼虾不曾生食,我侄儿往常吃的,与我二哥一家无异,只是最近临夏,水中菱角丶荸荠多了些,我见过他采些来吃。”

阮小七话音刚落,李寒笑就说道,“问题就在此处!”

李寒笑和闻焕章刚刚都看出来了,这孩子似乎是感染了某种消化道寄生虫,应该是生食了些什麽东西,继而感染上了。

李寒笑是特种兵出身,经常在野外生存作战,寄生虫问题属於常见病,各种寄生虫症状他一抬眼也就看出来了。

而这荸荠作为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部位是地下变态茎,一般多在池塘丶田地丶滩涂等低洼地带中种植,荸荠生长的环境水质较差,而且淤泥多,不仅携带有大量的泥土丶细菌,还有可能会被姜片虫等寄生虫所寄生。

这时候的人有没有寄生虫的科学概念,基本上生食荸荠,感染寄生虫也是正常。

听了李寒笑的说法,阮小七还是不解道,“那这荸荠丶菱角,我们也常吃,为何无事?”

“可是生食?”

李寒笑问道。

“非也,常用来做鱼汤増鲜。”

阮小七说道。

“荸荠之中有细小虫子,生食其不死,便会㣉人腹脏作祟,如此虫子,生鱼生肉之中也有,需要煮熟方可杀死,後汉三国时期的陈登就吃生鱼脍太多,也染了这种疾病,继而英年早逝。”

李寒笑解释道。

“原来如此,不知还能医治否?”

阮小七见他们说的头头是道,心里面觉得看到了些希望。

“红藤有杀虫消痈之功,七郎可去取败酱草,红藤,蒲公英熬成汤水,每一个时辰给他服用一次,若是不成,便强灌下去,带到杀光虫子,便有好转。”

闻焕章说道。

“好!我这便去!”

这几样东西,乡下倒是不难弄到,阮小七一阵风也似的跑了出去,一柱香的功夫就把东西找得齐全,拿起药锅熬煮,趁热给孩子灌下。

灌了两碗下去,不多时,那孩子便有了反应,在床上翻腾起来,大声呼痛,不多时张口吐出浆水,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虫子。

“还真有虫!就是你们这些害虫害我侄子!”

阮小七惊讶得不行,随即伸出大脚,将虫子尽数碾碎。

这边吐完,那孩子又说腹中绞痛,要如厕,阮小七又取来净桶,孩子连便三四次,恶臭熏天,去看时,其中夹杂着许多虫子,不过都已经死了。

“七叔,我饿……”

那孩子便溺完毕,张口喊饿,阮小七闻言大喜,因为他知晓,不管是何等寒热病症,只要是知道喊饿,这人便还有救。

“七叔抓鱼去给你吃!”

阮小七对亲侄子也是万分宠爱,抱着孩子就要出去。

“慢!他现在还不能饮食,还要喝几遭这红藤水,知道泻不出虫子才见成效,此外还需几副汤药搭配才行。”

闻焕章连忙阻止了阮小七。

“听二位的,听二位的!”

阮小七大喜过望,把侄子阮良放在床上,他还不知道他这儿子也不是凡人,他们阮氏三雄日後名震天下,原历史上他这侄子阮良也不让分毫,後来阮良相助精忠大帅岳飞黄河里擒获金兀术,统领岳家军水军,这是后话。

这边见侄子有望得活,阮小七又想起垂危的老娘,不顾男儿膝下有黄金,当即推金山,倒玉柱,跪在李寒笑二人面前,恳求道,“二位,如今我侄儿得活,万请二位救救我老娘,若能救得老娘性命,我们三兄弟愿为二位赴汤蹈火,变骡子做马!”

“七郎请起,带我们去看看令堂吧!”

李寒笑连忙扶起阮小七,阮小七这边则是灌了一葫芦红藤水,抱起小阮良同去,否则怕无人照顾,这边则引着李寒笑二人去他与阮小五住处看老娘。

不多时,到了地方,阮小二的浑家出来相迎,却见自己儿子醒来,大喜过望,知道是李丶闻二人救了儿子,千恩万谢不止,暂且不表。

却说这边李寒笑与闻焕章㣉内近前去看阮家老娘,闻焕章诊脉发现,老人是急火攻心,说是病了,实际上是担心孙子,忧心成疾,实际上是心病。

於是便和阮小七说,叫小阮良到祖母床前互换祖母,阮小七当即招办,叫嫂嫂抱了侄儿去呼唤祖母。

那老太太原本气若游丝,虽然水米不进,但是听觉尚未消散,耳听得自己乖孙在耳边一声声祖母丶奶奶的喊,精神竟然为之一振,居然睁开眼睛,见自己孙儿居然就在床前,已经能说话了,一下子居然坐起身来,这病一下子就好了一半。

“哎呀!娘啊!您老人家慢些!”

阮小七见老娘变戏法一样醒了,惊得不行,连忙上去扶住。

“七郎,令堂虽醒来,但这是急火攻心,加上年纪大了,还需调养才是,我在医书上看见绿豆粉可以护心,可以弄些与老人服下,再饮下些温和补剂,可保无虞。”

闻焕章这边刚刚说完,阮小二的浑家便去牵驴拉磨磨豆粉去了,也是个孝顺媳妇。

阮家老娘正在那里抱着孙儿,外面却传来哭声。

“娘啊……儿子没本事啊,家中钱财花尽,连口榆木寿材都买不起,只得弄些杨木寿材来了……早知如此,儿平日里便不赌钱了……”

“五哥回来了!”

阮小七听了声音,就知道是进城拉棺材的阮小五回来了,原本因为老太太和小阮良活不成了,顶多就在这一两天了,於是叫阮小五带上家里积蓄,进城买棺材去了,此时正好赶上他回来。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