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敢这麽编。
离谱啊!
两个少年郎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後脸都气红了。
公孙策看看他们家大人的脸色,揉揉脑袋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苏景殊和赵仲针说完昨天县衙里的离谱审案过程还有昨天晚上在周家的神奇经历,说完之後还有他们对念奴娇和县令李城南的猜测。
总之一句话:中牟水很深,他们实在猜不出真相,快来个好用的脑子帮帮忙。
俩人说到最後恨不得抱头痛哭,这还只是个县城就那麽可怕,包大人在坐镇开封府得忙成什麽样儿啊?
难怪包大人觉得假期太多工作时间不够用,那麽多糟心事情都得他来处理,就算不放假都干不完,可不得找官家申请减少假期让所有人一起陪他加班?
对不起包大人呜呜呜呜,以前错怪你了呜呜呜呜呜。
包拯:笑不出来.jpg
开封府下辖几个县的县令政绩如何他很清楚,中牟县令李城南年轻有为,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文章也做的极好,若无意外的话在外历练几年就会调回京城稳步高升,怎麽中牟在他的治理下变得一塌糊涂?
他回到京城後微服私访去过不少地方,就是想着李城南名声不错所以一直不曾到中牟来,没想到竟是看错了人。
苏景殊抹了把不存在的眼泪,“包大人,现在要去念奴娇抓人吗?”
事情宜早不宜迟,现在念奴娇的人可能以为胡西霸是因为和吴氏通奸才被抓,过几天等他们反应过来就不好抓了。
赵仲针也迫不及待想看“连天都霸得下来”的胡霸天倒霉,“包大人,李城南连县衙里的衙役都指挥不动,抓人得靠咱们自己带的人,您带的人够吗?”
不够的话他能帮忙,别看他年纪小,他现在能调动的禁军比包大人还多呢。
包拯:……
事情不能只听两个小家夥转述,他还得去县衙看看李城南怎麽说,念奴娇里的地痞流氓要抓,但是得等到他了解完情况之後再抓。
稍安勿躁,中牟的几个城门都被看管起来,晚一天抓人也没什麽。
苏景殊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大人,找事儿的地痞流氓已经被送去县衙的大牢陪胡西霸,念奴娇现在还剩下多少人我们说不准,但是应该剩的不多。”
县城就那麽大点儿地方,他们今天早上已经送进去大几十号人,要是念奴娇还能哗啦啦出来几十上百个地痞流氓,李城南这个县令就真别干了。
父母官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才算政绩,百姓安居乐业首先得有居有业,动辄上百个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出门游荡,连带着别的百姓都没法安居乐业。
平时没多大动静的话可以一直瞒着,百姓被欺负狠了瞒也瞒不住,看李城南对城里那群恶霸一无所知的样子,念奴娇养的地痞流氓不会太多。
而且脑子应该也都不太好使。
但凡里面有一个聪明人,昨天晚上就不会捆了一批又来一批,更不会临到天亮还弄了出刺杀。
啧,能没脑子到这种地步也是少见。
公孙策温声道,“他们在中牟嚣张惯了,越没人管束气焰就越嚣张。”
无知者无畏,说到底还是县令的失职。
包拯带张龙赵虎去县衙见李城南,留公孙策和王朝马汉守着两位恨不得立刻将念奴娇的恶人一网打尽的小祖宗。
难得出一次门就遇到这种事情,真是难为他们了。
苏景殊叹了口气,“先生,中牟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对吧?”
出门前爹娘还让他路过祥符县的时候去找二伯打个招呼,祥符县在京城和中牟县中间,他想着先在中牟玩几天,回去路过祥符的时候再在二伯家住几天,玩痛快了再回京城。
现在这麽一弄他都不敢说祥符县令是他伯伯,万一在祥符也遇到这种事情,他算不算把他二伯给坑了?
爹娘说二伯为官素有贤名,不然也没法在祥符当县令,但是他们来之前打听到的李城南名声也不错,谁知道来了之後会是这样?
他不是信不过二伯,只是长这麽大就在小时候和二伯接触过,後来给祖父守完孝二伯就又当官去了,他也不知道二伯当官时是什麽样子。
万一,他是说万一,万一他们家二伯和李城南一样,要麽对不起百姓要麽对不起二伯,他怎麽办?
更闹心的是,回程的时候也要和金大腿一起,他只是去玩倒没什麽,关键是二伯扛得住吗?
唉,真愁人。
公孙先生见多识广,能不能讲一讲以前去过的地方?
他听不听无所谓,主要是讲给小光国公听,人家皇长子这辈子第一次出京城就遇到这些事儿,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想出门了该怎麽办?
赵仲针小鸡啄米般点头,就是就是,快让他听听包大人在外为官时的所作所为,他现在急需好榜样来压下坏印象。
公孙策看不出这两个小子哪儿像一蹶不振,比起拿好榜样来压下坏印象,他觉得这两个小家夥更想听他们包大人在外除暴安良的光辉过去。
行吧,那就来讲讲他们包大人当初是怎麽当县令的。
包大人是庐州人,考中进士後在外为官,因父母年迈不愿他离家就辞官回乡奉养父母,直到双亲离世守完孝才重回官场。
民间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家族里有一个有出息的,亲朋好友都会赶着来寻求庇护。
就像他们俩刚才说过的周家一样,周家当家经商发家之後帮扶族人,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吧,不是所有人都知恩图报,世上多的是仗势欺人之辈。
赵仲针点头,“我懂,就和那些地痞流氓一样,仗着有个恶霸头子就胡作非为,不知道的以为他们有多大本事。”
苏景殊小声提醒,“包大人不是恶霸头子,顶多他的亲戚是恶霸。”
公孙策:……
好像并没有好哪儿去。
回归正题,包大人有一段时间在老家庐州为官,他的那些亲朋旧故以为可以借着包大人的权势牟利干了不少坏事,甚至连官府上门都敢叫嚣他们有後台官府管不了他们。
包大人出了名的刚正不阿,自然不会容忍有人借他的名义扰乱官府行事,那些人敢借他的名义他就敢大义灭亲,灭了几次之後就没人再敢打着他的旗号胡作非为了。
当官就是这样,不知道什麽时候就能遇见糟心事。
不过大部分官员都明事理,且仕宦避本籍,很少会有人到家乡为官,这样就能避免家族势力太大影响朝廷对州县的治理。
官员和地方大族勾结在一起的事情很常见,但是像中牟这种地痞流氓明目张胆的欺压百姓还和官府叫板的真是头一次见。
官员勾结地方又不是什麽值得宣扬的事情,藏着掖着还不够,大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