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626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626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丁税这种大宋所有百姓都要缴纳的赋税由朝廷派人下去收,今後地方只负责收那些地方特有的税。

如此一来地方收上来的赋税肯定不够用,那麽接下来就做预算找朝廷要,朝廷再将收上来的赋税返还给地方。

这麽做虽然麻烦了点儿,但是比起地方收税然後留下自用的剩下的上交中央而言,可供地方官做手脚的余地就少了很多。

想找名头让百姓多交税?京城每年都派人下去收税,瞒能瞒多久?

地方全权把持税收,报到中央的钱数是一定的,可真正收上来的和报到中央的是一个数吗?

地方官不老实好办,收权就完事儿了。

再说了,新法子这麽做是在减少地方官的工作量,朝廷派人把收税的活儿干了,地方官就不用起早贪黑的下去催促百姓,也不用各种找理由扩大自留份额。

过些日子三司调整一下增设一个会计司来管这些事情,不用担心地方缺钱上报朝廷不给批,只要预算做的合格,所有钱粮的去向都有记录,多少钱朝廷都给批。

啊?朝臣不同意?为什麽不同意?该不会这也触及他们的利益吧?

老王:阴阳怪气.jpg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官家的天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对的家夥们不觉得他们的利益范围多的有点离谱吗?

满朝文武:!!!

王介甫!!!

王安石这次直接站在家国大义的制高点上,他先站出来和反对的朝臣吵一架让对面说不出话,再由官家来敲定接下来怎麽清查亏空整顿观察。

反对的大臣反驳都想不出来怎麽反驳,小黄门趁机“有事啓奏无事退朝”,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就此结束。

计划通。

殿中朝臣卷班而出,至文德门外散开,小官各回各衙门,两府三司的宰辅之臣以及带了两制头衔的官跟着皇帝去崇政殿,看样子接下来还得吵。

可惜是内部吵架,品级不够高没法旁观看热闹。

苏景殊顺着人流离开大庆殿,顶着吕惠卿和胡宗愈一言难尽的目光一起回司农寺衙门。

朝中官员怎麽想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老王这一波操作把仇恨拉的死死的,只要他不傻了吧唧的冲上去说主意是他出的就绝对没人注意到他。

不愧是他们家王相公,遇到事情他是真扛。

他以为他一晚上写出来那麽多东西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能用几天时间拟出新税制的老王才是最厉害的。

看官家和老王这趋势,二选一很有可能变成他们都要,只是推行的时候会分先後,等时机成熟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所有人个措手不及。

牛啊!

这算什麽?在政事堂其他相公们眼皮子底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政事堂其他几位相公一点儿都没有察觉?

苏景殊仔细想了想,感觉不大可能。

都干到政事堂了都是人精,连他都能猜出官家和老王接下来想干什麽,相公们肯定都心知肚明。

相公们心知肚明却不明说只有两个可能,要麽是他们都支持官家和老王,要麽就是左右不了官家的想法只能捏着鼻子当看不到。

以他对政事堂几位相公的了解,大概率是後者。

老王厉害!官家厉害!俩人都超厉害!

几个人一路回到司农寺衙门,胡宗愈最先憋不住开口,“子安,以後出门别说咱俩认识。”

吕惠卿虚弱的捂住胸口,“也加我一个。”

胡宗愈瞥了他一眼,“你也需要?”

吕大人已经很能得罪人,多几个人记恨不成问题,他不一样,他平时人缘好的很。

苏景殊摸摸鼻子,“我倒是可以说咱们不认识,关键是别人得信啊。”

谁家衙门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共事一年出门说互相不认识?别人又不是傻子。

胡宗愈叹了口气,“那就只能求老天保佑了。”

不管是抄家还是整顿,总之别那麽快猜到这小子身上。

苏景殊哀哀戚戚,“我们之间的同僚之情就那麽不可靠吗?”

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吕惠卿揉揉额头,“好了好了,朝廷接下来要干什麽和司农寺衙门没有关系,都去忙自己的差事。”

苏子安是司农寺的官,清查亏空是三司的活儿,怎麽看两边都没关系。

嗯,没有关系。

三个人自欺欺人完毕,这才回屋干活。

大朝会上的动静太过惊人,朝中大臣都不觉得这事儿可行,除非官家想让朝堂崩溃,不然绝对不可能下手这麽狠。

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是尝到了抄家的甜头准备故技重施,想抄家就直说,何必这麽吓唬他们?

然而就在他们觉得清查亏空只是说说而已的时候,皇城司和六扇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扫黑除恶计划横空出世,募役法也悄无声息开始在江南各地试行。

韩琦当年改革役法时正在江南做官,到目前为止那边已经试行了十多年的募役法。

如今的募役法和前些年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上都是官府收取助役金来免除百姓的差役,所以江南一带的官员更容易适应最新的募役条例。

朝廷要查账,募役法要试行,索性两边重点放在一起。

皇城司的探子主要在京城附近活动没关系,六扇门那些已经上岸的江湖人不光能打探大宋的消息,有必要的话周边辽国西夏都能打探。

探子已经到位,监督募役法的试行就是多问几句话的事儿。

苏景殊还特意去找了小金大腿一趟,腿腿知道他手下有位幕僚名沈仲元,老沈前些日子已经成功入职六扇门,他的江湖百晓生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让他主管情报工作绝对没问题。

不,不只是情报工作,他感觉他们老沈完全能当六扇门的大总管。

建议很不错,太子殿下觉得很行,上报到官家那儿後官家也欣然采纳,并表示接下来的任命看沈仲元的表现,如果表现的好就在六扇门专门给他设个职位。

激动的老沈直接亲自跑去江南铺展他的情报网,务必要皇帝看到他的本事。

朝廷要推行募役新法,还要查地方亏空,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江南一带的地方官立刻忙的焦头烂额。

不知道为什麽,总感觉上头查亏空时重点盯的就是江南,这是干什麽?因为江南富庶就盯他们?什麽道理嘛?

江南富庶不代表他们都是贪官,不是,虽然他们偶尔会贪一点不重要的小钱钱,但是也不至于因为那点小钱就盯着他们不放吧?

他们补亏空,掏腰包补上行了吧。

贪的少的能补,贪的多的掏空了家底都补不上,贪污成性的贪官也舍不得自掏腰包去不亏空,于是部分江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