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税这种大宋所有百姓都要缴纳的赋税由朝廷派人下去收,今後地方只负责收那些地方特有的税。
如此一来地方收上来的赋税肯定不够用,那麽接下来就做预算找朝廷要,朝廷再将收上来的赋税返还给地方。
这麽做虽然麻烦了点儿,但是比起地方收税然後留下自用的剩下的上交中央而言,可供地方官做手脚的余地就少了很多。
想找名头让百姓多交税?京城每年都派人下去收税,瞒能瞒多久?
地方全权把持税收,报到中央的钱数是一定的,可真正收上来的和报到中央的是一个数吗?
地方官不老实好办,收权就完事儿了。
再说了,新法子这麽做是在减少地方官的工作量,朝廷派人把收税的活儿干了,地方官就不用起早贪黑的下去催促百姓,也不用各种找理由扩大自留份额。
过些日子三司调整一下增设一个会计司来管这些事情,不用担心地方缺钱上报朝廷不给批,只要预算做的合格,所有钱粮的去向都有记录,多少钱朝廷都给批。
啊?朝臣不同意?为什麽不同意?该不会这也触及他们的利益吧?
老王:阴阳怪气.jpg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官家的天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反对的家夥们不觉得他们的利益范围多的有点离谱吗?
满朝文武:!!!
王介甫!!!
王安石这次直接站在家国大义的制高点上,他先站出来和反对的朝臣吵一架让对面说不出话,再由官家来敲定接下来怎麽清查亏空整顿观察。
反对的大臣反驳都想不出来怎麽反驳,小黄门趁机“有事啓奏无事退朝”,半月一次的大朝会就此结束。
计划通。
殿中朝臣卷班而出,至文德门外散开,小官各回各衙门,两府三司的宰辅之臣以及带了两制头衔的官跟着皇帝去崇政殿,看样子接下来还得吵。
可惜是内部吵架,品级不够高没法旁观看热闹。
苏景殊顺着人流离开大庆殿,顶着吕惠卿和胡宗愈一言难尽的目光一起回司农寺衙门。
朝中官员怎麽想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老王这一波操作把仇恨拉的死死的,只要他不傻了吧唧的冲上去说主意是他出的就绝对没人注意到他。
不愧是他们家王相公,遇到事情他是真扛。
他以为他一晚上写出来那麽多东西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强中更有强中手,能用几天时间拟出新税制的老王才是最厉害的。
看官家和老王这趋势,二选一很有可能变成他们都要,只是推行的时候会分先後,等时机成熟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所有人个措手不及。
牛啊!
这算什麽?在政事堂其他相公们眼皮子底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政事堂其他几位相公一点儿都没有察觉?
苏景殊仔细想了想,感觉不大可能。
都干到政事堂了都是人精,连他都能猜出官家和老王接下来想干什麽,相公们肯定都心知肚明。
相公们心知肚明却不明说只有两个可能,要麽是他们都支持官家和老王,要麽就是左右不了官家的想法只能捏着鼻子当看不到。
以他对政事堂几位相公的了解,大概率是後者。
老王厉害!官家厉害!俩人都超厉害!
几个人一路回到司农寺衙门,胡宗愈最先憋不住开口,“子安,以後出门别说咱俩认识。”
吕惠卿虚弱的捂住胸口,“也加我一个。”
胡宗愈瞥了他一眼,“你也需要?”
吕大人已经很能得罪人,多几个人记恨不成问题,他不一样,他平时人缘好的很。
苏景殊摸摸鼻子,“我倒是可以说咱们不认识,关键是别人得信啊。”
谁家衙门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共事一年出门说互相不认识?别人又不是傻子。
胡宗愈叹了口气,“那就只能求老天保佑了。”
不管是抄家还是整顿,总之别那麽快猜到这小子身上。
苏景殊哀哀戚戚,“我们之间的同僚之情就那麽不可靠吗?”
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吕惠卿揉揉额头,“好了好了,朝廷接下来要干什麽和司农寺衙门没有关系,都去忙自己的差事。”
苏子安是司农寺的官,清查亏空是三司的活儿,怎麽看两边都没关系。
嗯,没有关系。
三个人自欺欺人完毕,这才回屋干活。
大朝会上的动静太过惊人,朝中大臣都不觉得这事儿可行,除非官家想让朝堂崩溃,不然绝对不可能下手这麽狠。
所有人都觉得皇帝是尝到了抄家的甜头准备故技重施,想抄家就直说,何必这麽吓唬他们?
然而就在他们觉得清查亏空只是说说而已的时候,皇城司和六扇门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扫黑除恶计划横空出世,募役法也悄无声息开始在江南各地试行。
韩琦当年改革役法时正在江南做官,到目前为止那边已经试行了十多年的募役法。
如今的募役法和前些年不太一样,但是大体上都是官府收取助役金来免除百姓的差役,所以江南一带的官员更容易适应最新的募役条例。
朝廷要查账,募役法要试行,索性两边重点放在一起。
皇城司的探子主要在京城附近活动没关系,六扇门那些已经上岸的江湖人不光能打探大宋的消息,有必要的话周边辽国西夏都能打探。
探子已经到位,监督募役法的试行就是多问几句话的事儿。
苏景殊还特意去找了小金大腿一趟,腿腿知道他手下有位幕僚名沈仲元,老沈前些日子已经成功入职六扇门,他的江湖百晓生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让他主管情报工作绝对没问题。
不,不只是情报工作,他感觉他们老沈完全能当六扇门的大总管。
建议很不错,太子殿下觉得很行,上报到官家那儿後官家也欣然采纳,并表示接下来的任命看沈仲元的表现,如果表现的好就在六扇门专门给他设个职位。
激动的老沈直接亲自跑去江南铺展他的情报网,务必要皇帝看到他的本事。
朝廷要推行募役新法,还要查地方亏空,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江南一带的地方官立刻忙的焦头烂额。
不知道为什麽,总感觉上头查亏空时重点盯的就是江南,这是干什麽?因为江南富庶就盯他们?什麽道理嘛?
江南富庶不代表他们都是贪官,不是,虽然他们偶尔会贪一点不重要的小钱钱,但是也不至于因为那点小钱就盯着他们不放吧?
他们补亏空,掏腰包补上行了吧。
贪的少的能补,贪的多的掏空了家底都补不上,贪污成性的贪官也舍不得自掏腰包去不亏空,于是部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