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843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843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名!

6楼:你们也没放过他哈哈哈哈哈哈哈。

7楼:不就是写诗作赋方面有点短板嘛,咱小小苏的政治才华足以补上这个短板。

8楼:说了多少遍了那不是短板,能考上状元的人会在写诗作赋方面有短板?还不准人家不爱写吗?

9楼:敲黑板,自从嘉佑二年欧阳修改革贡举,诗词写的不好已经不算大缺点,苏轼春闱第一场诗赋还不合格呢,也不妨碍他考中进士。

10楼:诗词歌赋是完全不一样的类型,看曾巩,人家完全不会写诗词照样才名远扬。

11楼:大苏:吵架归吵架,不要动不动就翻黑历史。

12楼:黑历史也是他自己作出来的,春闱考试那麽严肃的场合他都敢胡来,还“大丈夫顶天立地岂可屈折于作赋”,可把他能耐死了。

13楼: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大苏的才华,他不是不会,他就是不想写。

14楼:由此可见,大苏可以,小小苏也可以。

15楼:小小苏还真不可以,他春闱主要是靠策论,殿试又钻空子仿大苏的风格,再加上英宗刚继位想培养新人,各种原因加持下才让他成为最年轻的大三元,换个时间考的话状元大概率不会是他。

16楼: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能模仿一次就能模仿第二次,就算换个时间考他未必当不上状元。

17楼:小小苏殿试的时候有人污蔑说殿试的题是大苏提前押题写好让他背的,结果他当场模仿晏殊的风格又答了一遍。能模仿一个是钻空子,能模仿无数个那不叫钻空子叫能力。

18楼:这倒是,晏殊和苏轼完全不是一个风格,殿试现场能那麽翻盘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

19楼:诶嘿,咱苏相瞧着不正经,但是该有的本事那是一点都不虚。

20楼:家里已经有人能在词赋上大出风头,他再挤进去也没什麽意思,不如发展爱好开辟新赛道。

21楼:宋朝的词赋大家可不止苏家人,翻翻文学史看看那厚厚厚厚厚厚的书,以他对写作的热爱程度再挤进去的话学生就真的没法活了。

22楼:说的跟他不写词赋就让学生好过了一样,戏剧史小说史哪个绕得过他?

23楼:戏剧史小说史先让让,宋史方向的学生有话说。

24楼:宋史呜呜呜呜呜,政治史方向的想哭的心都有了。

25楼:个人感觉经济史也没好哪儿去,苏相看似在政治领域深耕,然而政治经济不分家,宋代本就经济活跃,他主张推行的那些政策又把宋代经济推上新的高峰,有时候都怀疑他的脑袋瓜是不是和一般人不一样,怎麽那麽多奇奇怪怪的点子?

26楼:别不拿那些点子当回事儿,苏相刚开始混朝堂那些年宋朝看着花团锦簇,实际上也乱的可以,能安稳过日子的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挣紮在温饱线上。

27楼:也不怕丢人,本人今年博二,至今还在宋代主客户的坑里没出来,感觉这一个课题足够我从入学到入土。

28楼:[震惊]我就说论坛里卧虎藏龙!

29楼:[震惊]我就说论坛里卧虎藏龙!

30楼:[震惊]我就说论坛里卧虎藏龙!

31楼:27哥!学界最近有啥最新成果没?有的话您先透露透露给姐妹们高兴高兴~

32楼:27哥!学界最近有啥最新成果没?有的话您先透露透露给姐妹们高兴高兴~

33楼:27哥!学界最近有啥最新成果没?有的话您先透露透露给姐妹们高兴高兴~

……

55楼:我们组没啥消息,不过我室友是考古学的,她说最近在山沟沟里挖了个宋代墓葬,看陪葬品应该是个大官,目前还不确定墓主是谁,反正我导已经连夜飞过去了,现在大佬们都在那边盯着,就等陪葬品整理出来开始抢课题。

56楼:哪个山沟沟[竖起耳朵]?

57楼:眉山吗?是眉山吗?苏家人的墓葬?

58楼:不可能,苏家父子几个除了老苏的墓葬在眉山其他分散在全国各地,小小苏是没成亲,大苏小苏是直接官儿做到哪儿就在哪儿安家,眉山没啥挖头。

59楼:这话说的,老苏的墓葬在眉山,怎麽叫没啥挖头?

60楼:虽然老苏没考中进士,虽然老苏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建树,虽然老苏……但是他也是凭真本事扬名天下的大才子,他的墓葬怎麽就没挖头了?

61楼:不是,楼上,你还真想挖啊?

62楼:咳咳,口误口误,我是说老苏也很有研究的价值。

63楼:可别再挖出来他的手稿了,我承认老苏的文采好,但是他写的那些也是真的难懂啊。

64楼: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教的,大苏小苏写的东西都各有风格,就小小苏学他学了十成十,一个赛一个的难学。

65楼:有没有可能,小小苏不光在殿试上模仿别人,秋闱春闱也都是模仿别人,只是模仿的人从他哥换成了他爹,他真正的文风是那些话本子。

66楼:而且本来就没那麽多人能有自己的风格,写诗作赋本来就是从模仿开始学,学深学精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小小苏是老苏一手教出来的,文风什麽的从小模仿到大,别人看了也只会说他爹教的好不会怀疑太多,妙啊!

67楼:不愧是苏相,就是与衆不同。

68楼:英宗神宗: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69楼:英宗神宗:感谢上天馈赠。

70楼:小小苏自个儿的确没多少诗词流传下来,但是他会催亲朋好友写,四舍五入也算为各家的作品集做贡献了。

71楼:是的,离得近就每月一封信,离得远就半年一封信,不管能不能见面反正要常联系,後来大苏都跑到琼州了还月月给他写信汇报近况。

71楼:琼州算什麽,老王家的王雱还跑去高昌国当了三年的大宋驻高昌国使臣,待在高昌国国都都挡不住他月月拜托商队往汴京送信送特産。

72楼:知道知道,就是大苏和小王争差事的那回,大苏没抢过小王气的夜作诗篇三百首,篇篇都在diss小王,还督促俩弟弟赶紧当宰相好让他能走後门去出使他国。

73楼:咱苏相还是个醋罐子,大苏给小苏写信就得给他写信,小苏给大苏写信也得给他写信,少一封都不行,让他发现哪个月来自各个的信少了立刻就开始卖惨装委屈。啧啧啧,比小孩儿都能闹。

74楼:感觉小小苏後来不再满天下的跑而是回京老老实实当京官大苏居功甚伟。

75楼:我觉得神宗皇帝功劳更大。

76楼:废话,在京城当宰相比在地方当一把手干的活儿更多,苏相回京当宰相神宗比谁都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