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648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648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苏景殊的名字。

好友提到这位後生都夸赞的多,小年轻人品不好的话也不会被包拯看重,可见这位新来的机宜大人能力和人品都有保证。

等他意识到不对劲再去仔细打听的时候,京兆府的府衙已经砍了好几个天怒人怨的乡间恶霸。

蔡挺:……

这後生看着笑眯眯的那麽好相处,怎麽办起事儿来比狄青还雷厉风行?

什麽?他们当初在登州也这麽干?

这……

好在蔡大人本身也不是墨守成规的人,紧张兮兮的盯了俩月,发现那些平时傲慢不讲理的豪强地主罕见的没有闹事而是缩着脖子做人後索性任他们继续雷厉风行。

仔细一想也是,今时不同往日,官家缺钱缺的天下皆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去,现在出点血低调行事兴许能躲过去不耽误子孙後代的富贵,现在梗着脖子和上头反着来,八成只能在牢里一家团聚。

长江後浪推前浪,现在的年轻人有胆气,比他年轻的时候厉害多了。

还真别说,城里乡间少了那些欺压百姓的恶霸,各州近几个月受理的治安案件都少了许多。

苏景殊和白玉堂到西北的第一个年节在忙碌中度过,各州县按照人口数量都新建了不少常平仓,宣传工作也已经安排到位。

百姓谨慎,正月的青苗贷在开放依旧有许多穷苦百姓不敢借,能勒紧裤腰带的都想着看朝廷五六月份收夏税时怎麽收回青苗钱,只有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百姓才鼓起勇气去常平仓借钱借粮。

虽然官府经常不做人,但是和压根没人性的高利贷相比还是有那麽点儿可信度的。

青苗法在陕西各州有序进行,谷雨前後种棉花,谷雨前半个月苏景殊便开始收拾带来的棉籽。

二十亩地并不多,随便从哪儿分出来一点都有二十亩,蔡大人分给他的试验田就在城外的官员职田农庄,甚至没用到官兵屯戍的田。

苏大人和农庄里的农人讲了两天棉花该怎麽种,还特意把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到纸上交给农庄的管事,要是还有什麽拿不准就去城里找他,经略司衙门和转运司衙门肯定有一个能找到。

绥州那边年前刚安稳下来,梁太後和梁乙埋在兴庆府窝了一个冬天又窝出了新点子,这些天梁乙埋亲率十万大军在荔原堡和庆州城外的险要处修建堡寨,也不知道他们这次想干什麽。

荔原堡外那两千多顷地是蔡大人亲自盯着开垦出来的,劳作屯戍的番邦部落也是蔡大人亲自招抚的,少数党项骑兵过来骚扰没什麽,西北各州没有哪个没被骚扰过,但是梁乙埋亲率十万大军过来的话荔原堡的驻军肯定挡不住。

年前派了两万精兵到绥州附近修筑堡寨最後寨子没守住留守的兵也全军覆没,这次梁乙埋亲自率军过来肯定不会走去年的老路,指望他们粮草不济自动退兵不太可能。

西夏大军号称十万,就算实际上没有十万也不容小觑,那麽多精兵聚在环庆一带肯定不会是修堡寨那麽简单。

蔡挺担心荔原堡出事,得到消息後就加班加点把手上的活儿处理完然後带了几个随从快马加鞭赶去环庆路治所庆州。

然而他还没到庆州乱子就来了。

荔原堡外两千余顷农田需要耕种,春天不努力秋冬饿肚子,接受招抚而来的番邦部落从来不会在农事上掉以轻心,就算他们祖辈是游牧而生也不耽误他们现在和汉人学习侍弄庄稼。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什麽都没有吃饱饭重要。

西夏的军队没有军纪可言,梁乙埋也没想过约束手底下的士兵,那群兵匪隔三差五劫掠村寨严重影响到荔原堡外的春耕,蕃部巡检李宗谅忍无可忍,直接带了一千多人杀去了西夏的堡寨。

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本就不肥沃,辛辛苦苦种地结果旁边来了夥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强盗这谁受得了?

反正李宗谅受不了。

西夏新建的堡寨叫闹讹堡,梁乙埋亲率大军陈列边境,肯定已经做好了交战的准备。

李谅祚一千多打十万,即便是号称十万,缩水一半也还有五万,结果可想而知。

更糟心的是,兴许年前郭逵在绥州一口气清了西夏八座堡寨让庆州知州李复圭觉得他上他也行,于是在李宗谅杀出去後立刻命麾下武将李信等人率兵三千去助他一臂之力。

李信等人大概觉得三千打十万的仗没法打,到了荔原堡也没打算真的出兵。

李宗谅一千打十万肯定打不过,打着打着只能退回驻地,没想到李信非但没有冲出去当援军,还把退回来的李宗谅和蕃部将士都拒之门外。

最後李宗谅和那一千多将士全部战死,一个幸存的兵丁都没有。

消息传回庆州,李复圭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不敢出去和西夏人打也就算了还拦着己方残兵不让进,谁给他们的胆子这麽干?

李信被骂的狗血淋头,也怕李复圭秋後算账算到他头上,只能硬着头皮带上他那三千兵马重复李宗谅的老路也去打闹讹堡。

西夏这几年被大宋的火器吓的不轻,骑兵避开驻军敢肆无忌惮的劫掠,双方大军交战不行,他们怕宋兵打不过直接拿炮轰。

之前打李宗谅是因为知道那是番兵手里没大规模杀伤武器,真正对上宋人的军队心里还是怂怂的,即便对面只有三千人也不太敢打。

驻守闹讹堡的党项将领已经提前打听过,环庆路各州基本上都有火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对面来攻的兵力越少越危险。

宋军待遇等级分明,番兵的待遇和装备都比不过汉兵,李宗谅带着一千多人攻打闹讹堡纯粹是莽,李信没他那麽莽,正如闹讹堡的守军所想,他出兵的时候带足了装备。

可惜火炮太重搬不动,他也没权调动火炮,不然他真的能炮轰闹讹堡。

一千打十万打不过,三千打十万也没好哪儿去。

大宋的武器水平不足以让他们三千人打十万,就算有火器傍身也扛不住人海战术,西夏那边看这战好像没想象中的难打于是直接三千人包了饺子,大有让他们全都留在战场上的架势。

不过西夏军中也不都是傻子,他们杀一千多番兵宋人能自个儿遮掩过去,杀三千汉兵闹讹堡就彻底没法安宁了,于是又主动打开包围圈把没死的宋军放走。

比直接战死还丢人。

李复圭以为庆州的军队装备精良,梁乙埋号称率军十万估计能打仗的也就一万出头,李信率领三千精兵完全可以轻松拆了闹讹堡,仗还没开始打他已经写好了请功的奏章。

武将打了胜仗功劳当然都是文臣的,没有他们这些“儒将”的指挥粗鄙武人哪儿来的本事打胜仗?

万万没想到李信打输了,不光输了还输的那麽丢人。

李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