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累啊?
好在他们家傻小子只是念叨几句就回去洗漱休息了,大老远的跑回京城哪儿能不累,就是刚回来太激动不想回去休息而已。
行吧行吧,不想搭理他就算,他消失还不行吗?
离家两个月的就是比不过离家两年的,下次他一走就是三年,等他再次回来肯定比俩哥哥还受欢迎。
休息就休息,离正式授官还有好几天,等他睡饱了他拿着喇叭挨个儿骚扰。
在大宋当官好也不好,好的是只要能考出来就有功名,不好的是就算有功名也不一定能当官。
新科进士中名次靠前的还好些,好歹能凭科举的成绩外放为官,但是任期满了之後有没有下一任的任命就说不准了。
运气好或者是贿赂上官和吏部可能等个小半年就能等到任命,运气不好或者为人太过耿直就可能三年五载都没有消息,只能和其他等待补官的官员一起等。
按理说他们哥儿仨都不会沦落到那种地步,但是要是官家和朝臣杠起来,会不会殃及池鱼也说不准。
大臣们也是,你说你们没事儿和官家杠什麽?跟杠得过似的。
仲夏的天气开始让人浮躁,苏景殊在家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後容光焕发去哥哥们面前显摆。
他!苏子安!跟着包青天办过案!还是事关谋逆的大案!
苏大人挺直腰杆,“以後不要喊我小名儿,兄弟之间也要称字,知道了吗子瞻子由?”
苏轼:……
苏辙:……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臭小子欠收拾。
小小苏一时得意忘形,被乐子人二哥和小古板三哥拎着教训了小半个时辰才借口去隔壁问火腿狼狈逃脱。
炫耀有风险,嘚瑟需谨慎。
他铁骨铮铮苏子安不在家待了!
苏轼摇头叹气,“马上要当官的人了,还是那麽不稳重。”
苏辙看了他一眼,“二哥还好意思说景哥儿?”
“为什麽不好意思?二哥我比景哥儿稳重多了。”大苏理直气壮的反驳道,不给弟弟再开口说话的机会,揽着他的肩膀畅享金华火腿的风味,“听说金华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子由知不知道火腿是怎麽来的,不知道的话二哥给你讲。”
据说火腿最开始不是特意腌制出来的,而是因为南边沿海之地容易出水患,每当有大水的时候就会发生海水倒灌,人能拖家带口的逃难,牲畜却没那麽容易逃,所以每次大水过後都会有很多牲畜被淹死。
海水是咸的,里面有盐,逃难回去的百姓把被淹死的猪从泥沙里挖出来,发现猪肉咸咸的还挺好吃,如此才有现在的火腿。
说到这里,稳重的苏子瞻的皱起眉头,“所以我觉得火腿不应该叫火腿,应该叫水腿,子由你觉得呢?”
苏子由面无表情,“二哥说什麽就是什麽。”
稳重?呵呵。
苏景殊慌慌张张跑去隔壁白家避难,确定俩哥哥都没追上来才松了口气。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他现在还感觉脑袋瓜嗡嗡的。
白玉堂刚从开封府出来,还没进家就看到一路狂奔跑过来的苏某人,“怎麽?”
苏景殊以为这个点儿门口应该没人,听到声音立刻正经起来,“没事,只是有事要拜托五爷。”
出门在外形象最重要,他苏某人已经不是十五岁的半大孩子。
他十六了。
白玉堂挑了挑眉,“什麽事?”
苏景殊一本正经的问道,“五爷,你们金华府的火腿这个时候还有卖吗?要最正宗最地道最好吃的那种。”
白五爷:……
弄了半天就是想吃火腿?
“有卖,一年四季都有卖,你想吃的话五爷写信让家里给你送一车过来。”
“那倒不用,有一两只就够了。”苏景殊有点儿不好意思,“一车太多,吃不完容易坏。”
白玉堂不甚在意的摆摆手,“火腿不会坏,那玩意儿能放,存放得当的话放到明年也能吃。”
找他这个金华人氏要火腿真是找对人了,他们金华府就火腿出名。
火腿的事情说完还有别的事情,小小苏跟着白五爷进家,然後告诉他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我先前不是请包大人把申请设立新衙门的奏疏一起送给官家看了吗,官家说想法很好,但是短时间内没法施行。”
白玉堂啧了一声,“为什麽?朝廷不打算管江湖?”
“不是,是人手不够用。”苏景殊解释道,“江湖那麽大,管理江湖的衙门也不能太小,但是朝中并没有那麽多了解江湖的大臣,全部招揽江湖人也不安全,所以就算要成立新衙门也得有足够的能用之人才行,最好是武功高强还能考中进士的,这种人才最适合去管理新衙门。”
官家说的有道理,江湖人良莠不齐,不是所有大侠都能像展猫猫或者白吱吱这样听从安排不惹事,要是朝廷弄了一个全是江湖人的衙门,没准儿还没开始处理江湖事务衙门里的人自己就打起来了。
差役书吏可以直接贴告示招人,主动脉不能那麽仓促,至少得有几个能撑门面的捕头和能给捕头撑腰的头头才行。
但是吧,练武就没空读书,读书就没空练武,能鱼与熊掌兼得的人寥寥无几。
也不知道小李探花是怎麽练的,反正他不行。
小小苏摇摇头,继续说道,“所以我小小的和官家提了个建议,要是新衙门一时半会儿没法成立,可以这几年先培养能用的人,等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凑够一个衙门就把小祁国公派去给新衙门撑腰。”
太子殿下要管朝堂不适合也没那个闲工夫去管江湖,不过官家还有其他儿子在。
小祁国公的偶像是年纪轻轻就封狼居胥的骠骑将军霍去病,打匈奴和打江湖差不多,他对这个差事肯定满意。
白五爷仔细想了想,“小祁国公,我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才五六岁。”
官家应该不会让个半大孩子去管新衙门,也就是说,新衙门想成立至少要等十年?
不是吧?
“重要的不是岁数,而是身份。”苏景殊拍拍他的胳膊,煞有其事的说道,“知州身边都得有个通判当副手,新衙门的主官肯定不能只有一个人,五爷说是不是?”
小祁国公以身份给新衙门撑腰,具体的活儿可以等他回来干呀。
三年後或者六年後,他就是有治理地方经验的官,他都能给知州当副手,回京後总不能连给小祁国公当副手的资格都没有。
官家说了副手的位置给他留着,一把手的位置具体落到谁身上还得等官家和太子殿下小祁国公吵完才能知道。
反正现在人手撑不起一整个衙门,问题不大。
“人手不够的话,北侠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