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712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712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最重要的是,定边军境内人口少,盐州再怎麽穷乡僻壤好歹是个正经的州,人口总量在那儿摆着。

在这人口就是生産力的年代,他们接收的主要是人口,地盘反而是其次。

当然,再怎麽次也不能放弃就是了。

他不是不想春风满面,实在是盐州城的情况和他想象中的差太多,陡然见到这麽多麻木的百姓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往利氏的壮丁都知道他们这次是弃暗投明,派去守城门的懒懒散散,城里看守官府衙门和城中大户的都眼睛瞪得像铜铃,连只蚊子都别想飞进去。

上任刺史仓促被带走,衙门的情况和他被带走时没什麽两样,按理说应该能从里面找到人事财税等各种档案卷宗。

然而苏景殊和他带来的几位文官将衙门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儿,像样的文书档案没见着几份,只找到了一堆几十年前的废旧卷宗。

押来衙门里的官员一问,合着城里大部分衙门都是摆设,真正干活儿的只有负责找百姓收钱的官。

西夏的赋税制度非常复杂,地方官可以随便找名目收钱,有些能放在明面上有些见不得人,连百姓自己都不清楚他们到底交了多少税。

账本没有放在衙门,而是直接由收税的官员掌管。

不同的官背後是不同的大贵族,最终账本会交到谁手上底下的小官也不清楚。

至于其他文书档案,当今圣上、啊不、西夏现在这位小皇帝继位後历任刺史都没管过,上官不管底下的人也没法管,于是就这麽到了现在。

苏景殊:……

其他官:……

你们西夏未免太不讲究。

苏景殊知道西夏还没进化到辽国那种所有制度都完备的程度,也知道梁氏掌权後为了争取党项大贵族的支持停止汉化恢复党项旧礼,但是他没想到西夏朝堂内部能拉胯到这种程度。

以前推行汉化的时候允许汉人进入朝堂干这种废脑细胞的活儿,现在恢复党项旧礼全面打压汉人索性顺带着将官府衙门也废了全都恢复成原始部落制度是吧?

不是,他们好歹打下了那麽多地盘,就没有个清醒人站出来力挽狂澜吗?

汉化可以加强皇室集权,党项大贵族想要掌权肯定反对汉化,恢复党项旧礼可以让他们在朝堂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也能轻轻松松各自为政。

看这次往利氏说举族南下就一个人不留就知道,部落首领威望太高真的可以让皇室成为摆设。

各大贵族划分地盘各自为政不是不行,可也不能只管压榨百姓别的什麽都不管啊。

四口之家平时还知道记账记个人情往来,怎麽到管理城池的时候就什麽都不管了?

州军主官几年一换,管的好了会便宜下一任,所以直接照死里压榨百姓好留给下一任一个烂摊子?

缺不缺德啊!

苏景殊了解完盐州的情况直接被气笑了,如果西夏所有城池都和盐州城一样,大宋何愁不能灭夏?

西军将领在灭夏之事上讨论过很多次,支持率最高的灭夏方案是各路大军分别出发然後集军灵州最後攻灭兴庆府。

盐州离灵州只有三百里,别弄到最後不用集结各路大军只他们盐州大军就直接拿下了灵州城。

马匹已经到位,他们的重甲定边军即将出场,有狄元帅这个战无不胜的元帅来帮忙建军,重甲定边军打西夏铁鹞子不是没有胜算。

铁鹞子满编也只有三千人,同样都是千人特种兵,他们大宋不比西夏差。

什麽都别说了,从头开始干吧。

从头干有从头干的好处,累就累点,至少不用担心忽然暴雷。

苏知州捶捶脑袋,他原本想着先来看看盐州的情况然後再决定调多少人过来帮忙,现在看来不用纠结盐州原有官府的官能不能用了,直接全部从定边城调就行。

跟来的官员小声提醒,“大人,咱定边城人少,全调过来也不够用。”

定边城只是座城,还是新建的城,虽然和周边堡寨连在一起划成了军,但是实际上还是得先从城慢慢发展。

边地城寨的官府衙门本就比正常城池简略,他们更注重军政,民政要务很多时候都是官员兼任。

州城不一样,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一州主城。

定边军两城两寨五堡,盐州治下却有五原、白池两个县城,且西夏建国之前盐州本就属于大宋陕西路,如今盐州回归自然要以盐州为重。

言下之意:定边城的人手不够,得找京兆府申请新的帮手。

苏景殊搓搓下巴,感觉再去麻烦狄元帅或者冯大人很可能被打回来,“先不麻烦京兆府,我去写信问问经略司的意见。”

环庆路经略司,不是永兴军路经略司。

定边军成立时就划归环庆路,如今摇身一变加上盐州同样也是归环庆路,和最近脾气越来越暴躁的狄元帅相比,环庆路经略使王广渊王大人好相处多了。

王大人是官家潜邸旧臣,官家还没当皇帝他就已经是亲信,官家当了皇帝他这个亲信的地位自然跟着水涨船高。

给官家当亲信就是好,大事儿小事儿有事儿没事儿都能给官家写信汇报,不像他,他给大小金大腿写信都得担心被人弹劾奸佞惑主。

唉,当官真是太难了。

第245章

*

盐州的情况太离谱,离谱到正常人来到这里都理解不了的程度。

苏景殊了解完情况没有多做停留,立刻快马加鞭去庆州请求支援,跟他一起去盐州的几位官员则留在城里看看能不能找到点能用的档案卷宗。

必须请求支援,不支援不行,全靠定边城现有的人手累死他们也干不完那铺天盖地的活儿。

别的不说,光盐州境内现有人口的普查工作今年春天都干不完。

人口普查只是第一步,统计完人口还有更多的活儿。

什麽都别说了,调人吧。

直接组个全新的领导班子,和盐州什麽地方都没有利益牵扯,遇到问题直接快刀斩乱麻,比接手一个乱七八糟的旧衙门方便多了。

事到如今,不这麽安慰自己也没办法。

环庆路的首府在庆州,经略安抚使由庆州知州兼任,同样是知州,庆州知州的地位比盐州知州高很多。

都不是单纯的上州知州和下州知州的区别,他们是上州知州和下下下……下州。

官家和太子殿下都说王广渊好相处,看他到任後将庆州各处军营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能看出来是个有本事的好官。

李复圭留下的烂摊子不是谁都能解决的,老李不拿士兵当人看,再让他在庆州待下去不等打仗军中就得发生兵变。

王广渊到任後尽可能的拨钱犒劳将士,府库消耗有点大,不过好歹把军队稳定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