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837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837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历新政以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然而只推行不到一年便以失败告终,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视行政改革而忽视政体改革的范例。庆历年间所进行的改革全部在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内,说明在封建社会内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进行行政改革是行不通的,同时也说明只重视政治改革而忽视经济改革也徒劳无益。”

“庆历新政失败後社会矛盾并未缓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更是加倍,宋廷财政空虚,农民大量逃亡,民间起义“一年多如一年,一夥强于一夥”,甚至京畿开封府各县也有贼寇出没。”

“内忧外患三冗两积,国家财政年年亏空,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再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没有生路只得揭竿而起。”

“新政虽败,却为之後的治平变法攒足了教训。万里江山危机四伏,年轻的英宗皇帝无法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守成之君,必须要有魄力收拾旧山河才能挽大厦之将倾,一代君臣由此开啓了大宋的变革时代。”

*

【标题】号外号外,醉花花独家解读大宋英宗朝君臣之间的爱恨情仇,大家快去晋江小粉红围观。

主楼:大家快看这一期的【假装我们很正经的历史大讲堂】,是庆历新政!是治平变法!是熙宁之治!是我推的辉煌盛世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楼:看到啦看到啦!前排提醒,本期主讲人醉花花是学界知名口花花,个人观点不代表历史真相,可以玩梗但千万不要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2楼:来啦来啦,这期应该是熙宁盛世的前奏,平时吵架都是揪着英宗神宗朝吵,难得带上仁宗朝玩。

3楼:带上还不如不带,平时不提还好,细讲根本躲不过去仁宗朝那些骚操作,这不叫带仁宗朝玩,这叫公开处刑。

4楼:烫知识:口花花对仁宗朝的名臣没意见,对仁宗皇帝有很大意见。

5楼:烫知识:绝大部分宋粉都对仁宗朝的名臣没意见,绝大部分宋粉都对仁宗皇帝有很大意见。

6楼:别光仁宗皇帝,真宗皇帝也逃不掉。

7楼:那什麽,你们是不是把太宗皇帝给漏了?

8楼:放心,这期从宋初建国开始讲,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一个都跑不掉。

9楼:哦豁,宋初的皇帝造了多大孽啊,怎麽看你们的意思没一个好的?

10楼:前面就不提了,太祖太宗虽然是毁誉参半,但是不管怎麽说功劳都在那儿摆着,咳咳,下面有请泰山封禅终结者真宗皇帝发言。

11楼:泰山:呸!晦气!

12楼:也不能这麽说,也许真宗皇帝打心底里认为他有封禅的资格呢。

13楼:封禅什麽意思?登封报天,降禅除地。那是古代皇帝能举行的最高级别的大典,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久乱之後天下太平才能举行,他赵恒哪儿来的资格?靠他澶渊之盟花钱买来的太平?不会真的有人信那所谓的“帝自东封还,群臣献贺功德,举国若狂”吧?

14楼:还真别说,澶渊之盟虽然既窝囊又丢人,但是真的让宋朝太平了好几十年。而且当时辽国一直在推行汉化,标榜他们契丹人才是华夏正统,为了和中原王朝争名正言顺甚至开始自称契丹本炎黄之後属华夏一脉,真宗皇帝用封禅来巩固皇权也说得过去。秦皇汉武封禅是告诉天地他们治下太平和乐民生安康,宋真宗那是借封禅来告诉天下人他们大宋是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用封禅来和辽国东拼西凑的正统说打擂台。

15楼:有道理,宋真宗本人又不清楚後世怎麽评价他的封禅之举,估计他封禅完还觉得那是一次堪比秦皇汉武的封禅,意义深远足以流芳百世。是他!将封禅的意义拔高到新的高度!而且要不是辽国被大宋年年送银绢送的失了斗志,後面神宗皇帝也没法那麽轻松灭掉辽国。

16楼:yue,得了吧,秦皇汉武得罪谁了要和宋真宗放到一起?就算澶渊之盟让大宋太平了好几十年,功劳也不是他赵恒的,要不是宰相寇准逼着他去前线,以辽国的攻势估计能打到黄河边儿。辽国拉胯那是辽国的问题,要是英宗神宗在位时辽国皇帝也锐意进取呢?大宋年年花钱培养敌人?

17楼:“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就当时宋朝那德性,逃跑之後还能指望他们打回来?

18楼:当时真要逃了的话,可能就没有後面的英宗神宗了。

19楼:细思极恐!不是可能,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没有後面的英宗神宗!

20楼:仁宗生不出孩子是因为汴京皇宫有毒,如果他爹真宗当时直接放弃汴京南逃,他那些早夭的孩子总能有几个活下来,看仁宗那几接几送的骚操作,但凡他的亲生儿子能有一个活下来,皇位都不会传到英宗手里。

21楼:还好还好,幸好当时撑住了,不然大宋妥妥的“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话说仁宗的“仁”真的不是反话讽刺他的吗?

22楼:立嗣是件严肃的事情,虽然礼法规定正式立嗣的嗣子在继承权上高于後出生的亲生儿子,但是亲爹大部分还是会向着亲儿子,过继後生出亲儿子时嗣子多半会被送还,话说宋朝後来用法律规定过继十年以上的嗣子即便送归本宗也有资格分财産是不是因为英宗本人吃过亏?

24楼:应该是,既然人心靠不住,那就用律法来保障嗣子的权益。英宗当时主要是仁宗一直不肯立储,要是正规走过流程立他当太子,就算之後仁宗生了儿子也不妨碍他的继承权。

25楼:你也说了一旦立储後面仁宗想让亲儿子继位就没那麽容易,那会儿仁宗又不知道他生不出儿子是皇宫有毒,也不知道他会死那麽早,肯定不乐意早早的就把储位给养子。

26楼:其实过继养子後又有了亲生儿子然後把养子送很常见,但是正常人就算过继再送走也只会干一次,不像仁宗那样生了儿子就把人遣送本家,儿子没了又把人接回宫,英宗就算不当皇帝也是一辈子不愁吃穿的近枝宗亲哪儿受得了这麽折腾,能理解他继位之後拼着政局不稳也要尊生父为皇父。

26楼:就是就是,童年生活对小孩儿的影响那麽大,英宗当皇帝後只是要尊生父为皇父而已,他没发疯当暴君已经很不错了。但凡仁宗当年对他有一点儿父子之情,英宗继位後也不至于那麽不给他面子。别说英宗君臣力挽狂澜止住了大宋的下坡路,就算他是个平平无奇的皇帝我也能把错处都归到仁宗头上。

27楼:得了吧,也就是英宗的实绩站得住脚,真换个平平无奇的皇帝你们骂的比谁都狠。

28楼:嘿嘿,没办法,谁让咱种花家全员慕强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