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荔原堡还真不一定能守住。
姚兕过来的时候俩人正在降兵堆里和西夏兵唠家常,也不知道说了些什麽,周围一圈党项兵全都眼泪汪汪。
不对,他儿子怎麽也在抹眼泪?
姚将军满脑袋问号,朝旁边的士兵摆摆手让他们不要打扰里面唠嗑,自个儿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听他们在说什麽。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群人竟然在用西夏语聊天。
西北出身的将领大多都会西夏语,虽然他儿子还没有官职,但是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也能用西夏语交流,苏大人刚到西北没多久,怎麽也会说西夏语?
能考上状元的读书人就是厉害,这学习能力一般人还真比不上。
苏景殊的西夏语只学了小半年,勉勉强强能沟通,知道小姚同学会西夏语後也顾不得那麽多了,为了让降兵放松警惕,能说成什麽样算什麽样,反正有姚古给他兜底。
拉进距离感的小技巧:问问题,让对面有参与感,然後慢慢引导对面说话。
怎麽和士兵有共同语言?谈待遇、谈福利、谈家庭、谈烦心事儿,总有一个能戳到对方的心窝子。
正在说话的西夏兵岁数不大,西夏朝廷这次征调国内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所有男丁,小兵正好卡着年龄被编入军中。
旁边的老兵你一句我一句说家里日子不好过,说朝廷赋税太重,说他们也不想打仗,小兵抱着膝盖听着,沉默了半晌才哑着嗓子说他想他娘。
此话一出,周围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苏景殊无声叹气,十五岁放在哪儿都是半大孩子,除非是外敌入侵国将不国,不然这个岁数的孩子上战场就是不合理。
小姚同学也是这个年纪,即便他从小在军营长大也只能在城墙上观战,姚将军打仗再莽也不会允许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到战场上拼杀。
如今的大宋没有弱势到那种地步,就算军中有各种各样的弊端也不需要让半大孩子去拼命。
小兵抹了把眼泪,他爹五年前被征走,之後就再也没有音信,家里只有他和他娘相依为命,这次他也被强拉走当兵,他怕他娘一个人在家根本活不下去。
姚古吸吸鼻子,“我也想我娘了。她不想让我跟着我爹上战场,但是我想和我爹我哥一样守家卫国所以偷偷跑了出来,我爹发现後还揍了我一顿,我求了好久才让他同意带上我。”
战场上生生死死太常见,他想和父兄一样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不该不和娘亲打招呼就走,也不知道娘亲发现他不见了之後急成什麽样。
姚兕:磨牙.jpg
臭小子现在才想起来和不和家里打招呼就走不对?等他意识到错黄花菜都凉了。
半大少年离家之後想娘亲令人心酸,其他人的话匣子慢慢打开,年岁大的士兵也各有各的心酸。
有征兵时刚成亲半年妻子刚怀孕的,有部落里只剩下他一个壮劳力其他全是老弱妇孺的,有离开时家里已经揭不开锅的,还有好不容易从战场上回家还没过两年安稳日子就又被强征来的。
苏大人听的眼眶发红,不知道是他运气不好还是西夏军队中大部分都是这种出身,这麽一对比甚至感觉他们大宋的兵制也还行。
苏景殊!清醒一点!不要比烂!
姚古泪眼婆娑的和衆人介绍大宋对降兵的政策,不管家里怎麽样,至少在大宋军中不用担心被饿死,实在放不下家里的话就想法子把家里人也接过来,苏大人说了,只要走正规流程军营绝对不会拦。
西夏降兵闻言惊疑不定,虽然这位小哥说的很像真的,但是他们还是不敢相信。
他们是降兵,军营不阻拦他们离开难道不怕他们一去不回?
苏景殊没有过多解释,在这边唠了一会儿便拉着控制不住情绪的姚古转移阵地,将领那边有专人看管,他们多在士兵群体里转转。
姚兕看着他们这儿停停那儿坐坐,要不是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西夏降兵的嘴巴能这麽不把门。
不过再一想也是,寻常士兵没那麽多想法,当兵还有被强拉来的,心里有怨气也正常。
若是大宋的士兵被俘虏到西夏营中,气氛到了也会说些家里的情况。
问题来了,苏机宜和降兵聊这些干什麽?策反西夏降兵让他们反攻西夏?
应该不是,降兵再怎麽有怨气也还是西夏人,除了少部分为了前途什麽都不管的人,正常人都不会到那种程度。
而那种为了前途什麽都不管的人在他们这儿一般叫小人、奸佞、乱臣贼子。
忙起来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又到日头偏西,小姚同学以为他在边州长大见多识广,没想到在真正的人间疾苦还是见识少了。
姚兕站在营门口,看俩人忙完准备喊他们去吃饭,结果胳膊还没擡起来就先被他儿子一嗓子“爹”给吓的浑身起鸡皮疙瘩。
降兵们刚回忆完自己的悲惨人生,猛不丁听到有人喊爹都擡起头,一双双通红的眼睛唰的一下看过来,饶是姚将军这种猛将一瞬间也感觉头皮发麻。
苏景殊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等姚将军手忙脚乱撕开忽然黏人的小姚同学才开口问道,“姚将军,河对面的西夏堡寨是什麽情况?”
“那个寨子叫礓砟寨,去年年底才建成,守寨的将领叫香都,里面没多少人。”姚兕回道,“西夏夺绥州不成才学大宋在边地修筑堡寨,可惜学的不伦不类,连选址都不会选。”
选哪儿不好非得选大顺城和柔远寨正中间,再往南一点就是荔原堡,要不是礓砟寨太小打下来也没什麽用,就寨子里那两百多个守军估计连柔远寨都打不过。
嗯,柔远寨是庆州沿边最早修建的堡寨,很小、很老、很破、很旧,至今没被西夏攻破过不是因为位置多险要或者守军多难打,而是攻打小寨子得不偿失。
苏景殊点点头,又问道,“如果能让对面举寨来投呢?”
姚兕愣了一下,“还有这种好事儿?”
苏景殊回头看看暮色下越发安静的降兵营,“也不是没有可能。”
战场上拼杀他帮不上忙,敌後工作还是可以努力一下的。
堡寨的守将大多会把家眷接到身边,长期驻守堡寨的士兵也会选择就近成家,让堡寨举寨来降的难度比西夏腹地的百姓迁居大宋低很多。
姚兕後知後觉反应过来,“机宜想去寨子里招降?”
苏景殊挑了挑眉,“试试又不亏。”
礓砟寨离他们很近,荔原堡又刚拿下那麽多降兵,这时候不来一出“四面楚歌”更待何时?
第228章
*
简单又迅速的晚饭之後,苏景殊去找狄大元帅询问能不能拿河对面的礓砟寨试试手。
白天的降兵诉苦大会给他带来了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