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499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499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找不出毛病,现在可好,官家用皇权帮他判案,这让他的脸往哪儿隔?

他是明法科出身,在朝中立足靠的就是熟练掌握律法,连案子都判不成还要他干什麽?

官家先别急着下定论,这案子还没完。

他今天就把话撂这儿,就算是官家来也得按律法来判。

能合情合理合法的让阿云免死流放还要什麽法外开恩敕贷其死?当他在大理寺这麽多年是白干的啊?

许遵咬死了不肯用官家的法外开恩,他在登州任期结束後极有可能回京任职,这时候闹出来法外开恩他还怎麽回大理寺?

不是所有官员都是包青天。

连包拯判案都不敢轻易法外开恩,他一个小小的知州判个案子还得官家亲自开口法外开恩可还行?他以後还要不要当官了?

许大人越说越气,只恨他们现在不在京城没法直接去找官家吵架。

苏景殊看看火气上头力透纸背的许遵,再看看京城加急送回登州的文书,他觉得吧,官家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大过年的见血不吉利,官家想的可能是赶紧结束好过年。

不过看现在这情况,年是过安心了,年後却没法安心。

幸好许大人不在京城,不然官家就难受大发了。

啧,难办。

小小苏大人看完文书後第一反应是就坡下驴,阿云没有钱他们可以凑钱,总之先把命保住。

但是看许大人的态度,他还是太嫩了。

当官要有原则,要是随随便便就能法外开恩还要律法干什麽?

官家这样不行。

指指点点.jpg

所以现在怎麽办?大老远的从登州到京城送信吵架?这得吵到猴年马月才能吵出结果?

大人,他们任期内还能等到结案的那天吗?

苏通判有点怀疑,这次邮差的速度快不代表邮差的速度一直这麽快,公文书信一来一回要花上大半个月,再加上京城那边讨论案子的时间,按照一个回合一个月的速度来算,两三年都不一定能吵完。

实在不行的话,许大人请个假回京城和官家吵吧。

登州已经稳定下来,之前许大人没上任的时候他自己在登州也没出乱子,他们俩留一个在州衙就行,许大人尽管放心回京城。

“您看公文上写的,刑部何尚书其实是认同您的判决的,只是大理寺和审刑院不同意,他以一敌二这才稍落下风。”苏景殊很认真的分析道,“等您回到京城和何尚书一起引经据典,定能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

登州这边有他足矣,知州大人放心便是。

要是不小心没吵过被关进大牢,他也会写信给京城的亲朋好友让亲朋好友帮忙捞一下。

大人放心飞,有事自己背。

许遵:……

这唯恐天下不乱的语气是认真的吗?

许大人本来火气上头甚至想不过年也要回京找官家要个说法,让这小子这麽一撺掇忽然又没那麽生气了。

天塌下来还有官家顶着,左右现在阿云已经有官家的法外开恩,他过完年再去找官家吵架。

跟谁在京城没有人脉似的。

再然後,小小苏大人就被轰了出去。

苏景殊:摇头.jpg

他又没说错,不用得着这麽气急败坏。

远在京城的官家还不知道即将迎来什麽,不管怎麽说,这个年算是安安稳稳的过去了。

不去想登州会不会有幺蛾子在等着的话,倒也算得上安稳,琢磨登州又藏了什麽坏水儿的话就算了,别说皇帝,刑部大理寺审刑院哪边都不安稳。

这个年过的安稳又不安稳,和不太了解许遵为人的刑部审刑院相比,大理寺过的是尤其不安稳。

人是他们大理寺出去的,他还能不知道那人是什麽德性?

过年没作妖,肯定是等着年後闹一波大的。

大理寺卿彭延年彭大人很是忧心,直到年後开工都没有安下心来,特意去刑部找何尚书说登州有消息立刻到大理寺通知他,生怕登州悄无声息再弄出什麽大动静。

怕什麽来什麽,开工不到半个月,登州那边的奏疏就送到了京城。

彭大人的担忧一点都不多余,许遵对官家年前的判决非常不满意,这次的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十多页,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他不服。

官家不需要法外开恩,阿云也不用花钱来免除死罪,就单纯的按照律法来判她也不能是死刑。

彭大人:……

彭大人脸都绿了。

什麽叫按照律法来判也不能是死刑?《刑统》上写的清清楚楚,谋杀已伤就是绞刑,没有官家的法外开恩她就是死刑!

何尚书也没料到会是这麽个情况,看彭大人气成这样也不好劝,索性继续将问题交给官家。

许知州不服官家的判决,官家想法子说服他去吧。

案子要经过刑部大理寺的复审不假,但是地方州衙要是不认可复审结果,这案子还就真的没法判。

官家:???

啊?还能这样?

太子殿下瞅了他爹一眼,没有说话。

这就是传说中的“皇权高于一切”?

很好,长见识了。

官家有点尴尬,也有点埋怨许遵不给他面子,但是他还不能表现出来,那样显得他很小气。

他不是说一切都按着律法来办不好,而是这事儿……

好吧,他就是觉得许遵这麽办不太好。

什麽意思啊?要不要这麽烦人?

他才在儿子面前高深莫测的说皇权高于一切,那边许遵就来个不服,这让他怎麽在儿子面前树立?

欺人太甚!

官家很生气,後果……也就那样吧。

地方官不认可他的法外开恩他能怎麽办,只能召集群臣继续讨论。

没办法,刑部和大理寺审刑院的意见本来就不统一,年前他偷懒直接法外开恩,原以为案子能这麽结束,谁能想到还能冒出来现在这出。

官家气闷的将案子交给两制讨论,所谓两制就是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是他亲信中的亲信,亲信来讨论总不能还和许遵一样不给他面子。

事实证明,文臣执拗起来没有最烦人只有更烦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云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叔叔一家给她定亲合理合法,虽然这门婚事是孝期内定下的,但是说二人有婚约也说得过去。

守孝期间婚事无效大家都认同,具体俩人算不算未婚夫妻,大部分都认为不算。

但是吧,有几位迂腐过头的非说父母不在了叔叔给她定的婚事就得遵守,这事儿算是“违律为婚,谋杀亲夫”,也不管人家姑娘愿不愿意,总之就是认定阿云意图谋杀亲夫要判她斩首示衆。

然後那几个老古板就被其他人一起喷的不敢说话了。

父母之命媒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