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207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207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能出自他手。

人人皆苦,若将来有人仿照此案来杀人,还要官府有什麽用?

赵仲针小心的看了看面前的黑脸包公,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说道,“包大人,张夫人去报案了,是衙门不受理她的案子,她走投无路才委身杀父仇人寻找机会报仇。”

“正是因为她曾试图报案却无人受理,所以才要上报官家来赦免她的罪行。”包拯叹了口气,蹲下来耐心说道,“殿下,天下的州县数不胜数,不是所有人都能秉公执法当好官,朝廷要做的是尽量将那些有本事的人放到地方为官。少一个贪官污吏,就能多一处百姓过上好日子。”

大宋如今内忧外患,顽瘴痼疾积重难返,他无法肃清朝堂,只能尽绵薄之力护一方百姓平安。

赵仲针想了想,问道,“包大人,为什麽那些官员不能秉公执法?他们不能为百姓做主,吏部为什麽不黜落他们?”

干的好就升官,干的不好就不让他们干,就像那几个把张夫人赶出来的无能官吏,那些人就不配做官。

不知道现在回京能不能查出他们在哪儿,要是查出来他非得让爹爹将他们全部贬到岭南吃苦去。

“殿下,吏部考核看的是整体的功绩而不是某一件案子。”包拯简单解释了几句,太深的并没有和年纪尚小的皇子说。

江湖和朝廷需要平衡,朝中官吏的升迁和黜落也不单单看政绩,各种姻亲同年私交关系错综复杂,名利场上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旁观的时候能说的头头是道,真正涉足其中才能感受到那种污泥缠住双足的无力。

殿下还小,现在多看看民间疾苦,想不明白的都记在心里,长大了见的多了学的多了就明白了。

见得多懂得多,将来才好成为一个心怀百姓的君主。

包拯温声说了好一会儿,看小光国公皱着眉头陷入思索,也不奢望他现在就能想出什麽。

官家当年受够了无名无分的苦,他受过的罪他儿子不能再受,前些日子已经透露出要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想法。

没有意外的话,小光国公就是大宋的下一任君主。

先帝优柔寡断干什麽都怕,大宋明面上看不出问题,实际上已经是将倾的大厦,再这麽下去随时都可能崩溃。

官家年轻,对朝政理解不深,好在性子不似先帝优柔寡断。

理政不会可以学,性子定型神仙来了也难救。

小光国公爱想爱学,现在开始好好教导,没准儿真的能将大宋救回来。

赵仲针不知道包拯在想什麽,只觉得京城之外到处都是危险,官员不顶事,还有那麽多为非作歹的恶人,他要是不带护卫单独出门怕是当天晚上就能被坑的只剩下骨头。

张夫人连告三个衙门都找不到一个愿意为她出头的官,民间还有多少冤案因为没有官员敢出头而被埋藏?

“小郎。”小光国公垂头丧气,“朝廷那麽没用,你觉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苏景殊:???

崽,你是不是被刺激过头了?

虽然他们的朝廷看上去的确没用,但是存在的必要非常有。

有官府尚且是现在这样,要是没有官府,民间会乱成什麽样子他想都不敢想。

快快快,快想想繁华的汴京缓一缓。

还是蜀中,蜀中也没有他想的那麽可怕,那儿古往今来都是天府之国,只要没有战乱或者匪患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早些年的蜀地的确很乱,但是自从张咏张乖崖平定蜀中的大规模叛乱後,近些年那儿很少再有惊动朝廷禁军的造反。

都说汴京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其实蜀中也不差,如今成都府的繁荣之势远超扬州。

本朝初年蜀地不许流通铜钱,百姓交易只能用铁钱,铁钱笨重不易携带,交易少的时候还好,大宗生意一多就很不方便,纸币“交子”就是这麽来的。

在大部分商人只能扛着金银交易的时候,蜀中已经开始用纸币交易,後来朝廷取消民间交子铺成立官方交子务发行官交子,交子就成了川陕四路的法定货币,然後正才慢慢推行到全大宋。

要不是朝廷禁止铜在四川流通,现在出门想刷刷刷甩银票都不行。

交子都没有,上哪儿来的银票?

那边繁华着呢,殿下有机会可以亲自去那边看看,看了就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那麽可怕。

胆小怕事的官员的确有,但是朝中还有包大人这样的好官,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

殿下要是不放心,长大後就努力改变这种情况。

那句话怎麽说来着,因为淋过雨所以才想给别人撑伞。

以殿下的出身这辈子都没法淋雨,但是不耽误他成为那个撑伞的人。

他可是皇子啊,没准儿还是将来的皇帝,让他来撑伞再合适不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们殿下轻轻松松就能把广厦安排上。

如果将来他还初心未改的话。

赵仲针郑重握拳,“我长大了肯定不会忘。”

他要让那些屍位素餐的无能官员全都滚出官场!有多远滚多远!

凶残.jpg

苏景殊拍手鼓掌,“殿下有志气。”

赵仲针鼓着脸,“叫我大郎。”

苏景殊:……

啧。

朱丽儿之父被杀一案水落石出,中牟县的事情进入收尾阶段,开封府的衙役审完胡西霸和潘嬷嬷,确定什麽都审不出来了之後干脆利落的用铡刀送他们上西天。

看的李县令胆战心惊。

他当了那麽多年的官手底下没出过一个命案,最多最多就是抓个偷东西的贼,赃物物归原主後打几板子就能放走的那种。

包大人一来光铡刀就铡了十几个,还有那些作恶多端又凑不上砍头的,全都流放去沧州干苦力。

中牟县少了那些地痞流氓,走在街上都清净不少。

此案重大,李城南得跟着回京受罚,赵仲针怕包拯铁面无私真的把可怜的张夫人给铡了火急火燎跟着回京。

他这次出门见识到的已经够多,是时候回京好好吸收了,他回京只是想爹娘,绝对不是对包大人不放心。

包拯假装信了他,李城南感动的眼泪汪汪。

李城南安排好县衙的事务,等朝廷派来临时县令到了才带上夫人一同进京,一行人浩浩荡荡,中牟的百姓自发出城门送行。

当然,送的不是李县令,而是包公。

马车上,李城南看着百姓欢送的场面既羡慕又落寞,羡慕也没有用,他这辈子估计都等不到百姓这麽送他。

张银花轻轻握住他的手,张口想说些什麽,又被李城南堵了回来,“夫人什麽都不必说,为夫有自知之明,当不好官就不当,和夫人无关。”

包大人说夫人的罪行可以原谅,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