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307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307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仗。

打不了胜仗就挺不直腰杆,挺不直腰杆就只能任人宰割。

西夏那边负责谈判的使臣愁眉苦脸,来之前梁太後和朝中权臣都找他们谈过话,不管大宋提什麽条件,只要能停战他们都得答应。

绥州不要了,兰州也不要了,被抢走的粮草都归大宋,只要能维持如今的边境线平安无事就行。

要盐巴,给;要牛羊,给;要地盘,这个不行,但是别的条件可以再商量。

大宋的使臣从来没经历过这麽酣畅淋漓的谈判,晚上做梦都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他们是官家特意挑出来的使臣,官场资历不深,没当过重要的官儿,但是都有个共同点,文笔口才一流。

好歹是正经科举考试考出来的进士,都是一点就通的聪明人,官家把他们这群人凑在一起他们就知道官家想干什麽。

谈判桌上不用讲旧情,有多大本事就发挥多大本事,反正後面有官家给他们撑腰,多大的事情官家都撑的住。

大宋的火炮虎视眈眈对着西夏,西夏的使臣求和心切,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结束的时候大宋的使臣们还都有些意犹未尽。

西夏的使臣不敢在边城多待,谈判结束後立刻返回兴庆府找梁太後和小狼主写国书,大宋的使臣也要带着他们这些天的努力成果回汴京。

整整三页的战利品,对得起他们大冬天的还在西北吃沙子。

西北军将士全程跟完谈判,看这几个使臣跟看祖宗似的恨不得直接把他们供起来。

谁说军中都是大老粗没法和文臣监军和平共处,他们监军要是有这觉悟,至于每次开战都骂骂咧咧的打吗?

由此可见,不是他们的错,是朝廷派的监军不合适。

使臣们刚来西北时很不受待见,临走时待遇忽然上来都有些受宠若惊,再三表示他们回京城肯定不会在官家面前说将士们坏话,不用这麽防备他们。

他们只负责谈判,不负责写战报,回京需要汇报的也只是谈判的结果,军中之事和他们没关系。

将军们别这麽热情,他们看着心里毛毛的,总感觉吃的每一顿饭都是最後一顿饭。

别这样,真的不至于。

不管怎麽说,西北军和谈判团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京城後,整个京城都振奋了起来,天天都有人在城门口守着等使节团或者大军归来。

大宋和西夏暂且停战,立下大功的将士们肯定要回京受赏,正好春暖花开,他们非把城里城外的杏花桃花各种花给薅秃噜不可。

为了庆祝大军凯旋,把他们的头发也薅秃噜也在所不惜。

可惜他们的头发没有树上的花好看,只能委屈花花草草秃个头。

开年就是那麽大的好消息,朝堂民间皆扬眉吐气,尤其是民间,前几十年总是打败仗受窝囊气,受窝囊气也就算了,每次打了败仗朝廷都要增税,他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好好好,现在轮到西夏人受苦受难,识相的就早点重回大宋的怀抱,不然以後有他们受的。

官家继位真乃上天保佑,这不,好事儿一件接一件的来。

西北大胜的消息传回京城,京城的佛寺道观大肆宣扬封建迷信,直接把他们官家给塑造成天上下来拯救大宋的盛世明君。

要不是赵大郎越听越不对劲回去告诉他爹,然後官家下令紧急叫停,没准儿他现在已经变成成天上的紫薇大帝下凡。

开年大吉,诸事皆宜。

官家趁热打铁,赏赐过西北军的将士後便着手推行之前已经讨论了几个月的军制改革。

很难得,这次改革竟然没有受到大的阻碍。

兴许是西北军大胜让朝中大臣不好说什麽,也可能是政策已经通过政事堂各位相公的探讨,其他大臣觉得反对也反对不出什麽,于是就不再白费力气的反对,总之这个改革就这麽推行下去了。

从此,大宋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成为历史。

军制改革推行到地方,各地驻军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尤其是西北军的将士,他们跟着主将冲锋陷阵的机会很难得,能不能赶上全靠运气,如今军制一改,他们以後能一直跟在主将身边,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儿。

别管是哪个主将,他们西北军的将军就没有不好的。

要是运气好跟了狄大元帅,天呐,那还不是平步青云?

西北过的苦又能怎样,虽然他们的待遇比不上中央禁军,但是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比中央禁军多啊。

中央禁军要天南海北的镇压百姓造反,他们不一样,他们盯着西夏党项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军功。

哪天党项撑不住了要投降,那他们就更厉害了,灭国之功,除了他们西北军还能有谁?

还有北边和辽国对峙的大军。

那也没什麽,辽国比西夏难打多了,总而言之还是他们西北军最好。

天时地利俱在,官家又给他们凑了个人和,好耶!

军中上上下下开心的要蹦起来,除了庞副帅。

他运气不好,调令还没下来军制就先改了,别人因为能一直跟着狄青欢呼雀跃,他只想拿着诏书找官家哭诉他不想跟着狄青。

什麽意思啊?他好不容易挑了个能独当一面的好地方,干什麽非得把他捆在狄青身边?

副帅有什麽好的,要当就当大元帅。

庞副帅收到任命後差点真的气哭,勉强好声好气的将传旨的宦官送走,然後扭头去找他的太师伯父试图调离西北。

狄青看着像是要死磕西北,既然西北四路以後都可能归那家夥管,那他就换个地方,他去真定府大名府和辽国契丹人干仗。

守边守边,守哪边的边都是边,西北那几州算什麽,有燕云十六州重要吗?

灭夏的功劳他抢不过狄青,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必须得拿到手。

他还就不信了,狄青能一辈子都压在他头上?

庞副帅天天在家骂骂咧咧,冲天的怨气让庞昱连上学都是高兴的。

这叫什麽来着,他的快乐建立在庞迪的痛苦之上,只要庞迪不开心他就开心。

狄将军加油,最好先灭夏在转头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或者灭了西夏之後从西夏那边打辽国,一举立下两个灭国之功。

辽国一灭,燕云十六州不用打就能回来,让庞迪哭都没地儿哭。

加油狄将军,大宋的未来就看您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庞衙内高兴的很,国子学的小夥伴不够他炫耀,还要来太学找小夥伴再炫耀一遍。

反正丢人的是庞迪,他又不和狄将军抢军功,这事儿传出去也是庞迪没本事哈哈哈哈哈哈。

苏景殊托着脸叹了口气,他觉得这堂兄弟俩关系不好不是一个人的锅,庞小公子在家也是这个反应的话,他们堂兄弟关系好才不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