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96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96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学生没有背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

可惜他生的晚无缘亲眼见到范文正公的风姿。

不过生得早应该也见不着,他两个哥哥都生的早,也是要进京赶考了才第一次离开眉州。

山高路远,这年头出远门是真的很不容易。

范纯粹出生时范仲淹已是执政大臣,他在父亲的盛名之下长大,早已习惯这种情况,自己也对这妖孽般的苏小郎颇有好感,两人一路说的还挺开心。

庞昱和王雱悄悄落後一步,压低声音问道,“我说的没错吧,刚才说话的那个,韩琦韩相公的长子,严肃起来是不是比直讲先生还吓人?”

王雱也跟着压低声音,“听说韩相公治军极严,恩威并施赏罚分明,韩公子颇有其父之风。”

国子学到太学很近,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太学门口。

隔壁国子学的争论被打断,太学这边没人打断,唇枪舌剑还激烈着。

四人小队不打扰他们争论,绕开战场去直舍找直讲请假。

孙直讲听完几个学生的话後震惊的声音都劈了,“炸药?还放在家里?”

苏景殊不敢擡头。

故事是临时编的,那麽短的时间里他能捋顺逻辑已经很不容易,为了能给大宋更新武器库,背黑锅就背黑锅。

孙直讲骂骂咧咧,当即和其他几位直讲打招呼代一下待会儿的课,苏家小郎过于离谱,他得跟着一起去才放心。

韩忠彦等人和国子学的直讲请假,同样把国子学的直讲惊的不行,两边直讲凑到一起带着一群学生浩浩汤汤“杀”到苏宅,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要上门打架。

小小苏一路上都在祈祷他爹娘不在家,最好其他人也不在,这样他冲进房间变出炸药管交出去就能完事儿。

要是家里人都在,天呐,他的屁股蛋儿还能保住吗?

怕什麽来什麽,明明今天晴空万里非常适合出去玩,爱出去访友踏青的老爹和哥哥们却都在家里没出门。

门房看到那麽多人过来惊的不行,连忙跑去主院喊主家出来看看。

他们家小郎神色恹恹,其他人却气势汹汹,莫非小郎在学堂闯祸让人家找上门来了?

不得了不得了,出大事儿了啊!

苏洵:???

他们家臭小子爱玩爱闹他知道,可是玩闹的时候很有分寸,不小心得罪一两个人他还能理解,什麽情况能让一群人打上门?

老苏满脑门问号,连忙跟着门房出去,然而刚走出主院,他儿子就已经把“打上门”来的衆人带了进来。

里面竟然还有好几个熟人。

“你们这是……”

孙直讲上前一步,“明允兄莫慌,先让景哥儿回屋拿东西,然後我们再和你解释。”

苏洵更糊涂了,但是看这些人凝重的气氛,他也只能等儿子进屋拿了东西再出来。

拿东西?拿什麽东西?

他们家什麽东西都不缺,景哥儿应该不会行偷窃之事吧?

不可能,他的儿子他了解,一定是误会。

老苏目送儿子进屋,侧身对好友说道,“景哥儿不会偷偷拿别人东西,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麽,但是一定是误会。”

孙直讲越想越怕,不知道是急的还是走的,额头已经渗出汗珠,“景哥儿没有偷拿别人东西,他屋里有炸药。”

苏洵:???

声音劈叉的再加一人,“什麽?!!”

跟来的国子生七嘴八舌给可怜的老父亲复述他们家小郎在国子学说过的事情经过,不是他们说,这苏小郎的记性好的时候是真好,忘性大起来也是真大。

那可是蜀中唐门的炸药,他竟然能抛之脑後那麽多年,也是没谁了。

苏洵听的眼前一黑,不敢想象臭小子竟然还瞒着这麽大的事情。

他们家住在城外时附近的确有座山,臭小子从小就待不住,没事儿就去周边探险,好在山上人家多,也没什麽凶猛的野兽,家里才放心让他到处跑。

结果可好,他竟然遇到过身受重伤的江湖人,那江湖人为了报恩还给了他独家配方造出来的炸药。

能逞凶斗狠和人争执到身受重伤的会是好相处的人吗?他就不怕人家能动弹了先要了他的小命?

还炸药!从眉州到京城都不忘带着,这能是抛之脑後从来没想起来过?!

气死他了!

他今天非把这臭小子的腿打折不可!

老苏气的脑子直嗡嗡,扭头就要回去找藤条。

糟心儿子配得上他最粗的藤条!

然而到了他存放藤条的地方,看着满地断成两截的藤条,老苏脑子里代表理智的那根弦彻底断掉。

“苏景殊——”

苏景殊抱着个头比他想象中大很多的炸药管出来,听见他爹的怒吼吓的头皮发麻,不顾等在门口想看“唐门炸药”的衆人撒腿就跑。

包大人!公孙先生!展护卫!白五爷!

不管是谁!快来救救孩子!

这次真的要出人命啦!!!

隔壁开封府,包大人下朝回来忧心忡忡的待在书房翻看前些年和辽国的战事朝报,越看越觉得疑点重重。

澶渊之盟後,大宋和辽国便休兵罢战,便是再有冲突也只是两军在边境对峙,没有真的发生流血冲突。

朝中主张求和臣子都说大宋和辽国实力悬殊,敌强我弱不可轻易开战,然而细细究来却并非如此。

论兵力,大宋在北地的布防兵力是辽国的两倍还多;论武备,大宋的武器威力也远超辽国;再论民心,北地边民常年遭受契丹人掳掠,一旦开战便是军民一心,同样非辽人能比。

这种情况下却胜少败多,为何?

四大侍卫不知他们家大人为什麽回来後一直愁眉不展,“大人今日当街浇灭那耶律梦龙的嚣张气焰扬我大宋国威,这是好事,大人为何不高兴?”

“那耶律梦龙看似嚣张跋扈,实际却城府极深,当衆遭辱依旧当退就退,不像寻常契丹人那般狂傲浮躁,非是简单人物。”包拯眉头紧皱,“公孙先生,你看这些记载,每次大宋与辽国开战,开战之前辽国都会派使节前来京城,而辽军虽说人少,却能在战场上轻易找到我方守卫的弱点,此事是否过于巧合?”

公孙策心头一惊,“大人是怀疑朝中有辽国奸细?”

包拯面色沉重,“若非如此,这些巧合该如何解释?”

公孙策顿了一下,沉默不言。

此事真是巧合还好,若是让大人给猜准了,大宋朝堂在辽人眼里岂非如透明一般?

两国已经几十年未有战事,辽国这次派使团前来是新帝登基,要是这拜见之中还别有用意……

北地危矣。

大宋危矣。

包拯捏紧的拳头又松开,“张龙赵虎,你二人速去监视那辽使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