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465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465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条命。

于是乎,苏通判就发现了狐假虎威又多麽好用。

包青天的名声在登州这种穷苦偏远的地方威力不减,即便走了也没人敢在登州境内作祟。

看案卷上的记载,登州境内每年都会有不少各种案件需要官府来处理,但是他兼任知州的这些天,登州四县连乡里争执都没有,估计全被包大人给吓蔫儿了。

朝廷不可能让通判长时间兼任知州,登州毕竟是人口过十万的大州,知州通判的职权归于一人风险太大,就算有包拯在附近能顺便盯着也不行。

稳住不慌,新任知州很快就会到任,他的苦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

中秋节刚过,苏景殊没有等到新知州,先等到了庞衙内和赵世子的信。

算算时间,庞昱寄信的时候他的信还没送到京城,这次的信又送岔了。

不过没关系,送岔了也不耽误他们交流。

庞昱的信会是什麽情况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和登州官员大换血脱不了干系。

果不其然,信上大骂程元为官不仁活该被抓,然後苦口婆心劝他千万不要步程元的後尘,实在不行的话宁可当纨绔也不要当贪官。

家里没钱供他当纨绔的话,他们几个小夥伴凑凑也能让他体验一下当纨绔的快乐。

小小苏:……

谢谢,但是不用了。

他没想当贪官,他不想当纨绔,当个不知名的苏青天挺好的,他暂时不考虑其他出路。

新的信送到手中着实让苏景殊松了口气,他还怕庞昱会帮亲不帮理为了程元把他骂个狗血淋头,现在看来,他们庞衙内依旧是那个明事理的好衙内。

很好很好,继续保持,希望衙内能一直记着信上的话,比起他清清白白小小苏,他还是觉得庞衙内误入歧途的可能性更大。

庞昱和赵清的信送到登州没多久,太子殿下的信也到了。

根据太子殿下透露的小道消息,新任登州知州已经定了下来。

许遵许大人,之前在大理寺任职,据说任职期满就要回京升任大理寺卿。

许大人是进士出身,考中进士之後又考了明法科,是律法方面的专业人士,什麽案子都难不倒他。

苏大人仔细查看许大人的履历,再翻出前两天庞衙内寄给他的那封劝他老实本分不要误入歧途的信,陷入沉默。

派精通律法的大理寺官员到登州当知州,总不能是官家也怕他学坏吧?

他有那麽不让人放心吗?

第151章

*

小夥伴在登州搞出那麽大的动静,太子殿下愁的不行。

虽说有包大人能吸引大部分人的目光,但是朝中还有不会被包大人转移视线的大臣。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外头的世界很危险,不能觉得有包大人在就觉得没有危险,包大人当官那麽多年也不敢保证出门在外一定能万无一失啊。

不行,得想办法让他消停点。

搞事情可以,在官场上站稳脚跟後再搞。

刚进入官场不能这麽得罪人,要是被某些心怀不轨的家夥联手给坑了,他远在京城连捞都来不及捞。

太子殿下不怕他的小夥伴清清白白的被坑进大牢,他怕的是清白的小夥伴先被忽悠成不清白的样子然後才被坑进大牢。

清白的倒霉蛋他能想法子捞,已经被染黑的倒霉蛋怎麽捞?

所以最好在他染黑之前先把人拦住,歪门邪道学不得,老老实实当官就行,千万别学其他意志不坚定的官员。

身为难得一见的三元及第,不能被坏官一勾搭就勾搭走。

为了给登州找个合适的知州,太子殿下也是操碎了心。

知州的官职不低,可以从正在等待补缺的清闲官员中挑,也能从京城的在职官员中挑,大部分时候都是选前者。

不过这次情况特殊,政事堂和六部的高官都倾向于直接从朝中调人去坐镇登州。

选人是个耗心力的活儿,太子殿下表示,他刚接触朝政的时候都没这麽上心的了解朝臣的情况。

苏小郎,你要是学坏对得起谁?

太子殿下火急火燎的挑人,吏部也火急火燎的举荐合适的人。

不怪他们沉不住气,他们怕慢了的话官家能直接让苏景殊正式兼任知州一职。

官家办事不按常理,谁都不敢保证他会不会那麽干。

出于对官家的不信任,吏部连可能会出现什麽场景都设想好了。

地点:御书房。

人员:官家和吏部尚书。

情节:吏部尚书据理力争说新科进士不适合上来就当知州,苏状元才十几岁,需得好好磨磨锐气才好让他独当一面,不能拿整个登州的百姓开玩笑。官家不听,程元在各地当了那麽多年的官都能把登州治理成那个鬼样子,年轻人再差劲还能差劲到哪里去,他不信他点出来的状元郎还比不过一个贪赃枉法逼得百姓不得不落草为寇的垃圾。

结局:吏部尚书无法反驳,官家更胜一筹,登州身为人口超过十万户的大州,最终沦落到和人口不过万的小州一样连个牵制一把手的官都没有。

最糟心的是,官家的理由没法反驳,因为程元太差劲,朝中随便找个人过去都能比他干得好,小苏状元当然也不例外。

就程元那本事还能当上一州知州,简直把吏部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他的考核谁给过的?谁给他的资格满大宋的祸害百姓?

什麽,吏部负责审核?

回旋刀紮到自己身上,吏部的官员气的吐血。

之前想着那家夥是庞太师的外甥,考核的时候卖庞太师个面子给他个好前程,谁知道卖好竟然能卖出这麽个结果?

六部的官员流动性很大,在吏部干几年去刑部,去刑部干几年去户部,把六部轮过来一遍也有可能。

现任吏部尚书上任时间不长,程元的案子出来後直接把庞太师和之前负责考核程元的吏部官员全弹劾了,连已经调去户部的前任吏部尚书都没能躲过去。

他不高兴别人也都别想高兴,要糟心就一起糟心。

为了不让官家胡来,吏部尚书联合政事堂的宰相们一起选了个合适的人选出任登州知州,人选一定下来立刻让人收拾行李离京,连告别亲朋好友的时间都不给他留。

别的官员上任之前有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和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登州情况紧急,等任满回京再联络感情也来得及。

官家想提拔小苏状元的意思太明显,再不走就真来不及了。

许遵:……

官家:……

官家想说,他也没那麽不讲道理。

事已至此,官家辩解也没人信,何况他也没想辩解。

当皇帝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当个不讲道理的皇帝比当个讲道理听劝的好皇帝更舒心。

名声比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