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天。
以他对庞太师的了解,给程元撑腰的应该不是他老人家,可不是庞太师还能有谁?
苏通判皱眉沉思,感觉这事儿还是需要包大人的帮忙。
别看他已经身在官场,但是他对朝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这种事情还得包大人那种浸淫官场几十年的老手出马才行。
不管程元身後的人是谁,只要他勾结商贾剥削百姓的事情暴露,就算庞太师亲自出面都救不了他。
等到事情暴露,庞太师亲自动手杀了他的心都有,估计也没那个心情出面求情。
既然州衙的官差都已经被李坤收买,那麽问题来了,他们上哪儿找人抄李坤的府邸?
白玉堂:……
沈仲元:……
张龙:……
苏大人的问题问出来,旁边几个人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接下来的重点目标是李坤,但是也没想过上来就抄家。
大人,李坤的表面功夫做的很好,别说现在没有那麽多能用之人,就是州衙的官差都能用,他们找不到理由没法抄家。
“谁说没有理由?”苏景殊眨眨眼,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容,“几位,程知州已经将理由送到跟前了,咱们也得抓住机会是不是?”
程元说他曾在李坤的府上见过契丹人,还说什麽想着李庄主生意做的大可能是生意上的往来,话里话外就差直接说李坤通敌卖国了,他想装作听不懂都有难度。
襄阳王勾结契丹人的联络点在大名府,登州和辽东隔海相望,李坤勾结契丹人不用跑那麽远,直接在登州本地就能勾结。
他们先派人去李坤府上盯着,只要有契丹人出入就能进去抓人。
通敌叛国是大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算李坤能想法子辩解,他们也能以有人举报为由糊弄过去。
要是最近没有契丹人出入李府,他们也有别的办法。
都说了通敌叛国是大罪,只要有人举报官府就能查,证据不足不碍事,大不了就先莫须有。
又没真冤枉他们。
莫须有是什麽意思?很简单,也许有,也许没有,形容无中生有罗织罪名,经常用来表示凭空诬陷。
白玉堂:……
沈仲元:……
张龙:……
小小苏歪歪脑袋,“怎麽了?你们觉得这个主意不好?”
“很好,好极了,一般人也想不出这麽好的主意。”白玉堂搓搓胳膊,上前一步摸摸他们苏大人的脖颈,“景哥儿啊,希望将来不会在开封府的铡刀底下见到你。”
无中生有罗织罪名,哪有当官的自己说接下来要干的事情是凭空诬陷的?
包大人总说他们江湖人办事不讲规矩,他现在感觉这小子更不讲规矩。
这就是书读多了的样子吗?感觉比他们江湖人还流氓啊!
苏景殊摸摸鼻子,“刚才不是说了嘛,又没真冤枉他们。”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要是拿不准程元李坤究竟是不是坏人,他也不会上来就莫须有。
他们现在是私底下已经确定那两个都不是好人,只是没法拿出能给他们定罪的证据,为了能将坏人交给朝廷律法处置,他们用点非常之法怎麽了?
五爷之前将王伦藏在密室里的账本拿到公堂上当证据很规矩吗?
白玉堂啧了一声,“行行行,我说不过你。”
他承认他也没那麽规矩,但是他觉得他们俩的不规矩不是一回事儿。
莫须有就莫须有,他们通判大人说的对,反正也没有真的冤枉好人。
苏通判拟定接下来的计划,他们先在州衙按兵不动,等程元和李坤放松警惕再出手。
州衙的衙役不能用,包大人带来的人却可以,再说了,登州禁军厢军那麽多个指挥,总不能一个能信的都没有。
真要是军中一个能信的都没有,朝廷也别再往登州派人,直接让这地方划地自治得了。
计划拟好,与会人员没有别的意见,苏大人拍桌定调,只等包大人那边传消息回来。
张龙听完全程,会议结束後一脸茫然,“也就是说,我还是得回包大人身边报信?”
早知道就让赵虎晚上再走了。
苏景殊拿纸写信,把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写下来送去给包大人点评,“龙哥,过几天我们会在坊间散布李坤勾结辽国的消息,你记得提醒包大人和公孙先生看军中官兵的反应。”
坊间流言不可信,正常情况下官府不会当真,但是心虚的人听到传言肯定会有点反应。
正常情况下的官府不会当真,他这个初出茅庐的通判可不是什麽正常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把火烧到本地最大的大户上也很合理对吧?
第一次登门不用非得把李坤抓进大牢,就是带人去试探试探,所以李坤大概率不会和他撕破脸,这时候可以调用州衙的官差衙役。
等过些天找足能把李坤和程元送进去的证据,那才是需要包大人帮忙的时候。
张龙挠挠头,“行,我明天一早就去给包大人送信。”
刚才他还在想包大人带人到州城要怎麽看军营里官兵的反应,第一次找上门用不上他们带来的人就说得通了。
苏大人写完信封好交给信使张龙,然後让大家都回去休息。
这几天只需要盯着李坤府上的动静,别的没什麽事情,他们养足精神准备干大事。
沈仲元走了两步又回来,“大人,还有一个问题。”
苏景殊转身看过去,“怎麽?”
小诸葛慎重的回道,“大人,咱们以坊间传闻为由找上门,李坤可能会以为您要上门索贿。”
苏景殊:……
要命哦,他怎麽把这茬给忘了。
“他们爱怎麽以为就怎麽以为,本官身正不怕影斜。”苏大人一身正气,只要他坚信他是个好官,周围的魑魅魍魉就别想近他的身,“他们要是真的以为本官是上门索贿,正好包大人抓他的理由也有了,贿赂官员,值得一抓。”
张龙回头,“苏大人,那样的话包大人会连你一起抓。”
苏大人昂首挺胸,“本官是为国捐躯!”
旁边仨人:……
散了散了,他们苏大人没什麽大事儿,就是正事儿说完之後开始发疯了。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间就到了旬休的日子。
几天的时间足够苏景殊等人将州衙摸的清清楚楚,摸清州衙官差的身家背景之後,他们的抄家大业也到了付诸实践的时候。
苏大人打舆论战有经验,登州地界儿不好办小报,但是其他简单的法子供他们挑选。
办小报太复杂,既要写故事还要找书坊印刷最後还要自掏腰包贴钱,登州不比京城,这儿没有给他们报销花费的上官,只能靠他们自己来琢磨怎麽打这场舆论战。
编故事而已,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