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169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169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靠谈判拿回来,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谈不下来才考虑动兵。

後世大陆对湾湾似乎也是这样,要将和平统一放在首位。

他自己没水平,上辈子跟风喊武统,这辈子热血上头嚷嚷发兵,但是好在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他说的都是口嗨,真正的决策还得看上面的大佬们。

大佬们说要和平统一那就和平统一,反正後续的治理也是大佬们要头疼的事情,他们、额、他的意见不重要。

苏景殊瞅了眼旁边比他还小的皇长子,没有意外的话这就是下一任官家,所以这位的意见还是挺重要的。

赵仲针听的皱紧眉头,他以为大宋的百姓都过的很好,听苏小郎这麽说,民间百姓过的还不如辽国统治下的汉人百姓,这让他们大宋情何以堪?

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都归中原统治,怎麽被抢走百年再收回来他们就成入侵的了?

不行不行,这样不行,不能让那边的百姓有这种想法。

辽国能用百年时间将燕云地区的百姓变成辽国人,大宋也能用百年时间将燕云地区的百姓变回宋人,他们大宋能人辈出,肯定不会比辽国差。

苏小郎说的没错,他们要先让大宋百姓的日子好起来,好到让隔壁辽国西夏羡慕,让那边的百姓眼巴巴的迫不及待等着朝廷派兵接收那些地盘。

爹爹加油,你一定可以。

赵仲针对他爹充满信心,在他眼里他爹无所不能,只是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而已,他爹努力努力就做得到,根本不用他担心。

苏景殊:……

想想前头范文正公推行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就被强行叫停,他觉得官家可能不敢在儿子面前打包票。

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能和“而已”两个字放在一起?

小光国公还是太天真了,不像他,他现在已经是个饱经风霜的老油条。

两个人躲在旁边嘀嘀咕咕,不多时,苏景殊被包拯喊去说话,赵仲针让他快过去,然後转身去主位找他爹商量“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小目标。

赵曙:???

儿啊,你还正常吗?

先帝给爹留下的是个积弊深重的江山,爹穷的连皇宫都修不起,“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可不是个小目标。

古往今来没有哪个皇帝敢说能让治下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真要有那样的皇帝的话,上古先贤在他面前都不够看,史书都得单独个他留一整本才够书写他的文治武功。

他要真的能让全大宋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说大宋朝从他开始都没人会反驳。

目标太大了,稍微换个现实点的,比如收回燕云十六州。

赵曙说着把自己给说笑了,什麽时候收回燕云十六州在他眼里变成了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太祖太宗都没能收回来,真宗仁宗也束手无策,要是燕云十六州真的能让他收回来,只这一件大功就足以让史官大写特写,这不比花钱买平安来的有排面?

火炮是个好东西,苏小郎真是大宋的福星,可惜先帝无福消受。

不远处,福星苏小郎正在接受朝中大员们的夸奖。

仿佛过年亲戚聚会上的小孩子,虽然说的话略有不同,但是感觉完全没有区别。

在场衆人中包拯和苏景殊最熟悉,炸药之事不能往外说,还有别的功劳能让朝中同僚知道他为何能被官家准许来到阅兵台。

不是他包拯徇私将人带上来的,是官家准许的,不要再来他面前打趣了。

衆臣见状打个哈哈略过这个话题,他们刚才的确觉得这小郎君出现在阅兵台有些突兀,但大家都知道包大人向来公私分明,今天高兴才打趣几句,不要那麽严肃嘛。

包拯:……

呵呵。

苏景殊:不敢说话。

阅兵台不是长时间说话的地方,辽国使臣已经回到驿馆,皇帝和衆臣收拾收拾也准备离开。

衙门分散在御街两侧,诸位大臣边说边走,连马车和轿子都用不上。

除了要回京郊别院的官家和要回开封府的包大人。

皇帝安排皇城司和禁军留在皇宫处理後续之事,然後带上他的好大儿回别院,路上估计还得讨论刚才那个所谓的“小目标”。

包拯告别同僚,带上苏景殊一起回开封府,然而俩人还没上马车就又被人喊住了。

苏景殊转头,哦豁,好多大佬。

新帝即位後朝堂中枢略有调整,先前三位宰相分别是文彦博、富弼、王延龄,如今则是韩琦、富弼、文彦博,副相暂且没有变动。

先帝驾崩之前王丞相乞骸骨,以丞相之位在京荣养,此後不再参与朝政,今日给辽国使臣下马威那麽大的事情也没有出场。

朝中宰相的排位不能随便排,谁居前谁居後都有讲究。

先帝在时文彦博文相公地位最高,富弼因为庆历新政那几年的经历处处受到钳制,王延龄是个老好人不喜欢参与纷争,不管怎麽说都维持着表面的太平。

韩琦被召回京城後直接被任命为宰相,他和富弼又都是推行过新政之人,平时关系也更为亲近,好在中枢重臣相处起来都有分寸,没出现两个人排挤一个的情况。

都是身居高位简在帝心的人物,即便政见有所不同,聚在一起也能维持该有的体面。

韩琦回京不久就赶上京师大疫和先帝驾崩,之後又担任山陵使处理先帝後事,刚刚忙完又要接待辽国使臣,事情一件接一件一直没闲下来过。

富弼和文彦博等人都见过苏景殊,只有他一直听同僚口中听到这位苏小郎却从来没见过。

这次终于见到真人,总得好好看看才能放人离开。

唐门之事不能外传,可韩琦是宰相,没有什麽事情他不能知道。

大佬的人数有点多,包大人和他们同朝为臣拱拱手就行,苏景殊不行,他得挨个儿的行大礼。

“不必多礼。”韩琦笑着摆摆手,“小郎献出炸药有功,先帝已任你为秘书省正字,火炮炸药乃是攻城略地的神器,小郎觉得朝廷应当如何?”

这小郎君看着年纪不大,经历过的事情还挺多,听说苏家搬来京城还不到一年,小郎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两任官家召见,将来定有大作为。

十四五岁,这个年纪入朝为官有些早,但是离入朝也要不了几年。

几位同僚说这孩子在太学中成绩很好,让他看看有多好。

苏景殊:!!!

糟糕,来者不善,“让我来考考你”又双叒叕出来啦!

苏景殊微微欠身,老实的不能再老实,“小子见识短浅,不敢随意讨论朝中大事。”

火炮炸药乃是攻城略地的神器不假,但是刚才几位相公都说了开战是下下之策,他这时候说建议朝廷带上火炮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