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282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282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这次实在找不到原谅的理由,那就只好委屈他们大宋当个恶邻了。

当初有机会坐下来好好谈西夏人不珍惜,那就派人过来跪着谈吧。

可惜现在不是收复失地的好时机,不然把李继迁李元昊爷儿俩占据的西北各州全都收回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西北本就胡汉混居,从李元昊称帝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年,拿回西北的地盘比收复燕云十六州後更容易让百姓归心。

只是西北苦寒,现在费大力气收回西北各州非但对朝廷起不到助力,反而要派去大量兵马防止党项人死灰复燃,怎麽算都不划算,不如将精力都放到燕云十六州上。

不过在他彻底理顺朝中情况之前说什麽都是空话,虽然他是个刚登基半年多的新手皇帝,但是以他这半年多的感受来看,大宋这辆破船真的四处漏水。

远的不说,就离他最近的,某些文臣处理政务时一切正常,碰到武将就跟斗鸡一样,这有什麽好斗的?

崇文抑武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不假,但也不能不顾实际一昧打压,说句不好听的话,再让他们这麽搞下去,大宋离亡国也不远了。

太祖皇帝是武将出身,大宋凭武力结束五代战乱,只有武力值足够强大才能平定天下,军队疲弱的下场是什麽样子有眼睛的都能看到,澶渊之盟才过去多少年?

不说澶渊之盟,就说庆历年间和辽国西夏的合议,难道就不憋屈吗?

这群读书人,真是让他又爱又恨。

赵曙当了半年多的皇帝,渐渐学会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问题,越看越觉得前路渺茫。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只能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这些道理他都懂。

读书人不能跨马抡刀上阵杀敌,也很少会躬耕田亩种地劳作,但是让他们来治理天下却是合情合理。

大宋基层的官员基本都是文人出身,哪怕只是个小小的县令,在上任之前都要皇帝面谈考察。

开国至今不过百年,民间的耕地翻了一番,粮食的産量和人口都在增长,只十万户以上的城池就有四十多个。

天下承平,文人功不可没。

但是文人的地位过于尊崇也不全然是好处,专掌军事的枢密院全是文臣的後果就是军队的武力一天不如一天,朝中大臣拉帮结派,时常弄得他焦头烂额。

官职差遣分离导致官员尾大不掉数量太多,开国不立田制导致民间流民四起,更戍法将不知兵兵不识将导致军队战斗力低到连剿匪平乱都难。

一桩桩一件件,哪个都能让他头疼不已。

更糟心的是,就算他能看出问题也没法解决。

刚才说西夏朝堂乱成一团,他们大宋也没比西夏好哪儿去,都是表面太平罢了。

朝中的事情解决不了,他也无法分出精力去收复失地,一件一件慢慢来吧,“狄将军,西北战事乃是重中之重,劳烦你大婚之後立刻赶回防地,以免边关再生事端。”

狄青眼睛一亮,二话不说赶紧领命,“多谢官家!”

钦天监刚定下的好日子,大婚之日就在这个月十八,今天已经是十五,也就是说他还能赶上军中没有监军碍手碍脚的好日子。

好耶!

就算只赶上个尾巴他也满足了,他之前还以为要在京城待到明年呢。

感谢官家!官家大好人!

不知道庞副帅看到他回到西北心情如何,想想也知道到时候他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狄大元帅神采飞扬的谢恩,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单纯得了个美娇娘。

包拯:……

庞籍:……

年轻人刚成亲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按理说官家让狄大元帅成了亲立刻赶回西北有些不妥,但是看着俩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模样,他们还是不要多嘴了。

狄青喜笑颜开,“包大人,庞太师,过几日狄青大婚,二位一定要来喝杯喜酒。”

包拯和庞籍自然无有不允。

就算狄青不说,他们到时候也会上门,同朝为官该有的礼节都得有,何况狄大元帅娶的是当朝大长公主,这时候失了礼数怕是要被公主给记在心上。

旁人的礼数周不周全不重要,他们这些简在帝心的重臣不能失礼。

就拿文彦博文相公来说,文相公平日里看狄青再不顺眼,到时也得臭着脸上门喝喜酒。

官家心情颇好的看着他们说话,等他们说完便让狄青自行离开,然後再去传几位宰相副相以及六部尚书来别院议事。

狄青知道後面的事情不适合让他知道,开开心心离开别院然後去公主府找公主报喜。

他都计划好了,十八大婚,十九公主回门,他们二十就轻车简行出发去西北。

完美。

那麽好的事情不能他自己高兴,必须和朋友们分享,让他想想从公主府回来後要去找哪个幸运儿。

他的朋友大多在军中,京城里说得上话的不多,数来数去也只有那麽几个。

韩相公不太行,韩相公待会儿应该在别院议事,他这些天三五不时往韩相公府上跑,韩相公应该不乐意再看见他。

位高权重的都被喊到别院议事了,只能找位不高权不重的。

展昭在开封府,景哥儿在太学,很好,就你了,锦毛鼠白玉堂。

狄大元帅想的极好,他先去公主府和公主说一声,然後再去开封府喊展昭一起去找白玉堂,如果可以的话,还能喊上景哥儿他爹。

只要明允兄不觉得和他们一起喝酒不自在。

话说明允兄是个洒脱不羁的性子,没有景哥儿捣乱,他们应该能稳稳当当坐下来喝场酒。

前些日子景哥儿给他送了几坛子烈酒,说是苏家二郎子瞻弄出来的好酒,家里其他人都喝不了,于是特意留着等他回京。

酿酒只能拿到酿酒许可的大店能干,傻小子还特意叮嘱他保密,他那酒又不拿出去卖,保密不保密又能怎样,还能有人因为这事儿把他告到衙门?

苏家全是读书人,又没得罪过权贵,没有人吃饱了撑的管他家里的酒是怎麽来的?

他们又不是武将,不用那麽提心吊胆。

不过文人圈子的水也很深,没准儿等过几年就能那麽提心吊胆了,苏家二郎、三郎都开始做官,做官就没有不得罪人的,小心点儿也没坏处。

那酒他尝了几口,的确够烈,不是读书人能喝的酒,适合他拿去西北和兄弟们分享。

为了感谢景哥儿给他送的酒,他这次带公主府的佳酿去给明允兄品尝。

拖延了那麽多日子,他总算要成亲了呀!

还在太学的苏小郎对狄大元帅的开心快乐一无所知,他最近快被同窗们给卷疯了。

要不是确定明年秋天才开始解试,他甚至觉得他们都是已经考过解试准备参加明年春闱的考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