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搜集情报听到那些谣言信以为真往上报,再凑巧碰上个着急立功不核实就抓人的,冤假错案这就出现了。
所以说宁肯慢点也别被人忽悠,六扇门刚成立正是打响名气的时候,不能传出去的都是坏名声。
怎麽说也是他锦毛鼠白玉堂带出来的人,到时候出了问题丢的是他白玉堂的脸面。
万万没想到六扇门派出去的捕快能给他们带来那麽大的惊喜,一个个的看上去年轻气盛不稳重,实际上干起活来不光有分寸还能一个能顶十个。
哦不,是一个带十个。
和後世小学生家长群里一个学生有二到无上限个家长差不多,每个六扇门的捕快出门都能有无上限个江湖朋友帮忙干活。
先前六扇门招募人手的时候过来报名的人塞满了朱仙镇,除去那些故意添乱浑水摸鱼的家夥,真心想要为朝廷效力的不在少数。
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人生在世要的就是个名。
都说江湖人打打杀杀不讲规矩,其实江湖人讲起义气来可以连命都不要,而义气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家国大义。
往日里江湖人插手官场会被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稍有不慎还会被那些当官的倒打一耙,贪官污吏只能由朝廷出面来抓。
这次不光能光明正大的打贪官还不用担心被倒打一耙,打白工算什麽,他们自掏腰包也会抢着干。
江湖人瞧不上朝廷那是真的瞧不上吗?错,大部分都是没法走正经途径惩恶扬善,要是能光明正大的除暴安良他们比谁都积极。
他们过不了六扇门的审核没关系,亲朋好友里有一个能进去就行。
当年南侠展昭追随包青天然後获得御前四品带刀护卫的官职和御猫的封号,之後锦毛鼠白玉堂对他的封号不顺眼然後打上京城,阴差阳错之下也开始效力于公门,再然後陷空岛五鼠就都成了朝廷的官。
最开始只有南侠展昭一个人,後来变成南侠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再後来又加上陷空岛其他几位,只要有一个人开了头,之後为公门效力的就会越来越多。
他们也有朋友在公门,只要表现的好肯定也能走亲朋好友的裤带路线。
民间那些不是贪官污吏,那是他们走上万人敬仰道路的工具人!
第217章
*
这是六扇门第一次正经办差,不只留守京城的六扇门官员紧张,名义上的一把手太子殿下也各种不放心。
然後他就发现心脏的不只有官场上的官,看上去老实腼腆的江湖愣头青们肮脏起来也不遑多让。
他不该担心他们六扇门的捕快被蒙骗,应该担心那些贪官被捕快们忽悠的找不着北。
不,贪官用不着担心,贪官落马应该叫好。
六扇门的捕快和那些积极为朝廷效力的江湖侠士们拍着胸口让上头的大人们放心,不用担心他们公报私仇,他们只负责搜集消息,真贪官还是假贪官由朝廷来判定,哪条消息来自哪儿都记录的清清楚楚,谁敢故意蹚浑水不用朝廷出手他们自己内部就能将人解决。
文明江湖人从不打打杀杀,顶多把那人曾经犯过的事儿抖搂出来送他进大牢。
咳咳,送之前先揍一顿出出气也不过分。
江湖斗争不比朝堂斗争简单,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复杂的很,每一条关于贪官的消息都有至少三个人去核实,出了问题还会连累带他们玩的六扇门好友,以後再想有扬名立万的机会就难了。
人不可貌相,连太子殿下都对捕快们的表现震惊不已,那些地方官轻视刚加入官场大家庭的六扇门探子会有什麽下场可想而知。
原本给六扇门安排的查访区域仅限于江南,现在可好,皇城司管不到的地方他们都暗戳戳拿下了。
募役法目前只在江南一带试行没关系,他们先搜集情报,等朝廷开始将募役法推广到别的地方时他们就能立刻抓人。
百姓的时间也是时间,官府衙门天天上门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最好直接不给地方贪官留作乱的时间。
谁说江湖人混官场只会捣乱,这不,他们有用着呢。
白五爷矜持的抿了口热茶,把六扇门的捕快们夸了又夸,最後才意思意思来一句,“官场上门门道道太多,虽然他们干的不错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私底下可以嘚瑟嘚瑟,办差的时候还是得谨慎着来。”
苏景殊点头附和,“小心驶得万年船,咱六扇门本来就被排挤,干的还是得罪人的事儿,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官场上肯定群起而攻之。”
现在没出事儿都有一群人成天叫嚣朝堂这种神圣的地方不该让粗俗的江湖人进场,连武将在他们眼里都是有辱斯文,江湖人的地位只会更低。
以前不骂那是没有利益冲突,现在那群江湖人都快骑到他们头上了再不赶紧打压下去还能得了?
可惜他们骂也没用,六扇门是官家同意设置的,能进这个衙门的虽然都是江湖人但是也都身家清白,人家只是到民间搜集情报,地方官不贪污受贿不就招惹不到他们他们了吗?
皇城司干的也是搜集情报的活儿,有本事连着皇城司的官员一起骂,看看皇城司惯不惯着他们。
朝廷又不是不给官员发俸禄,国库的支出除了军费就是官员俸禄,九品官一年的俸禄补贴加起来都能轻轻松松养活几十个人,有把他们逼到非得贪污才能活下去的地步吗?
没听说违法乱纪被抓之後不怪自己怪别人的,他们还有脸骂?脸皮简直比城墙都厚。
现在骂六扇门,将来武将出头的时候就不能再骂了,文官得寸进尺的话皇帝可是要生气的。
苏景殊最近除了忙差事就是看热闹,他是读书人不假,但是不影响他爱看读书人倒霉跳脚。
级别越高的官员越忙,他们忙起来根本没空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在大佬们都忙差事不说话的时候跳出来的多半都没有正经差事,比如最近弹劾六扇门的那些家夥。
这次真不是他一杆子打死所有人,而是先前爱吵架的比如司马光、范镇等人现在都不在京城,官家提拔人的一大准则就是支持新法能干活儿,所以如今京城的实权衙门里根本找不到闲人。
言官可以风闻奏事但是不能风闻污蔑,那些家夥现在是明目张胆的欺软怕硬,明明六扇门干的活儿和皇城司一样,最後挨骂的只有六扇门,那麽多弹劾的奏章愣是一个敢提皇城司的都没有。
太子殿下很生气,後果很严重。
皇城司是皇帝亲信没人敢惹他理解,可六扇门名义上的一把手也是当朝储君,那群人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里。
骂吧骂吧,骂的越狠说明越心虚,最好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再为国库做一波贡献。
大宋从开国起就崇文,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