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军司设都统军、副统军和监军使各一位,惯例由皇帝派人以及部落首领担任,底下的指挥使、侍禁官兼用党项人和汉人。
西夏的军队动员相当灵活,西方有变就从东厢调兵西行,东边有变就从西厢调兵向东,中路用兵则东西各军监司都向中靠拢。
李谅祚活着的时候在灵州设翔庆军司总领兵事,既能集中兵力作战又能加强对地方军队的控制。
安排的很好,可惜都便宜了现任翔庆军都统军嵬名成遇。
和大宋陕西沿边接壤的是左厢神勇、祥佑、嘉宁、静塞、西寿保泰、卓啰和南六个监军司,李谅祚当年采纳谋士的建议大肆招抚周边吐蕃人和汉人,目前这六个监军司中汉、吐蕃出身的高级将领占比并不低。
墙头草两边倒,哪边条件好往哪儿跑,那些人能被西夏招抚就能被大宋招抚。
梁氏当政的西夏朝廷和李谅祚在位时截然不同,李谅祚对前来归附的番人汉人都能妥善安置,同样的政策在梁氏手里就跟闹着玩儿似的。
环庆路和西夏接壤,两国接壤处的耕地向来都是谁开垦出来归谁,还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些两不沾的小部落在种。
前几年梁乙埋筑闹讹堡时攻打了不少住在闹讹堡附近的小部落,那些小部落挡不住西夏的攻势纷纷投降,後来战事不利撤军,又把那些部落的部衆都绑起来送去荔原堡说要求和。
小部落:???
求你做个人吧。
当年梁乙埋那神来一笔震惊了沿边所有两不沾的小部落,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不要脸的操作。
先抓了无辜的小部落,打了败仗後用无辜的小部落去求和,他们这些小部落欠他的吗?
荔原堡番部巡检司因为战事损失惨重,梁乙埋那神来一笔之後,周边的小部落争前恐後前来归附,愣是让原本几乎全军覆没的番部巡检司人数翻了一番。
自那之後,大宋的招抚工作难度降低,西夏的招抚工作、哦、西夏已经没有招抚工作了。
回到现在,连党项贵族都要借大宋的势力来铲除梁氏,还有哪个眼瞎的看不出来跟着西夏混没前途?
左厢几个监军司问题不大,主要还是看翔庆军司的态度。
嵬名成遇是西夏皇室宗亲,他的目标是当皇帝,大概率不会和大宋合作。
翔庆军司明面上的驻军是五万人,嵬名成遇在那里经营多年,手下兵力不可能只有五万。
小皇帝被梁太後软禁传不出消息,要打兴庆府绕不开灵州,看如今灵州的情况,要不等嵬名成遇和梁乙埋先打一架?
不行,太耽误事儿。
苏知州抵着下巴陷入沉思,等旁边的狄元帅将试图当先锋的桑将军糊弄走才开口道,“元帅,白五爷最近是不是不太忙?”
狄青看了他一眼,“他这些天在秦州处理商队雇佣护卫的事儿,怎麽,需要他帮忙?”
“也不是非要白五爷,是个武功高强的人就行。”苏景殊压低声音,“小皇帝被梁太後囚禁没法和外面联络,我们可不可以帮他弄一出‘衣带诏’?”
西夏世代为大宋藩属,小皇帝的血书都出来了,大宋派人去探探情况不过分吧?
他就说多读书有好处,散布西夏境内的三国故事没能让西夏百姓崛起,倒是给了他不少灵感。
狄青啧了一声,“你这脑袋瓜里天天装的都是什麽?”
他们要是身在京城,再让这小子到官家面前说上几句,他没见着官家都能猜到官家会怎麽回。
“可怜见的孩子,他都开口向朕求助了,朕总不能铁石心肠放着不管。”
看上去温温柔柔唉声叹气,心里可能连灭夏後怎麽安置李秉常那个大功臣都想好了。
第257章
*
敌国内乱,机会千载难逢。
盐州的奏报刚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熙河路又传来消息称西夏西寿泰监军司都统军想弃暗投明。
如今这位西寿泰监军司都统军禹藏花麻是吐蕃人,一年前还住在洮西一带的西使城,王韶在熙河路招抚当地部族,禹藏花麻不愿意归顺,劝降的使臣刚走他就带着部族大张旗鼓投奔西夏去了。
吐蕃内部分裂的比党项还严重,有些部族宁肯带着地盘降宋也不愿意让西夏占便宜,有些部族则是举族迁到西夏境内也不愿意降宋。
禹藏花麻的部族生活在西使城,那地方离兰州不远,在大宋收复兰州之前兰州境内也有一部分地盘属于他的部族。
西夏境内番汉混居,党项人自己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官府只有收税积极,对境内大小部族的日常生活不怎麽管。
大宋的官府和西夏的官府不一样,大宋要将境内人口登记造册,大小部落的人口财産都要汇报给当地官府供官府商定征税徭役的轻重。
西夏仿宋设有三司,三司之下设有受纳司、农田司、群牧司等衙门负责全国的赋税,问题是衙门设好了管理起来却很粗放,赋税制度也不完整,胡乱加收赋税的情况很常见。
官府也欺软怕硬,加税都是挑着那些势力不强的小部落加,禹藏花麻手里有大片土地和一座城,显然不在可以随意欺压的范围之中。
西夏的官府看人下菜碟,大宋的官府却没那麽好糊弄。
尤其是刚从外族手中抢回来的地盘,负责接手的都是雷厉风行的能臣,掘地三尺也要把境内所有男女老少牛羊马匹全都扒拉出来登记到小本本上。
禹藏花麻受不了这个委屈,他选择放弃兰州境内的族地。
没想到他忍痛放弃兰州境内的族地没几年,宋人的大军又打到了西使城,他是什麽没脾气的人吗?
禹藏花麻想过抵死不从,但是西使城实在扛不住宋军的兵锋,要死要活的抵抗了几天後还是得想其他退路。
吐蕃没有部落打得过宋军,木征已经降了,赞普董毡还不如木征,估计撑不了几年也是降。
东瞅瞅西看看,能让他安心当地头蛇的只有西夏。
于是他就率领部衆投了西夏。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禹藏花麻实在没想到西夏会这麽拉胯。
他是带着西使城和之前在兰州的族地一起投奔西夏的,按照正常投奔流程,西夏应该派兵到西使城接手原本属于他的大片土地。
和宋人一贯的操作差不多。
宋人招抚吐蕃部族就是这样,愿意投降就派兵接手地盘,顺带着把原本生活在那片地方的小部族清理一遍,原本势力划分杂乱的地盘到宋人手上转个圈立刻变得清清爽爽。
咳咳,他投的是西夏不是宋。
回归正题,兰州已经让宋人抢走他就不多说了,西使城还没被宋人夺走,党项人总不能到手的地盘都不要。
事实证明,他们还真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