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309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309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个闲职来干。

实权部门肯定是接触不到的,他爹怕他祸害人。

正儿八经考出来的进士就不一样了,别管是第一名还是第三百名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将来都是国之栋梁,和他这种纯靠爹的米虫不一样。

反正都比他强,所以不用有压力。

虽然新皇登基後的第一场考试很重要,但是後面考出来也不会比第一场差,只要有本事,什麽时候考都能平步青云。

天底下那麽多大臣,也没几个是新皇登基後第一场考试考上来的,运气这事儿太不靠谱,咱靠本事不靠运气。

再说了,小郎才这麽大一点,十几岁能考中进士已经很不得了,春闱结束名次出来,到时候状元在他面前都得低头。

苏景殊:……

他个头没状元高,状元在他面前当然得低头。

不是,考进士也很难,不说考状元也不能说考进士,那样显得他很自大。

他们最好什麽和科举有关的都不要说,文曲星君说他喜欢嘴严的小孩儿,大嘴巴到处说的最後都考不中。

庞昱:!!!

好好好,他闭嘴,文曲星君明察,他的嘴巴很严实,就算考不中也是他庞昱考不中,和苏景殊没有关系,您老人家惩罚的时候千万注意别看错人。

苏景殊蔫儿啦吧唧,不想和不用参加今年秋闱的庞小衙内说话。

正好庞昱说也说够了,他发现他在这里非常影响小夥伴学习的心态,于是发誓保证以後绝对不会再来太学找他玩,只会在休沐的时候联系,肯定不会再打扰小夥伴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加油苏小郎,你一定可以。

实在不行的话,先绝交半年也成,其实他平时也挺忙的,吃喝玩乐都要花心思,不比读书清闲。

庞小衙内信誓旦旦的说完,然後头也不回的离开太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小郎呐,这一别,就是大半年!

苏景殊擡手捂脸,察觉到落在身上的各种目光,很不想承认刚才离开的是他的小夥伴。

春天不知不觉过去,汴京的夏天暑气蒸腾,但是准备考试的日子过的很快,等到暑气悄然被秋风吹走,一眨眼就到了秋闱的时间。

苏景殊没有回家复习,而是和同窗们一起留在太学奋斗到考前放假的最後一天。

他读书很吃状态,而且有压力才有动力,在家清闲学不下去,在学堂有人陪着卷才行。

甲班的同学基本上都要参加这次秋闱,到考试之前那几天,他做梦醒来都能听见旁边人在背书。

不是熬夜背到半夜,而是说梦话都在背书。

吓的他连忙跟着念了篇文章,有没有念完不知道,反正之後很快又睡的人事不知。

不是所有太学生都能在京城考试,还有些没有在太学获得考试资格,但是直讲先生们觉得他们的水平可以下场试试水的,那些同窗在月前就已经啓程回乡准备考试。

在哪儿考都是考,回乡考试也不影响他们发挥,等来年考中他们再同聚京城,春闱前後还能再来太学食堂聚个餐。

苏景殊送走一批又一批同窗,直到寝舍只剩下他和周青松两个人。

哦,不对,他们屋本来就只有两个人。

周青松最近很焦虑,他觉得他的功课学的不到家,越临近考试越这麽觉得,现在已经紧张到觉得到时候可能会所有人都考上了就他自己没考上。

回乡考试的同窗明年会回到京城参加春闱,他这个在京城考试的却连秋闱都没有过,想想都觉得可怕?

“景哥儿,你说我考不上怎麽办?要是秋闱不过,我有何颜面面对中牟的父老乡亲?”

“要不我不读书了吧,回家和我哥一起做生意,虽然我以前没显出来经商的天赋,但是我哥是个经商的天才,没道理他亲弟弟我就没有天赋,所以我肯定是个还没有激发出天赋的经商天才。”

“我现在去回家接手家里的生意,会忽然把我的经商天赋激发出来吗?”

“秋闱好可怕,景哥儿,你怎麽不慌啊?”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苏景殊目着脸看着已经开始胡说八道的室友,“你都慌成这样了,我再慌显得很傻。”

这家夥的文章写的四平八稳,每次都能稳稳占据中游,这有什麽好慌的?

在乙班的时候是中游,到甲班还是中游,没准儿科举考试还是中游,这本事很牛的好吧。

周青松收拾行囊,还是感觉心慌慌,“不行,我得去找个算命先生算一卦。”

苏景殊:???

“不至于吧?”

周青松握紧拳头,“非常至于,不然我会紧张到睡不着觉。”

苏景殊叹了口气,好吧,那就去算个命,正好他也去算算。

还、还怪紧张的。

“青松兄,算命先生算的好你就相信,算的不好你就当他们在胡说八道,知道了吗?”小小苏为了安抚同窗也是操碎了心,“这样,你跟我走,我给你找个靠谱的算命先生。”

……

开封府,公孙先生看着面前两个即将参加秋闱考试的太学生,嘴角微抽。

虽然他跟包大人微服私访的时候经常扮成算命先生,但是他真的不是算命先生。

第106章

*

公孙策身上没有功名,但也是参加过多次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是屡试不第,又恰好遇到包拯这样值得他跟随的好官,这才以幕僚的身份跟在包拯身边当师爷。

屡试不第不能说明什麽,天下满腹经纶却考不中进士的读书人多的很,没有功名也不妨碍他和包大人一起为民做主。

巧了,公孙先生当年读书时主治《周易》,而四书五经之中,《周易》早年的确被视作占筮之书,他出门在外扮做算命先生也和主治《周易》有关。

《周易》分经部和传部,经部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传部是儒家对经部经文的注解以及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看法。

通俗点讲,就是算命的。

读书人四书五经都要学,多多少少都有涉猎,只是不主治哪一经会没那麽精通而已。

科举之前求神拜佛的很多,来找算命先生算命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公孙策脾气好,抗不住苏小郎的软磨硬泡,打水净手然後拿出几个铜钱给他们算一卦,“先说好,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许当真。”

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先生尽管算,不管算出来什麽只挑好的说就行。”

结果是好的那就皆大欢喜,结果不好就不用实话实说了,随便编几句糊弄糊弄他们就行。

他和青松兄的本经都不是《周易》,先生糊弄他们他们也听不出来。

公孙策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