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852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852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边,先把地盘拿到手再说。

车到山前必有路,只听说过打不下来的地盘没听说过打下来之後管不住的地盘。

瞧瞧赵宋的地图,再打一会儿就赶上他们大唐了。

【打仗消耗国力,以大宋的风格打完一仗接下来肯定要休养生息,但是英宗朝是大宋除开国那些年外和其他政权交战最多的时候,灭西夏收河湟的同时还在西南把不老实的交趾安南打的爬都爬不起来。】

【多线开战不可取,但是在绝对的实力之下,四面八方同时开战也不妨碍大宋大胜仗。嗯,人家打仗的同时还能军队改革把开国时将兵法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弊端彻底改掉。】

【都说大宋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契机是辽帝扔骰子决定南下攻宋,但是看开战後北边蒙古东北女真以及西北党项人那比大宋将领还积极的打法,合理怀疑英宗做法让辽帝的骰子听他的命令行事。】

【玩笑玩笑。总之就是,即便辽帝的骰子不听话,以英宗朝君臣当时的势头也能让辽帝主动开这个头。】

【华夏是礼仪之邦,从不打没理的仗,实在要打的话就让对方先出手,没毛病。】

观衆席中,中原王朝的君臣齐齐点头。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没毛病。

不错不错,这小赵瞧着比他前头几位有出息多了。

“有野心还不拘小节,这性子最适合当皇帝。”

“话说小赵庙号都有了怎麽还不见人影儿?该不会被老赵家那几个没出息的围起来群殴了吧?”

“唔,像他们家能干出来的事。”

“喂,始皇帝,你功力最深推算推算呗,别让那有出息的小赵真被揍了。”

“就是就是,虽然仙人口中的英宗朝文治武功都很厉害,但是那位英宗皇帝看上去文文弱弱很不能打,真要打架的话肯定吃亏。”

“始皇帝始皇帝,快算算人到地府了没。”

嬴政额头黑线落下,“人还活着,来什麽地府?”

都动动脑子,想想凡间现在才什麽时候!

其他人:……

好像也是。

凡间的英宗皇帝才即位没几年,算算时间才到那位小小苏相考状元,离後面的开疆拓土还早着呢。

那麽问题来了,凡间还没进行到那个时候,仙家为什麽早早给他们看後面那麽多年的发展?

总不能是为了炫耀吧?

刘邦搓搓下巴,“咱们过来应该是看乐子的,不是看他老赵家有多辉煌,仙人偏心眼儿。”

【英宗朝收复幽云十六州,之後便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苏相先去云州再去幽州,让已经被游牧民族同化的幽云百姓再次感受汉家文化的魅力。】

【左三年右三年,零零散散又三年。十年的时间听上去不长,却也足以让幽云地区重开日月换新天。】

【等到神宗登基,年轻的神宗皇帝召苏相回朝拜为参知政事,苏相正式进入宰执行列,君臣由此开啓一个前无古人後无来者的盛世。】

“前无古人?”

“後无来者?”

“後面啥样暂且不提,咱前面也没那麽差劲吧?”

“仙家就是偏心。”

“就是就是,前头讲强汉盛唐的时候也没这麽激动,怎麽到老赵家的辉煌时就变了副模样?”

“额,你们确定?”

“仙家讲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时候就差把你们辉煌的过去塞我们脑子里了,那叫不激动?”

“你只说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啥啥啥的值不值得激动吧?”

“……”

“你们的值得激动,人家老赵家的盛世凭什麽不能激动?”

“怪仙人没见过世面?是个盛世都激动?”

“慎言。”

“劝你少说几句,不然仙家下一次可能就会专挑你讲。”

皇帝们一言不合就开吵,宋朝的臣子们却分不出心思去吵架。

不管生前政治主张如何,不管有没有私心,他们归根结底都希望大宋能好。

朝廷是圈住他们的篱笆,若篱笆没法为他们挡住危险,底下的小草再繁茂也只有被牛羊吃掉的份儿。

皇帝们觉得仙人讲的多,他们只恨仙人不能事无巨细的将大宋解决内忧外患的过程给他们顺一遍。

就算不能亲身经历,能多听听也是好的。

朝堂的问题究竟是怎麽解决的?官家提拔武将有没有受到阻拦?那一年多过一年的盗匪可曾偃旗息鼓?老天可曾垂怜他们大宋的百姓少降些天灾?

仙人几句话将君臣几十年的努力笼统概括,可他们知道大宋的情况,更知道变法遇到的阻力有多大。

他们知道变法能成尚且紧张的说不出话,凡间的君臣根本不知道等着他们的是什麽,在他们眼中他们走的每一步都可能让大宋落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难的不是想出解决问题之法,而是如何将法子推行下去。

每一次变法都会触及高层的利益,他们自己能以身作则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让出利益,得罪的人越多变法途中的阻力就越大,有时连皇帝都没法、额、皇帝态度足够坚定的话倒也还行。

可遇到有头脑还能当机立断的皇帝并不容易,就像他们生前,唉,不说也罢。

不知何时起,阶梯上三三两两分开坐的大宋朝臣都坐到了一起,一个个的也不说话,就坐在那里看光幕中飞速变幻的大宋。

如果他们能亲眼看到就更好了。

【盛世第一篇,灭个辽国助助兴。】

【大宋休养生息不是什麽都不干,前些年变法进行的轰轰烈烈,之後几年查漏补缺忙的热火朝天,宋朝的经济发展本就突出,再加上老王和小小苏这两个在经济上都颇有想法的大佬,近十年的休养生息足够大宋轻轻松松来一场灭国之战。】

【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英宗神宗两朝名臣名将辈出,甚至比仁宗後期的群星璀璨还要耀眼。尤其是武将,仿佛之前近百年的打压触底反弹,灭辽之战中大出风头的武将跟不要钱似的随处可见。】

【狄青那一辈的武将暂且不提,他们有灭夏收复燕云和其他南征北战的功劳基本上都已经是能做主一方的高级将领,灭辽时老一辈将领留守後方以防万一,出去攻城略地的都是宗泽、姚古、折可适那些年轻人。】

【再次强调,苏相和狄王爷没有单骑打辽国,更没有单骑打蒙古,他们就是在灭辽之後以使节团的身份深入蒙古部落打探情况,话本小说不可信。】

【都说出将入相文武兼备才称得上国之重器,不少人都觉得苏相每次去战场都只负责後勤不指挥作战是很大的短板,但是别忘了和他同时代的武将有哪些,打仗最忌讳外行指挥内行,大宋早年吃亏也吃亏在这上面,他的确没指挥过打仗,但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