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293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293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二十出头的梁太後一朝大权在手风光无限,等帝位更换的风波过去便立刻下令废除前些年西夏境内出现的所有汉礼恢复党项旧制。

和白五爷探听到的完全一致,朝廷对此有所准备,并不算意外。

除了恢复党项旧制之外,梁太後大力培植私党外戚,以其弟梁乙埋为国相,以梁乙埋之女为小狼主李秉常的皇後,并重用情夫罔萌讹等党项贵族,试图将朝政完全握在手里。

是个有野心的女子,想法很好,就是实施起来有点难。

还有就是,小狼主李秉常还是个四五岁的小娃娃,这时候让他娶皇後是不是有点丧心病狂?

外戚想要亲上加亲很正常,西夏那边几位狼主都是这样,不管娶过几个皇後,但是其中肯定有一个是舅舅的闺女。

亲上加亲归亲上加亲,好歹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商量亲事,四五岁的小娃娃懂什麽?

还有那些梁氏男丁,虽然他们取的都是西夏名,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汉人。

党项人建立的国家岂容汉人发号施令,自梁太後垂帘听政培植私党,西夏朝堂上反对她的声音就没少过。

她以前当皇後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反对,但是那时候有狼主给她挡着,现在狼主没了,继位的小狼主不抗事儿,所有的事情都得她自己面对。

梁太後和梁氏的地位并不稳当,所以她才迫不及待下令要恢复党项旧制。

问题是,无论什麽政策都有人成为风口上起飞的猪,推行汉化影响了很多党项贵族的利益,同样也让另一波党项贵族尝到了甜头。

想讨好这一波就会得罪另一波,没有两全的法子,这题无解。

没办法,就算是贵族也有老牌贵族和新贵族,想讨好那些老牌党项贵族,必定会让因为汉化获利的新贵族心生不满。

她那政令发下去不久,绥州守将嵬名山就率领部下归降大宋,西夏失去了绥州,大宋得了绥州还得了个西夏将领。

满朝文武:还有这种好事儿?

继续打继续打,这戏他们爱看。

打仗劳民伤财,他们文人最推崇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种对方内讧而让他们拿好处的事情再多来点,他们大宋穷归穷,但是新官家很重视军中的将士,跟着他们肯定不会饿肚子。

嵬名山带着绥州归降大宋可以说是直接打梁太後的脸,刚刚享受过大权在握滋味的梁太後气的要死,开弓没有回头箭,索性直接把事情做绝。

——宋朝皇帝听着,要麽把绥州还给西夏,要麽就开战!

消息传到大宋境内,朝臣什麽想法不清楚,反正西北边关的将士们都开心的飞起。

这可不是他们主动挑事儿,是对面不给他们面子,他们打回去是防患于未然,朝廷不能说他们听风就是雨。

那些原本去通知西夏准备谈判的使臣也很懵,上次的仗刚打完,西夏大营被他们炸了个底儿朝天,大将军霍天雕带着残兵败将反攻兴庆府结果攻了个寂寞,残兵败将再次受损,成了残兵败将中的残兵败将。

上次的帐还没开始清算,怎麽又要开始打了?

他们走还是不走?直接留在这里等打完直接算总账?

好像也可以。

他们出发时官家说了,打败仗的西夏,他们大宋是胜方,谈判的时候必须挺直腰杆不能给大宋丢人,那种打了胜仗还要赔钱的事情坚决不能再出现。

就算当年事出有因,也绝对不能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他丢不起那个人。

官家丢不起那个人,他们也丢不起那个人。

西夏又不是辽国,还没资格和大宋讨价还价。

使臣们连夜商量出对策,给京城送了消息後直接在边关住下,只等京城给他们下一步安排。

西夏的兵力是什麽情况他们心里有底,前几年李谅祚刚继位的时候被辽国打的连李元昊的遗孀都没保住,今年又连着和大宋打了几场,无一例外全是败仗。

梁太後能不能张罗出军队都不好说,还想打仗?

都说他们大宋的军队穷,西夏的军队比他们更穷,主动来降和被俘虏的待遇不一样,不知道接下来能不能多几个来投降的。

得,看西北军发挥吧。

第102章

*

西北胡汉混居,不管是大宋境内还是西夏境内都一样。

大宋有外族为官,辽国西夏同样有汉人为官,但是当官是一回事儿,最高掌权人是外族又是一回事儿。

西夏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党项人不满梁太後一个汉人掌权,但是他们又推不出能服衆的党项贵族,只能一边使绊子一边眼睁睁看着梁氏掌权。

梁太後尝到掌权的滋味後越发不想撒手,朝堂觉得她是汉人对她不放心,那她就想办法打消朝堂的疑虑。

没有什麽是砸钱解决不了的,要是那些人还给她使绊子,那就是钱没砸够。

和她是不是汉人没关系,只要将那些人喂饱,就算掌权的是头猪他们都没意见。

问题是朝堂上都是写喂不饱的无底洞,怎麽拉拢也拉拢不完。

梁太後虽然年轻,但是她这些年见识的政斗并不少,上一个权倾朝野的没藏氏间接亡在她手上,该有的手段心计她都不缺。

朝中勾心斗角闹的她心烦,不如让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外面,免得闲着没事儿天天给她找不痛快。

什麽都别说了,出去打仗。

他们这个冬天过的不痛快,中原也别想好过。

中原的确被她的仓促发兵打了个措手不及,满朝文武几百个脑袋都想不出来那位梁太後到底是怎麽想的。

西夏要是有兵能和大宋打的有来有回也就算了,现在明显打不过大宋还非要过来挨打,这不是有病吗?

还有那开战理由,趾高气昂的让大宋把绥州还回去也就算了,还说大宋禁止宋夏之间的私市不妥,不光要大宋还绥州,还要大宋放开私市。

她自己看看这理由合适吗?

两国之间有正儿八经的榷场,西夏那边没本事管理商户收税他们大宋有本事,有正儿八经的榷场为什麽要开放私市?放着钱不要只想往外扔?

西夏和大宋这些年战事不断,每次开战都要关闭边关榷场,因此私市比别的地方兴盛的多。

大宋严禁私自和辽国西夏通商,尤其是茶盐相关的生意,一旦发现就是刺配充军,但是前头吊着的利益太大,就算被发现後会被刺配充军也挡不住商人偷偷交易。

平时也就算了,战时敢这麽干就是发现一个抓一个。

国库年年见底,商税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绥州那里就更不用说了,那是西夏将领投降给大宋送的投名状,断没有还回去的道理。

呸,连西夏都是抢了他们大宋的土地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