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458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458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能比告御状还管用。

登州这些退休的老臣都那麽大岁数了,当年在朝中为官的时候可能还和包大人共事过,程元和李坤防备他们进京告状,却防不住他们找同在登州的包大人。

老大人们,误伤误伤,咱都是自己人。

苏景殊将这些天城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坚信包大人能明察秋毫,要是能在那些老大人面前为他说几句好话就更好了。

老大人们不信也没关系,反正他接下来还要继续待在登州,且看他用行动证明他的清白。

自证清白而已,天底下没有什麽事情能难得到他小小苏。

包拯站起身来,语重心长的说道,“官场上尔虞我诈不能不防,但是还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心里知道轻重就好。”

苏景殊重重点头,“包大人放心,我肯定不当贪官。”

他爹他哥在後世名气那麽大,要是因为有个名气更大的贪官儿子弟弟,将来死了都得掀开棺材板揍他。

看到书架上摆着的《刑统》了吗?那是他後半辈子的行事禁区!

坚决不违法犯罪,争做大宋好青年。

虽然他经常有些奇奇怪怪的小想法,但是他的心绝对是红不是黑,包大人要是不信的话那就只能让时间来作证了。

反正他对他的节操很有信心。

包拯听他这麽说,拍拍他的肩膀叹道,“绝大部分人进入官场时都是这麽想的,然而见多了官场的欺上瞒下捧高踩低,最後能保持初心的寥寥无几。”

“那是人的问题,人和人是不一样的。”苏景殊笑嘻嘻回道,“大宋有包大人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我和大人学了那麽多当官小技巧,不当个青天小老爷多对不起大人的教导。”

包拯失笑出声,知道这小子心里有一杆秤,不需要他耳提面命的提醒,“天亮了,本官去州衙开堂审案,你是去休息还是随本官去州衙?”

苏景殊一晚上没睡也不累,当即像模像样的说道,“大人审登州之案,下官身为登州通判没有不到场的道理。”

包拯无奈,“走吧。”

李坤贿赂的官员太多,州衙大部分官员都在他的账本之上,禁军将士抓人抓了一晚上,直到天亮都没能把名单上的人抓完。

城门已经关上,禁军指挥胡方练接管厢军职务率领一营兵力进城帮忙,城门一关没人能逃出去,抓人不急于一时。

只要把程元和李坤这两个毒瘤给控制住,其他的相关案犯就算暂时没被抓也只是多在外面过几天提心吊胆的日子,早晚得进大牢和其他人团聚。

州城中最难抓的不是程元这个知州,而是四海钱庄的庄主李坤。

李坤身边不只严冬一个江湖人,展昭和白玉堂怕禁军将士到李府会吃亏都去李府帮忙,也幸好他们去了,不然李坤那些亲信也抓不齐全。

事情发生的太快,案犯们都没有反应过来到底是怎麽回事人就已经到了大牢里,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直到包拯开堂问审,几人看到坐在包拯下方的苏景殊,这才意识到这新来的年轻通判只是个幌子,包拯来登州也不是巡视海防,而是来查登州内政。

程元想明白後当堂破口大骂,亏他还觉得这小子是个可以相交之人,没想到都是假象。

庞昱啊庞昱,你真是害苦了表哥我!

程知州脸色憋成猪肝,恨不得把前些天的自己掐死。

他就不该因为庞昱一封信就觉得这人能处,能处个屁的能处,能在包拯身边跑来跑去的肯定不是简单人,包黑子的眼光能出错吗?

是他的错,他不该自以为是的觉得他的眼光比包拯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身为包拯放在城里的幌子,苏通判这些天和他称兄道弟真是委屈大发了。

苏景殊:???

什麽叫身为包大人放在城里的幌子?他是正儿八经的通判好不好?!

要不是身在公堂不好吵架,他能让这家夥当场感受一下什麽叫三元及第的口才。

幌子?见鬼的幌子!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不说话没人把他们当哑巴。

苏通判木着脸听程某人骂他,苦中作乐想着:骂吧骂吧,越骂越能证明他是个清白的好官。

等着,他现在就派人去请城里的退休老臣来旁听。

苏景殊说干就干,招来站在旁边的沈仲元耳语几句,然後继续淡定的挨骂。

临走前还送他这麽份大礼,程表哥果然是最为兄弟着想的好表哥。

听到他吩咐的白玉堂:……

就说这小子不会白挨骂。

程元和李坤貌合心不合,李坤在西郊铁器作坊铸造假钱之事并没有让他知道,而是绕过这个兼任厢军指挥的知州去找厢军副指挥郑宏合作。

公堂上不许吵嚷,程元身上有用的线索也不多,很快被带到院子里看押。

院子里没人管他那张嘴,随便他怎麽骂。

李坤和郑宏合作私铸假钱证据确凿,程元贪污受贿增收税粮同样证据确凿,不过程元那儿可以直接量刑定罪,李坤却不行。

水师营到底有没有被他渗入?当年往辽东运粮的大船是谁给他安排的?他开钱庄敛财囤粮到底是为了什麽?

疑点太多,都得弄清楚才好往案卷上写。

州衙里动静那麽大,城中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道谁那儿传出来开堂审案的是包青天包大人,一传十十传百,短短一会儿时间州衙外面的街上就堵满了人。

百姓都爱看热闹,在热闹可能和他们每个人都有关系的时候,别说天气炎热,就是天上下刀子都挡不住他们过来一探究竟。

禁军只抓犯了事儿的人,各座府邸的下人度过惊心动魄的一夜,等外头的动静消停下来立刻互相打听,消息瞒是瞒不住的。

四海钱庄和城里几家大粮铺全部被查封,主家大半夜的被官兵抓起来带走,连知州大人都没躲过去,这会儿都在大牢里待着呢。

别人不能治知州的罪,现在要开堂问审的是包青天包大人,别管什麽知州知府都得束手就擒。

公审结果不出所料,李坤程元等人罪恶昭彰证据确凿足以定罪,但是李坤身後的人却没有审出来。

其他人在堂上要麽喊冤要麽唾骂,只有李坤一言不发,看上去和之前那个奸诈的商贾判若两人。

包拯也没指望一次就能把所有疑点都解决,此案涉及颇广,他也没必要将时间都耗在几个问不出东西的人身上。

皇城司的官差有时间和他们耗,直接将人押送到京城就是。

登州和青州相距不远,兴许过几天还能在青州找到点线索。

根据郑宏的供词,他们铸造假钱用的朝廷发下来的军饷。

禁军直属中央,厢军属于地方,二者之间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