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59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59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大苏也不知道那几个书生是怎麽想的,这般找茬他也是头一次见,然而他只愣了一下,那几个家夥就已经自顾自开始玩。

最先说话的那个说“姜子牙渭水钓鱼”,端走了一盘鱼肉。

第二个说“秦叔宝长安卖马”,端走了一碟马肉。

第三个说“苏子卿贝湖牧羊”,端走了一锅羊肉。

第四个说“关云长荆州刮骨”,抢走了桌上的大骨头。

第五个说“张翼德涿县卖肉”,扒拉走了最後一盘肉。

第六个说“诸葛亮隆中种菜”,这下连青菜也没有了。

苏八娘听的饶有兴致,她不担心俩弟弟会吃亏,只想知道那些菜到底吃没吃,“你们两个是怎麽反击的?”

苏辙抿唇笑笑,“是二哥出的手,我都没来得及说话。”

苏轼嘚瑟的晃晃脑袋,“桌上一共只有六盘菜,我说‘秦始皇并吞六国’,六盘菜都归我没问题吧?”

苏八娘笑的前仰後合,“然後呢?那几个书生什麽反应?”

“还能什麽反应,呆若木鸡呗。”大苏挤兑人的时候不会手下留情,人家都打上门了,他可不是什麽大度的人,说“并吞六国”就一定一盘菜都不给他们留。

区区六盘菜,他和子由还吃不饱呢。

苏辙回味了一下那几道菜,摇摇头评价道,“菜色味道平平,也并非首次出现在汴京美味佳肴,我和二哥都被骗了。”

苏轼摆摆手,“又不要钱,凑合着吃。”

苏洵忍俊不禁,“所以你们一道菜都没给人家留?”

苏轼理直气壮,“他们主动来找茬,我们为什麽要给他们留?”

要是他对不上来,那几个家夥肯定不会让他和子由吃一口。

他们俩要是干看着的话,别人吃他们看着多尴尬。他们俩要是扭头就走,那几个家夥没准儿还要嘲笑他们输不起,说他们考中进士学识也不过如此。

这能忍?就得当场打回去!

小小苏在旁边加油助威,“就吃就吃就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灭他、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大苏和小小苏态度一致,拿出两个茶杯以茶代酒碰杯庆祝,开开心心没人拉着就能上天。

苏辙自己拿个茶杯,落後一步挤进快乐的兄弟之中,在家坚决不肯不合群。

……

太学的食堂承包出去之後,食堂的菜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权贵一般一日三餐,百姓普遍一日两餐,衙门和学校的食堂供应饭菜也是一日两餐,六百个人的夥食工作量也不大,因此改造起来非常快。

太学食堂的大厨不是不会做菜,而是身上没有压力,做的好做的不好都是那些工钱,所以做饭的时候不怎麽上心,到饭点图省事儿随便做几个菜,不让学生饿死就完事儿了。

现在上头有人盯着,他们的工钱不走太学的账改成走承包商的账,做的好有奖赏做的不好扣钱,“扣钱”俩字一出来就听的人心里发紧。

罚不如奖能调动人,“做的好有奖赏”这句话的分量比“做不好扣钱”更重,但是太学的大厨们在乎的不是奖罚,而是新东家愿意和他们分享家传的菜谱。

这年头磕头拜师劳心费力伺候几十年都不一定能从师父手里学到真本事,新东家竟然准许他们学新菜,这还愣着干什麽?打起精神赶紧学啊!

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这要是不学能後悔一辈子。

手艺人凭手艺吃饭,学到手的本事天王老子来了也收不走,还能传给自家子孙,和天上掉馅饼也差不离了。

程夫人有手段,她手上好东西多的是,也不在乎那些食谱菜方,如此一来几位大厨更是感恩戴德,学新菜的时候干劲儿十足,弄得太学的师生私底下怨念颇深。

新菜以前没出现过他们不好评价,那些和原来一样名字的菜也都变得好吃了起来,这合适吗?

这些厨子要是不会做菜也就算了,明明会做以前还那麽糊弄,哪儿有这麽欺负人的?

大厨们这些天痛并快乐着,这事儿的确是他们理亏,遇到学生或者直讲明里暗里的抱怨也只能讪讪讨饶。

食堂的饭菜变得可口,太学全体师生对此报以极大的热情,下课的钟声一响,学生们立刻从教室冲出去,速度和刚来太学的苏景殊王雱有一拼。

直讲先生们顾及形象不能和学生一样跑,不过他们有单独的小食堂,去晚一些也没什麽,于是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往食堂去,悠哉悠哉的步伐格外拉仇恨。

今日食堂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油条、胡辣汤和其他几个常见的菜色,路过的学生边走边琢磨油条是什麽?胡辣汤又是什麽?

一边琢磨一边去打饭,不知道是什麽也不耽误他们往前冲。

苏景殊王雱周青松周勤四个人分工明确,占位打饭进行的飞快,慢一步都抢不到他们经常用的那张桌子。

太学和国子学分开没多久,两边的监舍学舍都是新建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但是太学前些年的定额是三百人,这些年扩招扩到四五百,监舍那边倒能住下,食堂这儿人一多就开始挤了。

苏景殊将油条撕开泡进胡辣汤里,感慨这挤挤攘攘的才像学校的食堂。

“景哥,这个汤的味道好奇怪。”王雱喝了口热腾腾的胡辣汤,仔细品品味道,品完之後再来一口,“很奇怪,但是还挺好喝。”

苏景殊也这麽觉得,“是的,很好喝。”

这里是汴京,是开封府,是河南地界儿,河南地界儿怎麽能没有胡辣汤?

京城繁华,各种好吃的数不胜数,他之前也没想起来胡辣汤这回事儿,还是前几天他娘张罗食堂的菜单时他才後知後觉意识到北宋年间的河南既没有胡辣汤也没有油条。

胡辣汤和油条多适合出现在食堂,不行,他小小苏就要提前不知道多少年把河南的特色之一给苏出来!

发力吧!金手指!

昔有“景哥儿田里吃草”,今有“景哥儿厨房煎药”,在老苏形象的描述之下,苏小郎可谓是忍辱负重备尝艰辛。

上次是他爹眼瘸,这次也不怪他,胡辣汤看上去就是这个样子,他只是做个饭而已,干嘛一副他要把全家人毒死的鬼样子?

过分了啊!真的过分了啊!

有本事汤熬出来都别喝!

当然,最终全家都真香了,不然也没有现在食堂牌子上写着的油条和胡辣汤。

周勤慢慢品着碗里的汤,汤汁粘稠入口顺滑,里面的羊肉也很有嚼头,胡辣味恰到好处,一口接一口令人欲罢不能,“景哥儿,这也是你们眉州的特産?”

都说蜀道难,可蜀中山清水秀好东西实在多,等将来有闲暇他一定过去游玩,重点就是他们小同窗的家乡眉州。

苏景殊咽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