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158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158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苏景殊把事情安排的明明白白,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日一早,京郊别院便传来了天子驾崩的消息。

苏景殊:!!!

周青松:!!!

周青松转过头,“景哥儿,昨天……”

苏景殊睁大眼睛,好险一句“官家不是我克死的”没脱口而出,“官家昨天还好好的啊!”

第67章

*

苏景殊很慌,他能看出来皇帝身体虚弱,但是他不知道昨天那是回光返照啊!

这年头讲究玄学吗?官家召见完他就驾崩,会不会有人说是他的问题?

不是,他也不是扫把星啊!

周青松顿了一下,怎麽说呢,他不是这个意思。

天子驾崩的消息宛如惊雷,朝堂被这道惊雷炸的人心惶惶。

皇帝的身体一直都不怎麽好,早些年连失三子对他打击太大,卧病在床是常态,有段时间病情甚至严重到神志不清整日大呼“皇後谋逆”这等等荒唐之语。

朝廷内外担忧皇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身体不好,生怕他哪天突然病重撑不住人没了却还没有继承人再造成政局动荡。

子嗣兴旺的宗室亲王很多,到时候一下子冒出来七八十来个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宗室子让朝臣怎麽办?

现在看来,他们当时逼得紧是正确的。

官家知道子嗣艰难是因为皇宫有毒之後心胆俱裂惊怒交加,可他再怎麽震怒也于事无补,皇宫是开国时仿洛阳紫薇城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修建的,太祖太宗都住在里面,没有人知道涂墙的铅汞丹砂会影响子嗣。

太祖太宗不可能故意坑害子孙,工匠也不敢明知有毒还往宫墙上涂毒物,一切都是阴差阳错。

然而这个阴差阳错应到他们官家身上就成了一辈子的苦难,事发之後甚至连个可以让他出气的替罪羊都找不出来。

时也命也。

官家大概也知道这事只能怪他命不好,挪到京郊别院来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哪天能清醒半个时辰,侍奉在左右的宫人都得千恩万谢。

太医院的太医早有预警,两府三司的中枢重臣早有心理准备,在听到天子驾崩的消息後都有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人最怕没了心气儿,之前的官家虽然身体虚弱,但是好歹有生儿子的念头撑着。

如今知道这辈子都没办法再有子嗣,心气儿一散自然是油尽灯枯。

世事难料,他们官家仁善宽厚贤名远扬,谁能想到竟落得个无子郁郁而终的下场。

幸好他们赶在皇宫有毒暴露之前逼官家立下了继承人,不然等他病到人事不知,即便能趁他清醒的那一小会儿时间让他立储,宗室有心想挑刺也能找各种理由。

有两府三司的相公们和曹皇後在,天子驾崩之後的一应事务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半个月後,曹皇後发布遗诏,皇子赵曙继承皇帝位。

皇宫不能进,新帝登基只能在京郊别院将就一下。

宰相韩琦宣读先帝遗诏制命,赵曙接见完文武百官就算正式即位,但是直到第二天大赦天下奖赏各军,他听身旁人喊他官家也还是反应不过来。

官家?他?啊?

真的是在喊他吗?

懵.jpg

说实话,这些年连着几次被接进宫又被送出宫,官家的话在他这里已经没有任何可信度。

朝臣催的急就接他进宫,朝臣催的不急或者宫里有皇子诞生就再把他送出去,官家和朝臣开心就行,他的想法不重要。

这次进宫之前的情况和前几次完全没有区别,朝臣催的急,官家说宫里有宫妃怀孕也不行,被逼的实在没办法了才又把他给提溜出来。

宫里有宫妃怀孕,也就是说等皇嗣诞生他还得走。

真是一天安稳日子都不肯让他过。

进宫之前想着皇嗣降生就离开,没想到中间出了皇宫处处皆毒之事,更没想到皇嗣还没有出生官家就驾崩了。

他现在被群臣推上皇位,皇嗣降生之後该怎麽办?

尚未出生的是个公主还好,若是个皇子,难不成还要他先登基再退位?

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宗室子多的是,只他的亲兄弟就有二十多个,何必逮着他一个倒霉蛋折腾?

那位有孕的宫妃再过两个月就要临盆,要不他先别登基,等皇嗣诞生之後再决定是他即位还是官家亲子即位?

赵曙不太想折腾,实在这些年被折腾怕了,被接进宫再被送出去已经让他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要是先登基再退位,他以後如何在汴京生活?

相公们一心为国他明白,但是也请相公们为他想想。

赵曙试图和曹皇後商量不当皇帝,曹皇後只是笑笑不说话。

他再去找韩琦、富弼等人,看到几位老臣熬的通红的眼睛张了张嘴什麽都没有说出来,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

万事俱备,只等他去接见文武百官,他这个时候拒绝登基未免太不像话。

然後他就成了新官家。

父母去世,子应服斩衰三年。天子驾崩,嗣君服斩衰以日易月,守孝满二十七日即可。

先帝的遗腹子还没有出生,赵曙生怕沾了不该沾的权利後放不开手,想尽办法拖延亲政的日子。

他身为先帝养子,先帝驾崩,他想和民间一样为养父守丧三年。

守孝期间不能处理政务,军国大事便交给韩琦韩相公代理,衆卿家应该没有意见吧?

年轻的官家眼含期待的说出他的想法,他觉得他拿孝道做由头几位相公肯定不会不答应,但是结果和他想的截然不同。

衆宰臣全都不答应,甚至还黑着脸教训了他一顿,弄得他只能讪讪改口收回成命。

新官家即位,曹皇後被尊为皇太後,发妻京兆郡君高滔滔被立为皇後,长子赵仲针为安州观察使、进光国公,次子赵仲乱转明州观察使、进祁国公。

赵曙和高滔滔同岁,小夫妻十六岁成亲感情深厚,家中没有侍妾偏房,四子四女皆是高滔滔所出。

幼儿容易夭折,便是夫妻俩小心照顾也还是有一子一女早夭。

妻子儿女全都安排好,赵曙灵机一动又有了个好主意。

古往今来时常有太後临朝听政,先帝刚继位时便是如此,他觉得他还年轻,请皇太後一起来处理军国要事合情合理,娘娘应该没意见吧?

曹太後:……

先帝啊先帝,你说你造的都是什麽孽?

到手的皇位人家都不想要,看看你把孩子折腾成什麽样儿了。

想是这麽想,但是垂帘听政还是不行。

官家是先帝养子,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并非无知小儿,哪里需要太後临朝听政?

她知道官家担心的是先帝的遗腹子,那麽就关起门将话说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