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863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863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契丹铁骑打不下瀛洲这才转向澶州,澶渊之盟後瀛州、莫州等关南地区才算正式归宋,割让河间府相当于敞开河北大门欢迎金军入主中原。】

【最後,中山府。只说中山大家可能没啥感觉,第一反应估计还是战国时候的中山国,这里换个说法,中山府所属地区大体相当于唐朝的成德节度使,唐时的河朔三镇之一,这样就熟悉了。金人分两路不是想搞什麽复杂的战术,而是因为太行山的存在,山东面是河北,山西面是山西,河北有河间,山西有太原,而山西和河北中间的枢纽地区正好是中山。一旦中山府不在北宋的控制之下,金人的两路大军走立刻就能形成策应,所以中山府一样不能割让。】

【最重要的是,此时的太原、河间、中山三地都还在北宋手上,金人一个都没能攻下。】

【只要太原还在,金军就没法走西路南下,只要河间和中山还在,北宋就能和之前抵抗契丹入侵同样的战术挡住金人的东路军。】

【北方军民浴血奋战将金军牢牢挡在城外,京城的皇帝在干什麽?他在搜刮百姓给金人凑赔款。】

所有人:???

不是?就一点反抗都没有的吗?

别说割三镇了,三个地方一个都不能割好吧!

没有燕云十六州的大宋已经很惨了,他们还连西夏都没能解决,再把周边门户全部拱手让人日子还过不过了?

【金人狮子大开口,李纲坚决反对,皇帝和某些大臣却兴高采烈觉得花钱能买平安是上上策。为了凑够给金人的金银财帛,宋钦宗下令搜刮汴京百姓的财産搞的京城鸡犬不宁。再有康王赵构主动请缨为质,于是宋钦宗高高兴兴的作出了送他弟还有宰相张邦昌去金营的决定。】

【割地求和的诏书被皇帝轻松签下,好在诏书被李纲拦了下来,在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出发去金营之後,勤王的各路大军终于抵达京城,二十万宋军对六万金军,还是主场作战,怎麽看都不应该守不住都城。】

【但是吧,宋朝那情况还真就不能按常理来想。】

【宋朝最出名的是什麽?没错,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外战御敌不在行,内部勾心斗角那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就算是刚登基的新君也一样。】

【如果二十万大军都归李纲指挥,或许事情会变得不一样,但是世上没有如果。】

【援军到了,难关还没过去,皇帝就开始提防臣子大权独揽会不会别有用心,于是将兵权一分为三,以种师道为宣抚使,姚平仲为都统制,将勤王之师拨隶宣抚司,并且拨前、後军之在城外者归姚平仲节制调度,李纲的行营司所统者只有左、中、右军。】

【指挥不一,兵力分散,行营司与宣抚司各自为战,对上的还是两万能打辽国七十万大军的女真精锐,结果可想而知。】

【以李纲的能力,二十万大军都归他指挥或许能胜。以种师道的能力,二十万大军都归他指挥大概率也能守城成功。但是不知道宋钦宗哪儿来的信心,他更看重年轻气盛想要反攻的姚平仲。】

【种师道主张“坚壁勿战”,但是李纲、或者说真正能做主的宋徽宗不听他的,而是采纳姚平仲出奇兵速战速决的想法。】

【看看史书上是怎麽记载的,“(姚平仲)请斫营擒帅以献功,不成,遂亡命奔蜀。”】

【姚平仲在宋钦宗的指挥下带兵夜袭金营试图生擒金军主帅完颜宗望迎回康王,结果不光没能救出人质反而被打的落荒而逃,昼夜奔袭七百五十里才敢停下歇歇脚,因为怕朝廷追究又一路跑到蜀中隐居,直到八十岁才敢露面说出他是谁。】

姚古:……

种师道:……

宗泽:……

这回表情扭曲的不是皇帝,而是变成了几位武将。

尤其是小姚同学,要不是身在皇宫怕是抡起刀杀人的心都有了。

原因无他,里头那个劫营失败还躲到千里之外的姚平仲是他亲侄子,还是他一手带大当儿子养的亲侄子。

刚才老赵家的一个个骂天骂地,现在老赵家的已经被气到说不出话,换成他老姚家的继续骂。

想他姚家乃是西军出了名的猛将,他爹他哥都是军中的神射手,他姚古更是文武双全干什麽都行,他们一家子都是凭真本事杀出来的,怎麽会出来那麽个後辈?

旁边人看着他生气也不好说什麽,种师道已经出现了,说不准接下来就是他们谁在里头亮相,要是正面人物还好,要是负面人物他们得气死。

老天鹅啊,这到底是哪儿的大宋?

他们知道他们这几十年发展的太快,也知道近些年小辈们有些骄傲自满,但是也不用这麽折腾他们啊。

【姚平仲跑了,宋钦宗身为皇帝肯定不会怪他自己,于是就是李纲和种师道背锅,俩人一个被贬一个被罢免兵权,这下二十万大军一个能指挥的都没了。】

【皇帝因为劫寨之战失败彻底放弃了反抗,也不说和金人谈条件了,金国那边提什麽条件他都答应。咳,虽然没有劫寨之战失败他也是这麽干的,但是这次认怂的态度更加诚恳,让金国那边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皇帝认怂,京城还有不认怂的,那就是永远热血的学生。】

【後面这段可能有点眼熟:皇帝的软弱让太学的学生义愤填膺,数百名学子到宣德门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头可断,血可流,领土不能丢”等口号强烈反对割地求和,为李纲种师道叫屈并痛骂某些撺掇着皇帝求和的卖国贼。】

【游行示威起了一点点用处,皇帝恢复了李纲的官位,但是用处也仅仅是一点点,之後没多久宋钦宗就翻旧账把带头闹事的太学生嘎了。】

【答应金国的条件一个没少,主战派尽数被罢免,朝中剩下的几乎全是阿谀求和之辈。】

【花钱买平安是宋朝的老操作了,在北宋君臣眼里没什麽是花钱解决不了的,解决不了只能说明花的钱不够多。】

大实话,但是戳心窝子。

“相公,我爹已经开始以头抢桌了,您要不要去劝劝?”

“劝劝吧,撞傻了就不好了。”

苏景殊一手扶额,心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待会儿再劝也不迟,“没事,你爹有分寸。”

苏相公不知道该怎麽劝,他只能让人去找几个软垫送过来免得他们家腿腿真的把脑袋撞出个好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完了汴京的宋钦宗再来说说早在金兵渡过黄河时就跑路的太上皇宋徽宗。】

【这宋徽宗也是个人才,从开封府跑到应天府并没有让他停下逃跑的脚步,队伍一路到亳州再到润州,直接跑到江苏那块儿了。】

【京城的议和进展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