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836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836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如今北伐大获全胜,终于没有碍眼的家夥在他面前说他这不对那不行,可算能扬眉吐气一次了。

朝廷收复燕云,接下来和辽国对峙的前线就会从河北转移到更北边的幽州蓟州。

不是他对朝中同僚有意见,而是真找不出比他更合适去幽州的大臣。

比他有资历的都进两府了,幽州重要京城更重要,人家得留在京城为全大宋谋福祉。

没他有资历的、都没他有资历了还怎麽和他争?

苏景殊围观张大人在朝中舌战群儒,在张大人斗志昂扬赴幽州上任後立马请命去云州。

那地方离西北近,他对那边的气候也了解,知道如何能让周边地区迅速恢复农耕,也知道要多建营寨多经营榷场来牵制周边外族。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被契丹人用经济卡脖子的时候首选就是南下寻求大宋的帮助,云州的位置正好可以盯紧蒙古人的动向。

女真那边目前来看已经被忽悠瘸了应该不足为惧,但是大宋的危机不只来自契丹和女真,还有备受契丹欺压的蒙古。

宗泽已经出现,他的心腹爱将岳飞就不远了,岳飞都出来了,离蒙古崛起还能有几天?

唉,他们大宋怎麽就那麽多灾多难呢?

冷静,淡定,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他们盯的够紧就能堵死蒙古人南下的路。

老祖宗的华夷之辩已经辩的很清楚,接受华夏文化的都是华夏人,他们要有唐太宗“四夷之人,乃同枝叶”的观点,不管蒙古女真还是别的什麽族都是大宋这棵树上的枝丫,等有朝一日番邦争着抢着要加入大宋,他们就能开创堪比盛唐的“万邦来朝”。

“如果让我爹听到你的远大志向,他会感动到哭出来。”太子殿下嘴上说他爹怎麽怎麽,实际上自己也开始畅享万邦来朝的盛况,“不说将来,就只现在,列祖列宗活回来都不能对我爹大声说话。”

苏景殊叹气,“为什麽我爹骂我的时候不管这些?”

太子殿下瞥了他一眼,“因为那是你亲爹。”

苏景殊:……

也是。

俩人在絮絮叨叨说着,送君千里终须别,太子殿下只能送到城门口两三里。

小夥伴以前上任说走就走了,这次去云州总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此去山高路远,他可怜的小夥伴孤身、额、虽然好多人陪着,但是怎麽看都不如留在京城按部就班的升迁来的安稳。

要不是真心为了大宋,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全国各地的吃苦?

呜呜呜呜呜呜呜。

究竟谁规定的年轻人不能当宰相?大宋律法哪条写了年轻人不能当宰相?

苏景殊小声安慰,“殿下别担心,单纯就是因为您之前没送出城过。”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的很,那时候分别正好可以驱散离别之情,现在这离城门老远路上只有匆匆忙忙的行人马车,凄凉的感觉不上来才怪。

要不是因为走的是他,他能当场唱首《送别》来助兴。

幸好在城门处把两位小殿下给劝住了,要是让二殿下跟来,要麽他带个意气风发的将军王一起去云州,要麽他们家腿腿带着哭成狗子的二殿下回宫。

殿下别担心,他这不能叫全国各地的吃苦,云州离京城才多远一点儿,回头去漠北大草原或者出海的时候再担心也不迟。

当官哪儿有一直留在京城的,辗转四方才正常,这不,他家兄弟仨永远只有一个在京城周边,另外两个都满天下的跑。

他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现在只是官家的丰功伟业,属于殿下的不世之功还没开始呢。

十年後二十年後他就不年轻了,到时候腿腿亲自来给他升官加爵,这样他们俩在後世少不得被评为“君臣相得”第一名。

以後的日子长着呢。

第301章

*

旁白: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繁华的市井文明居历朝历代之首,汴京富丽天下无,至神宗熙宁年间进入全盛鼎盛时期,史称“熙宁盛世”。

然而大宋王朝前叶却并不太平,政治**、军队涣散、外敌环伺、四面受敌,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酝酿着大量的社会危机。

从内忧外患国步维艰到士农乐业文武忠良,大宋君臣究竟做了哪些努力走了哪些弯路。

欢迎来到假装我们很正经的历史大讲堂,这一期我们将深入了解宋朝的熙宁之治——那个波澜壮阔的盛世。

*

“观衆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本期的主讲人醉花花,这一期我们主要讲的是宋英宗和宋神宗两朝,讲那个奇才辈出的时代和那群扑朔迷离的人。”

“衆所周至,大宋开国到英宗继位这百年时间过的非常憋屈。”

“太祖赵匡胤为避免重演唐末五代武将乱政的局面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军中推行“更戍法”使得将兵不相习,军队数量虽多却战斗力极低,虽使北宋不至于重蹈五代覆辙,却也无力抵御外族入侵。”

“北方契丹人边境不断挑衅,觊觎中原之心从未消失。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後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汴京,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被宰相寇准逼着北上亲征鼓舞士气,打了胜仗却依旧和辽国签订盟约割地赔款。”

“到宋仁宗宝元元年,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史称西夏。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大宋边境,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三捷,大有图谋关中之意。宋廷为稳住西夏选择和谈,每年向西夏输送岁币二十五万五千来维持边境太平。”

“与此同时,澶渊之盟和一直和大宋相安无事的辽国也再次聚兵幽燕声言南下,宋朝无力招架党项、契丹的同时发难,只得以岁增银绢各十万来稳住辽国。”

“听上去和我们熟知的宋朝是两个极端,但是这的确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官员权力实行一官多职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叠床架屋。朝廷不抑兼并,纵容功臣权贵兼并土地,“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

“宋朝在和辽国西夏的战争中屡次失利,统治者以钱帛买得一时平安,岁币岁赐成为百姓在赋税之外的又一沉重负担。”

“到宋仁宗执政後期,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朝堂上变法改革的呼声越发高涨,皇帝多次催促要求宰辅之臣马上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来。”

“这时还不是治平变法,而是治平变法之前的庆历新政,对治平变法有直接影响的庆历新政。”

“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