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658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658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就教他和他哥不要轻信番邦,打仗时能杀尽杀,尽量不给他们留投降的机会。

西夏兵降了又叛的例子太多,军中粮饷本就不多,好吃好喝喂饱了再回来打他们未免太过分,不如直接不受降。

咳咳,这种私底下的小技巧不能放到明面上,不然会被弹劾,总之就是边地各军都不乐意接收西夏降兵。

和西夏降兵相比,他们宁愿接纳主动来投的党项部族。

没打过仗的普通百姓还好,西夏那边十年九旱,种地连温饱都没法保证,举族搬迁到大宋境内大多都能安心耕种。

而那些招降来的士兵,啧,他都不想说。

大宋的西北边地很贫瘠,西夏境内的绝大部分地方比大宋的西北更加贫瘠,西夏李氏成天琢磨攻打大宋不光是为了野心,还因为国内太穷不得不靠劫掠大宋来生活。

衆所周知,在西夏当兵是没有军饷的。

西夏兵想拿到钱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抢。

打胜仗就有钱粮可抢,打败仗就死,全看运道好不好。

本来是要麽抢的盆满钵满要麽死,大宋愿意以丰厚的俸禄接纳西夏的士兵後情况就变了,那些不要脸的家夥打了败仗就投降,安分不了几天又结伴出逃,还是带着从大宋领到的军饷补贴出逃。

要不要脸啊?要不要脸啊!

小姚同学对非常不喜欢这种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所以他从小就是他爹的坚实拥趸。

面对西夏军应杀尽杀,压根不给他们投降的机会。

他知道大部分士兵当兵都不是自愿的,但是不妨碍他谴责西夏降兵连吃带拿还反插一刀的行为。

“举族而迁没有牵挂可以安心留在大宋,士兵还有家人留在西夏境内,会找机会逃回西夏也可以理解。”苏景殊说道,“如果你投降敌国在敌国吃香喝辣,你爹你哥你叔都在家等你回来,甚至还有被朝廷问罪的风险,你能放心一直留在敌营?”

“不能。”小姚同学撇撇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当降兵。”

他死就死了,战死沙场好歹能留下个好名声,要是传出去西军姚家出了个投降西夏的孬种,他全家都没法擡起头做人。

苏景殊摇摇头,“西夏自有国情在,寻常士兵和出身将门的将领不一样,影响他们做决定的更多是家眷的生存而非名声。”

姚古搓搓下巴,“所以?”

苏景殊捏紧拳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在逃走之後想法子把家眷也迁过来而不是捞一把就跑。”

而且只有大宋这样家大业大的国家可以这麽干,西夏贫瘠养不起生活在那里的百姓,连这麽干的资格都没有。

树挪死人挪活,一个人归降安不下心,全家全族全部落都迁过来总行了吧。

只要有想法,西夏朝廷管的再严也挡不住百姓搬迁。

姚古歪歪脑袋,感觉不太可能,“愿意归附大宋的都是活不下去的,就拿荔原堡的番邦部落来说,要不是当初蔡大人招他们到这儿来耕种屯田,他们活过那年冬天的可能性都不大。”

要麽在寒冬冻饿而死,要麽死在劫掠其他部落的路上,也有可能劫掠之前先被别的大部落吞并,总之都是要伤到根本的大劫。

寒冬腊月大部分番邦部落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大宋各州在冬天也会加强防备。

小部落劫掠大宋成功率几乎为零,被大部落吞并下场更惨,全部落都会被抓去当奴隶,怎麽看都是主动归附大宋更好过。

他们失去了自由,但是得到了活命的机会。

接受大宋的招揽就意味着要听大宋的安排,沿边各路非战时以种地为先,战时二十岁以上的壮丁都属于战斗力,每户九丁以上抽五、六丁抽四、四丁抽三、三丁抽二、二丁抽一,蕃部兵马虽然不是禁军,但是训练时都是按照禁军的规格来训练。

家底不丰厚的小部落会为了活命接受这个条件,稍微大一点的部落就不行。

有些是不接受大宋的招揽也能活的很好,有些是即便心动也走不掉,大贵族不会放任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小部落迁走。

“能不能迁出来是他们的事,让他们不顾千难万险也要迁出来是我们的本事。”苏大人眉眼弯弯,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墙角挖不倒,归根结底还是看民心。

“大宋对蕃部兵马的待遇已经够好了,士兵由朝廷分配耕地,将领按等级发放俸禄和添支钱,要让他们不顾千难万险也要迁出来还不得把他们捧上天?”小姚同学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番邦欺软怕硬,大宋态度太好他们更瞧不起大宋。”

他感觉朝廷现在的政策已经很偏向番邦,虽然这种偏向的确让很多游离在西夏和青唐吐蕃政权之外的小部落归顺,但是这种归顺并不长久,一旦形势有变那些小部落立刻就会倒戈。

苏景殊无声叹气,正是因为用钱招揽来的部落没有定性才更需要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大宋。

番邦和汉地的文化不互通,短时间内让番邦部落打心底里认同汉家文化很难,生活困难的地方也没有那麽多读书人,空谈保家卫国一点用处都没有,得另外想办法来进行思想教育。

不能引经据典,不能掉书袋子,要让大字不是一个的寻常士兵和普通百姓都能明白为什麽要保家卫国,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咬文嚼字显摆自己懂得多。

大宋的文臣很厉害,可惜还是受限于时代不懂群衆路线的好。

苏景殊没有和小姚同学多说,拿到巡检司统计出来的降兵的人数和基本身份便去降兵营打探情况。

姚古前想後想左想右想怎麽想怎麽不放心,生怕文弱的苏大人被西夏降兵伤到,寸步不离走哪儿跟哪儿。

这次的降兵太多,苏景殊不介意身边多个能打下手的少年郎。

咳咳,之前什麽情况他只从别的同僚口中听说过,第一次亲自参战就是那麽大的场面还怪激动的。

西夏在荔原堡外的谷地被伏击损失惨重,梁乙埋为了鼓舞士气特意分出三万大军,原以为能以多欺少打个翻身仗,万万没想到荔原堡的兵那麽多。

不光兵多武器精良,还有个大杀器狄青。

三万大军已经不能说是先头部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他们主力军的一路兵马,这路兵马的主将当场被狄大元帅射杀,军心已经崩的不能再崩,除了少部分有马的仗着战马跑的快迅速撤离,其他上到将领下到小兵都选择了放弃治疗。

宋人不杀降兵,为了保命投降不丢人。

除去战死的以及撤退的西夏军,目前被控制起来的降兵超过两万。

苏景殊看到数据的时候忍不住後怕,两万能上战场的士兵,还有两千多的轻骑兵,放到平时推平荔原堡都不成问题。

幸好狄元帅和姚将军都在,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