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到北宋当权臣 > 分卷阅读664

穿到北宋当权臣 分卷阅读664

簡繁轉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8 10:46:25 来源:源1

“元帅,苏大人说这是心灵鸡汤。”

虽然不知道心灵鸡汤是啥鸡汤,但是看着跟打鸡血没啥区别。

更令人震惊的是,前来避难的羌人部落不光没有惹是生非,还自发组成巡逻小队帮忙维持治安,荔原堡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兵民一家亲”。

不是他吹,纵观西北各州大小三四百座堡寨,能让番邦部落做到这一步的只有荔原堡。

这还是战时动乱的时候,要是没有战乱误事,苏大人出去这儿聊聊那儿唠唠能给他们唠回来数不清的羌人部衆。

“要是没有战乱,羌人部落也不会老老实实坐下来和我唠。”苏景殊无奈解释了两句,让姚古去巡检司帮忙,他自己和狄元帅汇报工作。

狄青听了一路,亲眼看到士气高涨的士兵和再三表示愿意听从安排的羌部首领,回到书房打开舆图,“附近除了礓砟寨还有别的西夏堡寨,如果能让对方守将举寨归附,至少能让西夏人的活动范围退到百里之外。”

苏景殊想了想,回道,“如今西夏已经撤军,拿下边境堡寨的难度能降低许多。”

刚到荔原堡时他只是想试试,这些天天天在羌人部落中和世代居住此地的部衆打交道,又有种劝降也没他想象中那麽难的感觉。

不管怎麽说,先试试没坏处。

王韶都敢孤身跑进吐蕃大本营找吐蕃部落的首领唠嗑,他有那麽多兵马当後盾比王韶安全的多,这样要是还不敢去对面找党项部落话家常未免太拉胯。

还有就是,他们之前对西夏的认识还是太少了。

满朝文武都觉得西夏全民皆兵,党项贵族奢靡度日,全国上下对大宋都是敌视敌视再敌视。

实际上,辽国西夏都有汉人为他们效力,契丹人党项人不向着他们自个儿的政权再正常不过。

寻常百姓想不那麽多,没啥深仇大恨的情况下肯定是哪儿能吃饱往哪儿去。

就算有深仇大恨,在性命都没法保证的情况下也会有很多人选择先保命。

大宋被民间此起彼伏的造反起义困扰,西夏境内的情况比大宋更加严重,只是消息传不到中原,所以朝臣都没往这边想过。

但凡想一想也知道世上不可能存在没有动乱的国家,大宋都做不到的事情西夏怎麽可能能做到?

天灾不会只光顾大宋,西夏的天灾一旦降临比大宋还难收场。

大宋的官员在赈灾的时候大部分还是靠得住的,西夏的官……算了,他们封建制度不去降维打击原始部落制度。

早年李谅祚在的时候推行汉法,还招揽了不少汉人来为他治理国家,为西夏效力的汉人是怎麽想的暂且不说,至少本事是有的。

那些人在大宋找不到出路,到西夏後一有皇帝的支持二要证明他们的能力,没多久就把朝廷打理的有理有条。

可惜李谅祚亲政没几年就死了,梁氏把持朝政後把朝中的汉人贬的七七八八,封建朝廷再次退回部落制度。

都退步了能有啥好的,百姓活不下去,民间小部落揭竿而起,就是西夏的党项贵族势力太大,小部落揭竿而起也掀不起水花,要不了几天就被屠杀殆尽。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小部落迁移到边境生活,离兴庆府越远逃离苛捐杂税的可能性越大,就算渴死在沙漠里也比被抓去做苦工生不如死强。

“前些年西夏皇室征集数万民夫在鏊子山大兴土木,宫室绵延二十余里,之後又在贺兰山东麓修筑亭台楼阁,接连征调的民夫甚至超过十万。”苏景殊唏嘘不已,“西夏谚语,‘已高贵者,豹皮安袋虎皮箙,府上摆设真华丽;已贫贱者,牛皮口袋牛皮囊,路上所带白灰皮。’过来避难的党项百姓说西夏国内贫富分化极其严重,达官显贵年过七十仍花天酒地妻妾成群,民间以乞讨为生的百姓数量庞大,甚至有走投无路的百姓为了乞讨自断手腕。”

本身天灾和饥荒就逼得小部落走投无路,上头的大贵族不说赈灾还变本加厉的鱼肉百姓,遇到百姓抵抗只知道杀,百姓自然不会向着他们。

自然灾害不断,民间颗粒无收百姓无以为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繁多,再加上统治阶级奢华**不拿普通人的命当人命,哪一条拎出来都是大问题,凑到一块儿更不用说,亡国流程算是让他们凑齐了。

以前皇帝能打还能靠劫掠来转移国内矛盾,现在能打的皇帝在阴曹地府开会,掌权的梁氏和其他党项贵族发动外战也打不赢,又没有解决国内矛盾的本事,民心早就散完了,如今正是大宋趁虚而入的大好时机。

所以他在荔原堡这些天挑了好些个能说会道的说客出来,作文写诗他们不会,动员党项部落归顺大宋的本事却很不错。

狄青後知後觉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可以多选几个西夏堡寨出来?”

苏景殊重重点头,“试试呗,试试又不亏。”

趁前来支援的大军还没有全部离开,多安排些卫兵保护前去劝降的说客,虽然他觉得这时候应该没有西夏堡寨敢对说客动手,但是多加一层保障没坏处。

狄青眉飞色舞,“我就知道你更适合来西北!”

他现在就开始挑选西夏的堡寨。

位置合适的选上!驻军多的选上!丁口多的更得选上!

这一仗耽误了上半年的收成,下半年的耕种说什麽都不能再耽误。

时间不够人口来凑,只要开垦出来的荒地比现在多一倍就能把前面耽误的那半年补回来。

苏景殊矜持的摆摆手,“谢谢夸奖。”

狄元帅行动力超强,一盏茶的时间不到就把需要劝降的西夏堡寨列了出来。

苏景殊凑上去一看,额,河对面所有的西夏堡寨都榜上有名。

狄青大手一挥,“待会儿姚兕回营,明日让他亲自陪你去礓砟寨。”

礓砟寨离大顺城近,如果礓砟寨守将真的愿意举寨来降,到时大顺城的防御就能更上一层楼。

“对了,让姚古也跟着。”狄青捶捶脑袋,“那小子没个定性,遇到战事就想往前冲,老姚实在拿他没办法,不介意的话接下来回京兆府也让他跟着你。”

苏景殊愣了一下,“让他跟着我?合适吗?”

“合适,你把他当书童用就行。”狄青将写好的单子递给门口的副将,转过头来继续说,“最好能带着他读点书,带兵打仗也不能太没文化。”

苏景殊眼睛亮晶晶,“像范文正公当年压着您读《春秋》那样?”

人家的身份在这儿摆着,让他打个杂跑个腿就顶天了,怎麽可能真的当书童用。

狄青立刻反驳,“我当年已经有正经的差遣,和那臭小子不一样。”

苏景殊小鸡啄米般点头,“好的好的,回头就带他读《春秋》。”

巧了这不是,他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