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十九章 搞艺术我不行,当皇帝你不行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十九章 搞艺术我不行,当皇帝你不行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09 22:43:38 来源:源1

“咱们去教赵俣那种事?!!!”

袁倾城瞪大眼睛看着麻晓娇,仿佛在说:“你想离开这里都想疯了吧,连这种事,都抢着去干?!!!”

麻晓娇先是一怔!

反应过来袁倾城误会了,麻晓娇的俏脸立时就变得通红,接着这红色从她的脸蛋迅速蔓延到了脖子,并极速下行,最后一直红到了脚后跟!

麻晓娇狠狠地锤了袁倾城一记粉拳:“你想什么呢?!!!我的意思是,纯姐不是跟赵俣取得联系了嘛,咱们能不能借着这个名义,离开这里,谁说要教赵俣那种事了,哎呀!~”

袁倾城这才意识到她闹了个大乌龙,进而尴尬无比,她赶紧挽救道:“照……照你这么说,这还真是个不错的机会,这样,你再帮我盯一会,我去找纯姐,她过会可能还会跟赵俣见面,看看能不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说完,袁倾城就逃也似的离开了。

很快,袁倾城就又找到了张纯,跟张纯说了麻晓娇的想法。

张纯眼睛一亮:“这比我那完美剧本还好,只要我能被选上,凭我的美貌、才识,肯定能迷死赵俣,让他乖乖拜倒在我的石榴裙下,使我成为第一个怀上他孩子的女人,到那时,什么显肃皇后,什么懿肃贵妃,统统往后排,我再略是小计,这王妃之位,是谁的还不一定。”

虽然心中欢天喜地,但表面上张纯却很沉稳地说:“这个主意不错,回头我跟赵俣商量一下……”

……

赵俣先是跟向太后简单定了一下他娶郑显肃和王懿肃的具体细节和具体时间。

前者,赵俣只是表明了,自己想娶郑显肃当王妃,纳王懿肃当侧妃,其它一切,全凭向太后做主。

后者,赵俣也表示全凭向太后做主。

在这个时代,订婚仪式被称为“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等步骤,这些步骤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郑显肃和王懿肃还嫁不到莘王府,依旧会留在向太后身边。

再加上,这期间还有赵茂、扬国公主、赵煦过世,都有可能延误赵俣结婚的时间。

所以,对赵俣来说,时间足够用,他不用再争取更多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向太后让赵俣将郭婷一并娶了,跟王懿肃一样做个侧妃。

这是对郭成大败夏军的奖赏,是向太后和赵煦早就说好的,郭氏也已经收到了风声,不好晃点郭氏,不然,万一因此导致郭氏叛宋投夏,那么就会给赵煦和刘清菁攻击向太后和赵俣的借口。

赵俣推测,这个郭婷应该就是历史上原主的王妃郭夫人,自己既然接收了原主的一切,也就不差一个女人了。

而且,郭氏虽然不如种氏、姚氏、折氏、杨氏、刘氏,但也能算是西军中的一个中大型武将世家。

还有,郭婷有个弟弟叫郭浩,他是南宋初期“蜀中三大将”之一,历史上协助吴玠取得过和尚原大捷。

这么一看,郭氏也算有点用。

关键,娶不娶郭婷,也不是赵俣说得算的,而是得由向太后做主,向太后问赵俣意见,那是给赵俣面子,不是她非问赵俣不可。

赵俣哪能不知好歹?

所以赵俣一口就答应下来。

接着,赵俣和向太后商量了怎么对付刘清菁、怎么应对刘清菁和新党有可能正在酝酿的报复。

两人一致认为,因为赵俣威胁要为孟相翻案,短时间内,不论是赵煦,还是刘清菁,都不敢轻举妄动,但因为有赵茂存在,赵煦迟早还是会立刘清菁为皇后的,这根本挡不住。

好在,因为赵俣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刘清菁就算是当上了这个皇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都不敢轻易打向太后的主意。

其实,向太后忧心的,一直都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在这一点上,赵俣守口如瓶,一点都没说未来根本就不用担心,而是顺着向太后说,他们现在也只能是,先静观其变,再见招拆招。

说完正事,赵俣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又陪向太后吃了顿饭。

席间,赵俣没有食不言,而是借此机会跟向太后聊了赵宋王朝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新党改革方面的错误、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又聊了赵宋王朝的几个邻国,像辽朝、西夏、吐蕃、高丽、日本、大理、李朝、占婆、吴哥。

在说起赵宋王朝的问题和新党改革方面的错误时,赵俣将每一个问题剖析得鞭辟入里,每一句话都如同锋利的刀刃,精准地剖开了赵宋王朝那看似光鲜实则腐朽的肌体,直指要害。

而且,完全不同于赵佶那种辞藻华丽、文采风流、空谈理想。

赵俣不论说到哪里,都是引经据典,结合史实,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提出的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既具有前瞻性又不失可行性,仿佛每一条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金玉良言。

在谈论是否该变法时,赵俣一点也不像赵佶那么滑头。赵佶明明也想变法,但是他却总是顺着向太后的话说。赵俣则是态度鲜明的表示,如今的赵宋王朝,内忧外患,若不革新求变,恐难长治久安。

不过,赵俣也说了,变法要讲究方式方法,绝不能像新党那样乱搞。

最重要的是,赵俣真不只是喊口号而已,而是说出来了可行并且能打动向太后的方案,关键给向太后讲明白了这里面的原因。

为什么要变法?

不是百姓活不下去了,而是朝廷没钱了。

朝廷为什么没钱了?

就是因为赋税太重,压得百姓喘不过气,丰年呢,还能勉强糊口,要是赶上灾年,或者朝廷要打仗,那百姓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因此,百姓宁愿跑到山沟里或者给地方豪强去当佃户打工、宁愿当流民,也不再想给朝廷交税当编户齐民了,因为他们真交不起。

而那些豪门大户、士绅望族又不用交税,或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避税。

赵俣套用朱熹的话:“富家业多税少,益长兼并之势……苦乐不均,公私受弊,有害国家发政施仁之实,日甚一日,无有穷已。”

再加上祖上传下来的不抑制土地兼并。

结果,朝廷越来越穷,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越来越富。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赵宋王朝的统治。

所以,必须变法,而要想变法,就得从根源入手……

说起赵宋王朝最大的敌人辽朝时,赵俣不仅分析了其军事力量的强大与游牧文化的韧性,还指出了其国内部的矛盾与权力斗争,预言其长远来看必有内乱之虞;

论及西夏,赵俣不避讳地将赵宋王朝历次伐夏失败的原因总结的清晰透彻的同时,也指出西夏地狭民贫的现状,并强调了横山的重要性;

至于吐蕃,赵俣则从宗教影响力入手,剖析其对政权稳定与对外政策的潜在影响,见解独到;

谈及高丽、日本,赵俣则以海上贸易为切入点,强调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增强国力、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对于大理、李朝、占婆、吴哥这些相对偏远的国度,他亦能信手拈来,分析它们的地缘政治意义,以及可能对赵宋王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赵俣的言辞之间,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又不乏对未来的敏锐预见,关键是对当下各种形势、各行各业的真知灼见。

向太后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翻起滔天巨浪!她万万没想到,这个之前她一直忽略的便宜儿子,竟然有着如此深邃的见识和卓越的才华。

向太后原以为赵俣不过如同宫中的许多皇子一样,每日里只知道饮酒作乐,不关心国家大事。

就算赵俣狠怼了刘清菁、当众硬钢了赵煦时,向太后也只不过就是觉得,赵俣比诸王多了些孝心罢了。

直到此时,看着指点江山的赵俣,向太后才真的有些恍惚:“这是我养大的孩子吗?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优秀了?!!!”

向太后下意识地就用诸王中最能打的赵佶跟赵俣做对比,结果发现:赵佶也就能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方面胜过赵俣,其它方面,赵俣全都能吊打赵佶。

这就是赵俣要的效果,他就是要告诉很关心赵宋王朝未来的向太后:搞艺术我不行,当皇帝治理国家赵佶不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