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六十一章 越来越有帝王之相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六十一章 越来越有帝王之相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21 22:55: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还能抢救一下,赵煦坚持亲自举行郊礼。

所谓郊礼,就是天子祭拜天地的大礼,是皇帝身份之象征,是政权合法化之标志。

冬至日祭天,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活动,是一项国家大典。

赵宋王朝的祭天礼仪主要表现为“三岁一亲郊制”,即每三年一次,于十一月冬至日,在汴梁城南郊圜丘,由皇帝亲自主持祭祀昊天。

祭天的仪式很隆重,也很烦琐,但皇帝只要按照礼仪官的引导,完成早已熟悉的规定动作即可。

对于正常的皇帝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对于身患重病的赵煦来说,这就是一个特别艰巨的挑战,他的每一步都如踏在刀尖上,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胸膛的剧烈起伏。

然而,赵煦却倔强地坚持着。

在赵煦看来,这是对祖宗基业的执着,是像世人展示他的强壮,更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

在众目睽睽下,赵煦身着繁复的祭服,头戴十二旒冕,每一步都走得沉重而坚定。他的脸庞虽因病而略显苍白,但那双眸子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礼官们手持长竿,引领着象征天地神祇的旗帜,缓缓步入祭坛。

赵煦艰难地爬上祭坛之巅,依照古礼,先向昊天上帝献上玉璧和缯帛,随后由礼官诵读祭文,祈愿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尽管在爬上祭坛时,赵煦的身体就已经到了极限,但他仍旧在凌冽的寒风中,坚持完成了祭天大礼。

赵煦以为他的表现很完美。

是。

对于一个重病缠身的皇帝来说,赵煦的表现已经很出色了。

可只要不瞎,就能看得出来,赵煦是在强撑,他的身体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赵煦亲自举行郊礼的目的是想向世人证明,他只是得了一场小病,给他点时间,他一定会好起来的,大家不要着急选新皇帝。

然而事与愿违。

赵煦的努力并未如愿以偿地安抚朝野上下的忧心忡忡。

相反,在祭天大典之后,尽管赵煦强撑着病体,缓缓走下祭坛,力图展现出龙骧虎步的帝王之姿,但他那份掩盖不住的虚弱与疲惫,却如同冬日里最后一抹夕阳,虽绚烂却难掩其即将沉沦的悲凉。

更让百官不安的是,天色未明,百官辟集,正在称贺之时,赵煦头顶上的殿屋上有一只猫头鹰发出了瘆人的“笑声”。

见到这一幕,不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朝臣们,都在面面相觑,他们心中暗自揣度,这不详之鸟到底在预示着什么?

谏官开始交换忧虑的目光。

章惇等宰执,尽管畏惧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愿意失去赵煦,却也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可以说,除了赵煦以外,所有人都觉得,立储君一事,已经迫在眉睫。

但怎么让赵煦这位很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妥协立下储君,也是萦绕在所有人心头的一个难题……

……

在这个时代,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日子,人们会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府也会放假,庆贺往来。就跟过年差不多。

郊礼过后,所有皇室成员都来慈德宫拜见向太后,同向太后一块过节。

甚至往年皇帝和皇后也会亲自前来拜见向太后。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慈德宫的赵俣,也不例外。

边往慈德宫走,赵俣边为赵煦惋惜!

在赵俣看来,赵煦在宋朝的历任皇帝中,还算不错的,不怂,而且还很有进取之心。

但赵煦在他人生这最后一阶段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明明已经病入膏肓了,却还不虑及身后事,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却似被迷雾遮眼,对赵宋王朝国力衰退、朝局动荡、边境不宁等危机视而不见,一味沉浸在个人的哀愁与药石无灵的绝望之中。

赵俣心中暗自思量:“这皇帝当久了,或许便会被那高高在上的孤独与权力之重所累,忘了初心,失了锐气。赵煦曾立志中兴宋朝,要一扫积贫积弱之态,让百姓安居乐业,边疆安宁无虞。可如今,病榻之上,他非但未着手布局,确保改革之策得以延续,反而任由保守势力回潮,朝纲日非,实乃国家之大不幸。”

赵俣原来期待着,这个时期的赵煦,能比历史上英明一点,趁着他还有自主权之时,把身后事安排明白了,比如任命一位最能继承他改革之志、最有可能率领赵宋王朝走向中兴的亲王担任开封牧。

——开封牧、尹,宋朝并不常置。因为宋太宗、宋真宗都是先当的这个职务,然后当上皇帝的。

为此,赵俣着实是在赵煦面前好好表现了一段时间。

可结果却证明,赵煦在面对死亡时,并没有比很多普通人强多少。

行至慈德宫前,赵俣还在想着这些事,并没有注意到,赵佖、赵似、赵偲正在门口等着宦官进去通报,他和往常一样,径直就进去了。

守门的人,见往里走的是赵俣,不仅没拦着,还满脸堆笑的往里引赵俣,周围的宦官、小黄门和宫女也都围了过来。

就在赵俣本能地要跟围过来的这些人聊聊家常里短之际,赵俣身后的梁师成小声提醒他:“大王,申王、简王、睦王在此。”

赵俣听言,往边上一看,就见赵佖、赵似、赵偲全都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赵俣一拍自己的额头:“看我,光顾着想事,忘记教他们通报了。”

说话间,赵俣就给正围过来的一众宦官、小黄门和宫女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先别过来了,然后走到赵佖他们三个中间一块等通报。

会说的,不如会看的。

赵佖三人哪能看不出来,赵俣来慈德宫,就跟回自己家差不多,关键慈德宫的人对此习以为常,并且全都跟赵俣十分亲近。

这足以说明,赵俣跟向太后远比他们跟向太后亲近,根本就不是外界传得那样,赵俣跟向太后闹僵了,所以这段时间才没来慈德宫。

如今,赵煦重病,又无子,皇室不可能让赵煦过继偏远宗室,肯定会想办法将帝系留在皇室这一脉。

关键,赵煦也没有过继儿子的想法。

所以,如果赵煦的病情不能有所好转的话,新皇帝应该就会在他们这几位亲王中诞生。

而目前来看,在新皇帝立谁不立谁上,话语权最大的肯定是赵煦,其次就是向太后。

而赵煦直到现在还在固执地盼望医学奇迹,正在一点一点失去他的话语权。

这要是再拖上一段时间,搞不好立谁当新皇帝,就变成了向太后的一言堂。

那到底谁会当上这个新皇帝?

赵佖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越来越有帝王之相的赵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