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 第77章 叶诗韵的上中下三策 首万加更!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77章 叶诗韵的上中下三策 首万加更!

簡繁轉換
作者:任鸟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06 10:37: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77章叶诗韵的上中下三策(首万加更!)

叶诗韵一张嘴,赵俣就有点头疼:『又来?!』

张纯和李琳刚见赵俣时,在赵俣的角度看,她们的表现是一个比一个雷人,简直就是来搞笑的。

说老实话,要不是赵俣用尽全力摆姿势配合她们,双方根本就不可能成功对接。

有时候,赵俣忍不住去想,要是将来有一天,五女知道了自己也是穿越者,张纯和李琳想起她们跟自己接触时搞笑的表现,会不会羞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如今轮到叶诗韵了,赵俣原本还以为,从小就有天才少女之称的她,能让自己稍微容易一点跟她对接。

不想,叶诗韵的口气竟然也这麽大。

还搞钱易也。

别的赵俣不知道,但有一样,他可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只要有钱,就能解决历史上的绝大多数问题,包括王朝没落。

战国的商鞅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大明的张居正变法,清朝的摊丁入亩,说到底,所有主持之人其实都在干一件事情,那就是怎麽更好地帮国家搞钱。

搞钱可以说是千古难题了,无数王朝都倒在了搞钱这件事上。

结果,叶诗韵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搞钱很容易?

『这些穿越者啊,怎麽这麽自以为是呢?』

『呃,等等,我好像也是穿越者……』

压下心中的腻味,赵俣摆好姿势,准备迎接叶诗韵发起的对接:

「哦?不知你有何良策?」

也不知,是不是张纯把她们这支小队给带歪了,不仅李琳跟着张纯装神弄鬼,原本讲逻辑的叶诗韵,竟然也不好好说话。

只见,叶诗韵高深莫测地说道:「臣妾有上中下三策,不知官家想听哪一策?」

赵俣耐着性子配合道:「上策为何?」

叶诗韵简单直接地吐出了七个字:「盐政金融化改革。」

叶诗韵讲述,赵俣总结,其大概实施步骤,分三条:

一丶将历史上蔡京「盐钞法「升级为可拆分交易的盐期货合约,允许盐商在汴梁城交易所买卖盐引。

二丶发行五年期「金盐券「,承诺每年百分之六的盐息。

三丶以陕西解池盐场作抵押,向江南富商预售三百万引(每引兑盐300斤)。

其经济原理是,资产证券化解决政府即期现金流问题,跨期套利吸引资本跨区域流动,抵押品证券化提升融资信用。

叶诗韵信誓旦旦地说:「若用臣妾此策,首年预期年增收三百万贯。」

赵俣原以为叶诗韵也会说出点不靠谱的建议,不想她说得头头是道。

而且,据赵俣所知,历史上,崇宁年间盐课收入已达两千四百万贯,占财政收入百分之五十。《宋会要》载政和二年盐钞交易量突破五百万引,江南盐商资本存量超两千万贯。说明叶诗韵这招应该可行。

至于叶诗韵这招到底行不行?

赵俣根本不用担心,他只要当个传话人,来个斗转星移,拿叶诗韵这招跟自己的一众大臣讨论就行了。

对了,这招不是蔡京的嘛,让叶诗韵和蔡京对决一下,这事多半就能成。

而自己,只要当他们双方的传声筒,就可以了,Soeasy!

『这几个女人中,总算有个靠谱的了。』

听叶诗韵说完她的想法,赵俣当即表示:「此策甚妙,诗韵你尽快详细上书献陈,朕拿去与宰执商议。」

不想,叶诗韵却嘟着嘴,夹着声音说:「臣妾不擅长写奏章,如之奈何~?」

一旁的四女有点看不惯叶诗韵这出,她们心说:『这个妖精,一来就发春!都一把年纪了,冲一个小孩儿放电,也不嫌害臊!』

赵俣则故意宠溺地说:「回头教娇娇带你去找裴穗挑几个精通文墨的侍女,相中谁,便挑谁,相中几个,便挑几个,可好?」

听赵俣这麽说,张纯比叶诗韵还夹道:「官家,臣妾亦无侍女~!」

赵俣笑道:「都有,都有!」

听赵俣这麽说,除了麻晓娇以外的四女,觉得她们终于苦尽甘来,可以过上穿越者应有的生活了。

这招就算可行,估计最少也得个一年半载。

而远水解不了近渴。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所以赵俣又问叶诗韵:「诗韵,你的中策,为何?」

叶诗韵答:「宗教特许权拍卖……」

按照叶诗韵的想法,让赵俣下旨,将全国两万八千所寺院分为三等九级,拍卖各级寺院住持任命权(任期五年),同时开放紫衣师号民间申领(每年五千道,每道三百贯)。

其经济逻辑是,宗教市场管制创造行政垄断租金,信仰需求刚性支撑价格体系,非税收入规避士大夫抵制。

叶诗韵自信满满地说:「若用臣妾此策,预期年增收一百五十万贯,且稳妥可控。」

这招,历史上也有,大观四年官方售出度牒三万四千万张(每牒一百三十贯),宣和年间紫衣师号黑市价格达两千贯。《宋刑统》规定私度僧尼者徒三年。

至于这招,到底能不能奏效,赵俣还是得找一众大臣商量一下。

赵俣又问叶诗韵:「那下策为何?」

叶诗韵说:「下策是海外贸易期权体系。」

叶诗韵详细说道:「在广州或明州设立市舶期权司,发行南海贸易季风期权(分春丶夏两季),每份期权定价两千贯,可认购两千料商船仓位。」

赵俣依稀记得,宣和年间,蔡京好像用过这招。

接着,叶诗韵总结,「臣妾这三策并行,首年可筹六百五十万贯,优先以盐政改革吸纳江南资本,次以宗教拍卖收割北方财富,再次之以海贸期权引导资金出海,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赵俣觉得叶诗韵这三招都挺靠谱的,至于行与不行,还得跟一众大臣商量,才能最终确认,毕竟政策这种东西,还得因时制宜。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叶诗韵这三招,没有一招是立竿见影的,赵俣现在要对辽国丶西夏强硬,不把拖欠将士的军饷给发了,怎麽调动军队,怎麽鼓舞士气?

所以,赵俣「贪得无厌」地问:「诗韵,你那有没有那种,立即便能赚它个千八百万贯的良策?」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