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玄幻 > 明尊 > 第一百零六章 九河下稍,红楼诡船

明尊 第一百零六章 九河下稍,红楼诡船

簡繁轉換
作者:辰一十一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10 03:00:49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明尊 !

九河下稍大沽口,三道浮桥两道关!

说的是大沽口位于九河交汇的海河下稍,水系丰富,又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经此往京师,南北运河和海河水系交汇之处,名为三岔河口的地方,便是被称为直沽的古地,上下游又有西沽、钞关、盐关三座浮桥。

钞关查钞引,盐关查盐引,两道鬼门关……

往来樯橹如林,帆似江上白云,昼夜船只川流不息,到了这里货物要么直上京师,要么出港外洋,要么卖向河北,三岔河口俨然就是运河货物海会之地,靠着水路吃饭的人莫约十余万众,行帮教派数也数不过来。

路过的妖魔鬼怪,南北邪祟,邪门异事是层出不穷。

行船的最容易招惹是非,忌讳规矩数不甚数,以直沽之要冲,勾连南北,黄河入海,海外重港,可谓是南方的北方的,黄河的外洋的,什么妖魔鬼怪都来齐了!

此地自第二纪元来便出了无穷怪事,千年前在三岔河口,修建了一座天后宫,才将这些怪事渐渐镇压了下来。

因此便有一句俗语,南来北往飘零客,再邪不过天后宫!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南来北往海外黄河的妖魔鬼怪,再邪门也过不了天后宫,黄河大妖到此要退回去,外洋邪神也不能过大沽口进入内地;南方的阴神妖蛊,北方的大魔仙家,都不能越过天后宫去……

但另一个意思,便知之者甚少——任由那群南来北往黄河海外的妖魔如何邪门,都邪不过天后宫的供奉的那东西!

而钱晨却独自一人,来到了三岔河口的天后宫。

天后宫坐西朝东,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有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启圣殿。

钱晨从正殿远眺,七檩单檐庑殿顶,前接卷棚顶抱厦,后连悬山顶凤尾殿,脊梁中暗藏灵物,照定了钱晨。

一个老道士打着看相的幌子,翘着二郎腿睡在天后宫内的小花园里。

他眼睛似闭非闭,望着祠堂中的一汪明月,月中却有一个人的影子。

“他来这里干嘛?”老道士有些疑惑不解,随手掐了一个卦,沉思道:“这玄真教度了李家人,圆了此教玄君秘经入玄真的两百年大梦。玄真教气运就是一变啊!但这个新教主北来大沽口,又停在了这里,似有窥视京师之意……那皇帝在京中炼丹,所需的大药大半都要经过这里,莫不是他盯上了那些‘仙药’?”

“多事之秋啊!”

“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天后宫的宝镜只要还在,就轮不到我崔不二操心这么多……睡觉睡觉!大晚上的扰人清梦!”

崔不二闭上眼睛之前,先眯着眼再看了一眼祠堂中的月亮,这一次宝镜灵光中的那个身影却突然消失不见。

他猛然瞪大了眼睛,朝着高处去看,却见天后宫外的望海楼上,出现了钱晨的身影,他站在三楼俯视整个三岔河口和天后宫。

“九河下稍大沽口,三道浮桥两道关!”

钱晨幽幽道:“南来北往飘零客,乘船不过天后宫!”

“千年以前,乃是北宋时分,黄河在濮阳决口重走故禹河道,经由大沽口夺海河支流卫河入海!很少有人知道,那一次的黄河改道,从古禹河道之中冲出了一件东西,陈抟真人命弟子在如今的三岔河口将那东西截下,就地修建了这座天后宫镇压,从此,大沽口便有了再邪不过天后宫的传说!”

他没有回头,从望海楼上凝视着三岔河口,南北运河交汇,多条水系环绕的奇景。

望海楼的倒影在水中摇曳,崔不二面色凝重,缓缓从楼梯口转了出来。

他嘬着牙花子,一副混不咎的样子,大大咧咧道:“那传说我也听过,好一面黄帝宝镜啊!相传那是黄帝赐予大禹治水所用,却因为黄河河妖截杀,大禹误将宝镜跌入黄河之中,后来河流改道,渐渐掩埋。直到北宋时分,一场大水,黄河决口,又流经古禹河道,才将那宝镜冲出。”

“陈传老祖能掐会算,算到了此节,便派遣弟子来三岔河口将宝镜打捞了上来,这直沽寨的百姓知道此事后,便跪求真人将宝镜留下,一通哭闹,才修建了这座天后宫供奉宝镜!大沽口也从此成了水路要枢,有宝镜镇压南来北往的水鬼河妖,保了一方平安啊!”

“教主是何等人物,不会连这大沽口百姓赖以生存的宝镜,都要图谋吧?”

崔不二吊儿郎当,沾染了大沽口江湖的三分痞气,笑着问钱晨。

“宝镜……”钱晨笑了笑:“那东西要真是宝镜,为何不供奉镜主,而起名为天后宫?天后者,鼎母救苦之应身也!”

崔不二叫道:“那我可就不知道了!这天后宫的宝镜高悬,任由是谁也动不了,经由三岔河口过得妖魔鬼怪,没一个能在它下面不显露真形的。教主要是动了它,那可就是大祸一场。这天底下,再没有比天后宫还适合它待的位置了!”

“上游的九河里有九条龙!黄河故道中亦有一只河妖等了一千余年,海外洋人运送仙药的船队,已经进入渤海。”

“北方关外的仙家被旧神驱赶着南下,南方的道士却要护送尸王进京。”

“河妖、尸妖、龙妖,还有外洋来的一只海妖,四大妖魔具被那东西阻拦在这三岔河口……崔老道,小殃神!要么你找到那东西,把四妖都收了!要么,你就等着大沽口妖魔汇聚,生灵涂炭吧!”

钱晨施施然道:“我可以告诉你,它是一个爵……骨爵。鼎器演化而来的酒具,由龙骨所制,沉在……这三岔河中!”

崔不二心中一时剧震,等到他回过神来,望海楼上空空荡荡,哪里还有钱晨的影子,但他又挡住了下楼唯一的道路,却不知钱晨是如何离开的。

来到栏杆前,崔不二俯视下方的三岔河口,却见那河面上望海楼的影子微微荡漾,因为今夜的月色极好,几乎能照出他崔不二的影子来。

但这一刻,他竟然从河面的倒影上,看到了一个影子沿着楼梯缓缓下行,可回头去看,楼梯位置却是空空如也。

就像是钱晨走入了河中的影子里。

亦或是那一刻,河中的望海楼和崔不二所在的望海楼颠倒,换了一景!

距离三岔河口不远处的钞关浮桥前,便是夜里,往来的船只也不少,税丁要挨个验过税钞,才能放船入关。

这天下两大钞关,一是京师崇文门,二就是大沽口的运河钞关。

虽然已经过了子时,但税丁张老四的眼睛却亮的和灯泡一样,只因为这过税如过鬼门关。人家崇文门的钞关税丁,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威风差使,三品以下的官员,任由他是百里侯还是给事中,要过崇文门没有不被骚扰的。便是一个小布行李,都要翻检三遍。

要不耐等待,或者有亲戚女眷过关,非得使足了银子不可。

这大沽口钞关也一样,白日里过关的官船、军船多,便是商船也不能卡着,不然后面等着的人不耐,能把他小小一个税丁给撕了!

但若是到了晚上,过关的船少,又多是小商人,而且夹带私货的多。

正是能勒索钱财的好时候。

就在此时,航道上远远飘来一个大红船,模样像是南方的楼船,雕梁画栋的分外华丽,船上还挂满了大红灯笼,灯笼之间用红纱相连。

张老四眼睛都看直了!

南来北往的商船看得多了,但什么时候见过这个?这是大运河!又不是南京的秦淮河……

当即就思忖着:“莫非是京师里办喜事,从南方请了花船上来?但这又何必呢?船又过不了通州!通州……通州也算京师吗?就算是皇上看花船,他也不去通州啊!”

等到那船从江心飘下来,税丁才感觉不对,花船画舫本就不是为了行船而造的,故而无帆无桨,全靠牵引而走,但此时船靠得近了,张老四才发现,船上居然一个人影也没有,就这样飘了下来。

寒江诡船,船上空无一人,偏偏此船涂着红漆,挂着红灯,红色的帐幕幔纱环绕画舫。

两旁排队过关的小船商船都发觉了不对,不断有船远远绕开,亦或是重新朝着南运河驶去,两旁的钞关大船也发现了不对,上面的军官一声大喝,驱赶着兵丁驾船上前,截住那红船。

张老四却听见了空荡荡的运河上,一声婉转的女声幽幽唱道:“我有一段情呀,唱畀拉诸公听,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无锡景呀,细细那个到到末唱畀拉诸公听。”

浮桥的两端,漂浮起两个大火球,随着这幽静的歌声缓缓摇动……

张老四心中发毛,定睛一看,那些火球哪里是什么火光,分明是几只大红灯笼,漂浮在浮桥的两端,排成一列,缓缓的沿着浮桥走来。

这时候,红船的灯笼之后,伸出了一只只白皙的手。

身着白女的女子,提着灯笼,罗列两行,站在那红船的船舷上……

崔不二乘着小舟从钱晨消失的地方,缓缓驶向了河心。

他远远的看着钞关之上,一盏盏红灯笼亮起,不由得停下了橹桨。

站在船头,深深凝视着那渐渐挂满了钞关,挂满了战船,将整座钞关浮桥映衬着宛若灯楼火市一般。

无数女子娇笑着,穿梭最喜爱灯笼下,叫卖声、吆喝声、喧闹声,孩童在桥头嬉戏打闹而过,挑着担子的小贩,一身长衫的文人墨客,满身绫罗绸缎的富贵人家。

俨然一座喧闹的夜市一般……

但崔不二只是骨子里发寒,低声道:“红灯照,白莲至!红灯照,白莲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