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235章 纪录时代三十年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235章 纪录时代三十年

簡繁轉換
作者:天不负0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3 10:09:48 来源:源1

第235章纪录时代三十年

北大的图书馆里面,李长河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支原子笔,百无聊赖的在那转着。

他在完善着自己长篇的内容方向。

对于长篇的写作,李长河的心里其实早就有了腹稿,毕竟这年代写长篇,对他来说能选择的题材极其有限。

一种就是革命军旅文,类似《亮剑》那种,刻画一个李云龙式的英雄人物。

一种就是时代都市文,类似《血色浪漫》《人世间》《活着》那种。

其他的题材,像科幻啊,武侠啊这些,也能写,但是在这个年代,不管是读者基数还是社会影响力,这些题材都太偏小众。

而李长河思索了一下,选择的是后者。

他打算写一本时代都市文,而且这一次,他打算从一个农村孩子的视角出发,黑一下下乡的知青们。

嗯,一个投机派的知青,外加一个淳朴的农村主角。

他要刻画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二元制的经济环境下,城市知青和农村青年不可逾越的鸿沟。

书名就叫《时代的新生》,甚至于连结局走向他都想好了。

当质朴努力的主角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来到城市寻找抛妻弃子的渣男知青的时候,才发现,对方已经借着新一任干部妻子的身份,出国留学去了。

而最后的收尾就是这个渣男选择了背叛祖国滞留海外,同样将国内的干部妻子和家庭抛弃,结果在自由民主的世界里,被「自由的枪声击倒。

书里面一部分主旨,就是渣男知青的下乡之旅,这也是李长河想嘲讽和批判的角度。

当然,这里面不止有批判必然也要有温馨和优秀的知青代表。

比如说,努力学习的知青和农村青年,为国奉献的时代骄子。

毕竟这个年代,人们还是更喜欢真善美的人设。

李长河很想看看,自己这本书写出来之后,社会的反响会是怎麽样?

想想他一个知青文学的创始人,玩这麽一手,也很有意思啊!

想到这些,李长河的嘴角微微翘起。

随后坐在桌子前面,李长河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

「1970年的冬天,十岁的梁小山第一次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来他的姑姑家走亲戚,哪怕他们的家,距离这里只有二十公里」

选择的年代,是后世不可触碰的禁区。

至于最后能不能发表,李长河暂时不作考虑。

因为这本书对他而言,真的是坐到了随心所欲,把自己想写的刻画出来。

反正他现在,也不用为钱发愁了。

伴随着李长河的动笔,时间开始悄无声息的流逝。

对于这本书,李长河写的并不快,而且时常删删减减,把已经写好的稿子扯掉重写。

所以当周三的晚上,朱琳看到李长河又坐在书桌前面开始奋笔疾书的时候,朱琳好奇的走了过来。

「你这是又打算开始写稿子了?」

「准备写个长篇,现在就是刚开头!」

李长河放下手中的笔,笑着跟朱琳说道。

「写长篇?」

「这得写多久啊?」

朱琳有些诧异的问道。

「那哪说得准啊,我觉得毕业前能写完就挺好了!」

李长河笑着说道。

他要到82年春天才毕业,所以算下来,还有两年多的时间。

这本书他确实一点都不着急,打算慢慢的磨。

「这麽长啊,那你得写多少字啊!」

「说不好,看想到哪写到哪吧!」

现在的长篇不像后世网文,动辄几百万字的篇幅。

一般来说五十万字以上就是长篇了,百万字以上的李长河就知道一个《平凡的世界。》

放在手写的年代,这个篇幅确实挺震撼的。

或许这也是长篇小说在这个年代极其具备影响力的原因,光篇幅来讲,就不是一般人能构架的了的。

「看你这吞吞吐吐的样子,这是有事?」

李长河这时候顺手将朱琳拉过来,然后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抱着她的腰轻声地问道。

朱琳犹豫了一下,随后轻声地说道:「这事是老田让我找伱问问。」

「是关于青年电影制片厂的事情。」

「青年电影制片厂?」

李长河听到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这个青年电影制片厂,以前是我们学校应京城政府的邀请成立的,当时是为了拍摄短片,后来就成为了我们学校教学用的实验电影制片厂。」

「再后来就关了,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又把他重新恢复了起来,今年改名京城青年电影制片厂了」

「也就是说,你们学校现在也有拍电影的资质?」

李长河有些诧异的问道。

「肯定有啊,我们老师现在就拍着一部呢,讲中日友好的一个电影,好像叫什麽《樱》」

朱琳冲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闻言撇撇嘴,中日友好个屁!

当然,这句话这个年代还是不适合说的,毕竟现在国家对本子有所求。

不过八十年代也确实算是中日友好的十多年,而这友好的前提,实际上都源自于中美友好。

所以说啊,国与国哪有什麽友谊,都是利益!

「那你们是也想在青年制片厂拍电影?」

李长河心里吐槽了几句之后,立刻回到了正题上。

而朱琳则是轻声地说道;「差不多吧,但是不是电影。」

「最近青年电影制片厂那边重新进了一批拍摄设备,供学校教学使用也供老师拍摄使用。」

「田壮壮有能力从厂里把设备借出来,他想尝试攒个局,拍个短片。」

「不过现在没好本子,他让我回来找你问问,有没有兴趣出个本子。」

「出本子拍短片?」

「这麽说,你们的胶片实际上不多是吧!」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开口问道。

即便田壮壮关系通天,青年电影制片厂撑死能给他出借摄影设备,胶片绝不可能给太多。

这玩意儿是个消耗品,价格又贵,不可能任由田壮壮一直造。

「肯定啊,估计也就够个十几二十分钟的吧。」

「怎麽样,你有兴趣给他写吗?」

朱琳冲李长河好奇的问道。

李长河思索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这麽短的时间,玩短片没什麽意思。」

「为什麽不搞个纪录片呢?」

「纪录片?」

朱琳听到李长河的话,有些诧异。

她不是不知道纪录片,但是这种类型还比较少见,北电目前的导演系,还没有纪录片这个专业。

「对,你们现在与其搞个短片,我觉得不如搞个纪录片。」

李长河笑着说道。

「纪录片,纪录什麽?」

朱琳则是好奇的继续问道。

「纪录京城,纪录青年,纪录这个时代展望未来的三十年。」

「你们可以取景京城的各大有历史意义的地点,然后再那里选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进行提问。」

「今年是改革元年,咱们国内提出了改革的口号,那麽你可以让人展望一下,二十年后,或者三十年后,他们期盼中的中国是什麽样子的?」

「拍完之后,然后封存胶片,等过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再取出来,到时候再拍一版同样地点的同样人群,继续询问他们。」

「你觉得如何?」

李长河笑着说道。

而朱琳听完,则是眼中泛起了一阵亮光。

「听起来好像很有意思啊,就是时间跨度有点大。」

「三十年,那得到什麽时候?」

「2009年,那时候咱们可都五十多岁了。」

「也可以十年,二十年分批拍摄,我觉得三十年是一个跨度,从二十岁到五十岁,基本上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历程。」

李长河笑着说道。

朱琳明悟的点点头:「你这样一说,确实如此。」

「三十年,也不知道咱们国家会发展成什麽样子,我觉得挺有意思的,等我明天回去,跟田壮壮说说。」

朱琳轻声地说道,不过说完就变了脸色。

主要是李长河这时候的手已经开始轻拢慢捻抹复挑了。

「讨厌,你不是还要写小说的嘛?」

感受到身前传来的一阵阵异样的感觉,她有些无奈。

「不写了!」

李长河此刻低头轻声地说道。

美人在怀,写个锤子小说啊。

次日,李长河回到学校,而朱琳一大清早也是从小西天坐车回了朱辛庄。

来到教室里,田壮壮他们几个正在闲聊,看到朱琳走进来,立刻迎了上来。

「怎麽样,朱琳,老李他怎麽说?」

「他没答应给我们写本子。」

朱琳笑着跟田壮壮说道。

「你看吧,老田,我就说这种小事找他没戏,还不如我亲自来写。」

陈楷歌这时候凑过来说道,他也是自诩文学青年的,时不时自己写点小文章。

「着什麽急啊,我还没说完呢!」

朱琳听到陈楷歌过来对她们家李长河趁势攻击,当即开口继续说道。

「他还有其他建议?」

田壮壮则是懒得搭理陈楷歌。

陈楷歌确实有几分文采,但是跟他尿不到一个壶里,虽然两个人是发小。

「他说咱们的胶片太少,拍电影没什麽意思,建议我们拍个纪录片。」

「纪录片?」

田壮壮听到李长河的建议,有些诧异。

朱琳则是继续说道:「没错,就是纪录片,他说今年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元年,完全可以这时候做出一份纪录片。」

「记录什麽?」

陈楷歌此刻也好奇的问道。

「记录如今的京城,如今的人们的生活,包括你我。」

「他说可以找人问一下对国家未来的展望,比如说凯歌你,你觉得三十年后的京城,三十年后的国家会是怎麽样的?」

「然后他说三十年后,可以在同样的地点,再找同样的人,继续采访。」

「我觉得这个是蛮有意思的,虽然时间跨度有点大,要三十年。」

「但是长河他说,三十年正好是一代人的青春,也可以见证几代人的结局。」

「如果时间太长,十年或者二十年加拍一波,都可以!」

听到朱琳的说辞,陈楷歌也来了兴趣:「你别说啊,老田,这个听着确实有点意思。」

「纪录片的形式,纪录改革开放的元年,展望未来,这算是人文生活化的纪录片?」

田壮壮这时候若有所思的说道。

国内其实纪录片很多,但是之前多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的纪录片,再就是风景拍摄。

像这种人文生活化的纪录片,以前并没有过。

当然,这种也不像是精准的影片,更像是一段采访素材。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李长河所说的,把这个年代京城的一些着名的景色再加上人文对话记录下来,然后跟三十年后做跨越时空的对比,听着确实很有意思。

「这事,让我琢磨琢磨!」

田壮壮这时候开始思索了起来。

而陈楷歌见状也没再搭话。

朱琳则是走到了一边。

「琳琳,你这又跟老田商量什麽呢?」

坐下之后,旁边的胡玫凑上来问道。

这年头男女之间相对还是有些界限的,尤其是未婚男女。

她们这些女同学跟男同学之间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形的隔阂,主要也是怕有时候会传出风言风语。

也就朱琳跟田壮壮陈楷歌他们关系处的不错。

「也没什麽,老田让我问我们家长河一个剧本的事情,长河给了些建议。」

朱琳笑着跟胡玫说道。

田壮壮借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器材暂时还不是公开的事情,毕竟东西没借来,也没对外宣传。

这时候朱琳也不会替他说出去。

「他不会这时候就琢磨剧本了吧,我听说你们暑假跟着北影厂拍电影了?」

胡玫这时候好奇的问道。

「这你们都知道?」

朱琳有些诧异。

「少红说的,你别忘了,她家里也是北影厂的。」

胡玫笑着说道。

朱琳一下反应了过来,跟田壮壮和陈楷歌一眼,李绍红的母亲也是在北影厂工作,从场记到副导演,而且也是京城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

「是,当时也是巧合,北影厂的汪杨厂长和凌子风导演让田壮壮和陈楷歌带路,一起去我们家,找长河写个剧本。」

「然后长河当时就讨论了一个,汪杨厂长就拍板。让我们跟组锻炼。」

「然后暑假我们就跟着剧组拍了一段时间。」

朱琳简单地解释了几句。

胡玫此刻的眼中只有羡慕。

没办法,谁让人家有个好老公呢!

(晚上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