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17章 育英育才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7章 育英育才

簡繁轉換
作者:菲力亲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3 10:09:52 来源:源1

王姨回来后就关了院子门,也不再试图去打扰孙志伟看书。

很快就到了中午,公用厨房那边送来了今天的午饭,王姨才喊住所有的娃娃,一个个排队去洗手准备吃饭。

这里目前十几个娃娃基本上都是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都能够自己吃饭,只要给他们安排好了就行,不算很难带。

孙志伟来这里也是为了照看妹妹,顺便打发时间,看到有杂事,也主动上前帮忙。

比如现在吃饭,他就先帮孩子们打饭,自己最后才吃。

王姨观察到孙志伟的表现,心下暗暗点头,这孩子本质是好的,应该是父母教的好。

再看看队伍里,已经跟其他孩子混成一堆的囡囡,她正嘻嘻哈哈的,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划饭。

囡囡跟他哥哥就是两个极端,一个高冷似冰一个热情如火。

听老张的意思,这两个孩子还都有自己的特长,哥哥擅长写歌曲,妹妹擅长唱跳表演。

这在普遍农村出身的孩子们中间很拔群,即使是那些城里出身的孩子中,也没几个能跟这对兄妹比的。

但一想到两个孩子就这么成了孤儿,王姨心里更加难受了。

孙志伟却看不出这个带娃娃的阿姨心里的想法,他现在就是一门心思读书,马上进城后回到学校,争取立即跳到初中。

新教材还要等到下个学期,这个学期就跳级的话,可以节省1年的时间,这对他很重要。

从21号买到教材到今天30号,9天时间,他已经背下了9本教材。

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批初中教材中数理化都比较浅显,他只要再次熟悉一下公式和定理。

但有些内容就要重新学习记忆,需要调整改错,恩,就是把对的知识改成错的知识,不然考试会不及格。

从这方面来说,文科知识反而更容易学习,只要背诵就好了。

理科的很多知识需要与记忆中的知识对比后做调整替换,就很麻烦,他正在啃的就是这些内容。

因为现在的教材跟以后的不一样,比如元素周期表,民国教材里面的各种元素标注就很奇葩,其中不乏使用神名、星名、国名和人名来命名的,他必须要重新记忆。

比如:养=(氧)、轻=(氢)、绿=(氯)、32号元素锗(Ge)=德国、113号人造元素?(Nh)=日本,元素用的名称还不是后世规范化的标注。

所以说,以前看到一些小说,里面写穿越者回到民国直接就考大学,这就有点YY了。

现代大学生在这时候来考初高中数理化,大部分都不会及格,因为你的知识跟现在的课本根本不对应。

就在孙志伟留在香山啃书的时候,大部队已经进城,老张他们大部分人,也跟着进城去接管各个要害部门去了。

而后勤家属全部暂时留在香山,而且人数每日都在增加,因为原本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家属们,都在向这里聚集。

整个2月和3月,城内都在肃清敌人,到处都是战斗,破坏份子抓了一大批,城内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王姐这个小院子里的孩子也增加了一倍多,有点不堪负荷了,为此,上面还调来了另几名家属来院子里帮忙。

这期间,孙志伟注意到,有多批次的警卫来检查这片区域,在看到这个临时幼儿园逼仄的环境时,还特别做了记录。

时间很快来到3月底,孙志伟也有点着急了,再不回学校,这个学期就要过去了,自己跳级的计划估计要搁浅。

但是现在男同志们大部分都在城内肃敌,老张也一个多月没见人了,他不知道能找谁。

24号开始,家属区门口添加了一个警卫排,进出都开始检查证件。

孙志伟太小了,上面什么证件都没给他发,所以,他现在连家属区都出不去了,简直蛋疼。

唯一让他高兴的是,慈幼院搬走了,地方空出来不少,家属区的面积理论上扩大了。

现在每天早上他都要围着围墙跑圈,门口的警卫员也都认识了这个小大人似的小鬼。

4月初,在香山呆了3个月的孙志伟又一次见到了老张,趁此机会,他正式向老张提出了上学的要求。

这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如今香山这边的家属区已经人满为患。

很多家长在外工作,留下的娃娃们很多都到了入学年龄,达到中学年龄的也有十几个。

但是他们现在都没有入学,一个个都要玩野了。

老张很快把情况向上面反映了一下,几天后上面的答复来了。

1、学龄前儿童则等待北海幼儿园新园建成,全体入学北海幼儿园。

2、小学学龄儿童全部入学育英学校。育英学校刚从西柏坡搬过来,新校址在西城区万寿路。

3、中学年龄的孩子入学华北育才中学。

HOHO,一个个的给我收心上学吧。也就是没人知道是他起的头,不然,非合伙揍他不可。

两天后,大清早的来了两辆卡车,把一大群娃娃接上了车。

孙志伟在把囡囡送去王姨那里后,也上了车,不过他没去育英小学那辆车,而是上了育才中学那辆。

这两辆车分别驶向万寿路的育英小学校和南新华街的北师大附中。

育英小学就是历史上那个马背上的学校,一路跟随部队和机关到处跑,如今终于安顿了下来,明年开始学校会逐渐扩大。

华北育才中学也是名校,跟随部队辗转腾挪,如今临时安居在北师大附中。

等圆明园的新学校建好还要再搬家,那就是以后的101中学了。

现在的校址孙志伟还很熟悉,她就跟京华印书局在同一条街上,只是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对于孙志伟来说,就读育才中学有好也有不好。

好的方面,以后升学容易了,不好的方面是,育才中学跟北平这边的中学,用的不是同一套教材。

不过现在也顾不上了,先入了学再说。

半小时后,车子开进了师大附中,几个老师过来带他们十几个新生去办理入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