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194章 寄宿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194章 寄宿

簡繁轉換
作者:菲力亲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6 23:13: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几分钟后,他们在候机厅听到了远处传来一阵枪声,然后一切重新归于平静。

之后十几分钟,陆陆续续有安保人员慢慢的从安检口回到候机厅。

孙志伟猜测,应该是机场的安保解决了麻烦,不然,这些回来的安保人员的步伐不会那么轻松。

他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转告给几人,几人立即看向那些安保人员。

果然,他们也发现那些安保一个个神情轻松,还有互相交谈说笑的,也都放心下来。

因为刚才的紧张,几人都有点尿急,就互相询问要不要上厕所。

孙志伟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发现还有时间,就同他们一起去了厕所。这里的厕所还真是收费的,孙志伟让他们先进,自己在最后给钱。

2英镑的其中一张被他支付出去,又找回了几张零钱。

之后再也没有意外发生,当天下午他们安全的抵达了伦敦。

在伦敦机场,前来迎接他们的是使馆文化参赞处官员。

他们一行被迎进使馆临时住下,之后,他们就要一分为二。

孙志伟是参加的是语言类专业的学习,他将直接前往剑桥镇,在剑桥大学语言学专业深造。

沈恂四人都是理工类专业,因为已经有了大学基础,本来可以直接进入大学的实验室。

但是他们的语言短板,可不是国内短短两个月的突击培训能弥补的。

所以,使馆这边已经给他们找了一所语言学校补习英语,地点就在伦敦东北方向80公里的古城科尔切斯特(Colchest)。

剑桥镇位于伦敦东部,到伦敦中心有七八十公里,跟从古城科尔切斯特距离伦敦的距离差不多。

反而是剑桥与科尔切斯特之间的距离只有60公里,还更近一些。

但这两个地方距离伦敦都不适合天天来往,他们开始学习后就不能每天回到使馆。

于是,前往科尔切斯特的四人被分成两组,安排在了两个当地人的家中居住生活。

孙志伟则被安排在一位剑桥职工的家中,也是吃住都在别人家里。

这个时候,包括使馆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要求双人同行,也就是说,只要出门,就要最少两个人一起。

但他们开始学业后肯定无法满足这个要求了,孙志伟还好,后面还有不少学语言的要过来,也就初期一个人。

理工那边的人全都不在一个学校也不在一个工作地点,想要双人同行都不可能。

他们就成了伦敦这边最特殊的无需遵守双人同行原则的人。当然,前几个月,孙志伟也能享受这个待遇,直到新同学的到来。

在出发去学校之前,使馆给他们开了个会,着重讲到了纪律问题。

重点有几条,一是有关生活费的详细的规定。

每日的餐费是66便士(1英镑=100便士),早饭16便士,午餐和晚餐合计50便士,每天必须记账,回国时要上交账本。

住宿费可以在生活费里实报实销,交通费只能报销居住地至工作单位的两站之间的地铁月票。

他们每月可以支配的零用钱是6.3英镑,这个钱在当地大约可以买到一条烟。当然,伦敦的烟比较贵。

事实上,按照双方约定,留学生在伦敦的花费由英国负责,这些钱都是由伦敦文化教育协会按月寄到他们的银行账户的,每月有84英镑。

他们节省下来的钱都会上交,数额大概在20-30英镑左右。

二是留学人员能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是有明确限制的,规定他们只能看新闻、体育、政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是不能看的。

这个他们都没在意,学习都来不及呢,哪有时间看电视?没受到过电视节目诱惑的留学生们,根本就没想过看电视。

三是对外交往方面也有规定,不准跟北极熊和海岛方面的人说话,遇到外国人的宴请需要打报告等等。

四是学习问题,要求大家每个月都要回一次使馆集中学习和开组织生活会。

学习完毕后,他们就分赴两地开始了学习生活。

孙志伟寄宿的家庭,是个50多岁的大龄单身女士苏珊家,她在剑桥大学里当保洁,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三个小时。

她有一个女儿目前正在外地读书,她的家里在孙志伟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来自德国的留学生寄宿。

使馆当天派车把他送到了苏珊大妈家,在跟苏珊认识之后,他觉得苏珊人很不错,为人很热情,也没有对中国人的歧视。

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给了钱的缘故。

她女儿就读的贵族学校,学费是很贵的,苏珊大妈也是在勉力支撑,不然她也不会留外国留学生寄宿。

苏珊给他安排了二楼的一间带阳台的房间,坐北朝南,采光很不错。

然后苏珊给他介绍了家里的用品,有哪些东西可以随便使用的,但要事后要做好清洁工作。

比如厨房和卫生间的用品,以及冰箱、洗衣机等电器。

还没哪些东西需要付费使用的,比如电视机和健身器材等。

因为家外还没一个德国留学生,苏珊把冰箱的其中一层专门划拨给我使用,小家井水是犯河水,就是用担心东西被拿错。

孙志伟复杂收拾了一上房间,就带着证件后往学校报到。苏珊家几乎说时说就在校园外面,距离剑桥小学的办公楼并是远。

程序比较繁琐,等我办完入学手续,分配坏导师,时间还没比较晚了,我是得是在里面找地方吃饭。

本来孙志伟一直以为使馆的这些规定问题都是小,但在我了解到伦敦的食品物价时,我就知道是坏了。

按照规定的每天66便士的餐费根本是够吃,早饭16便士还坏说,午餐晚餐的钱肯定在里面吃是绝对是够,只没在住宿的家庭中搭伙才能吃饱。

孙志伟估计,那可能也是使馆故意如此安排的吧。

我匆匆在镇下一家餐馆买了两份八明治和一瓶可乐就回了苏珊家中。

其中八明治是最便宜的10便士一个的,可乐2便士一瓶,一共花了我22便士,差一点就超支了。

在自己的房间吃过午餐,我找到了苏珊,说了以前希望不能在你那外搭伙吃饭前,苏珊小妈对我更加冷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