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 第47章 孙爷爷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第47章 孙爷爷

簡繁轉換
作者:菲力亲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3 10:09:52 来源:源1

孙志伟摸着跟着大家一起宣誓后,心情也十分激荡,摸着脖子上的红领巾,他走向了一边的的主席台。

虽然仪式已经结束,但是主席台上的岭岛和老师们都还没有走,他们见孙志伟走了上来,有点奇怪。

校长是认识他的,见他过来就亲切的问他道:“孙志伟,有什么事么?”

“校长,能借我一下纸笔么?我自己的没带在身上。”

“可以,来,给你。”

对这个过目不忘的天才学生,他还是很喜欢,不仅天赋好,学习成果也令人瞩目,每次测验都是全年级第一。

前段时间还自己谱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帮他们学校在上级面前挣了老大一回脸。

所以,这么个宝贝弟子,借个纸笔还有什么好问的,借呗。

孙志伟拿到纸笔后,感谢了校长,就赶紧靠边蹲下,开始奋笔疾书。不一会就写了半张纸。

此时,岭岛们正在告辞,其中有一位头发有点花白的老岭岛,看到刚才借纸笔的同学,正蹲在墙角书写着什么。

反正仪式完成了,他现在也没什么急事,就慢慢踱步到孙志伟身后,看着他书写的内容:

“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像那灿烂的朝霞一样耀眼;

我们心中的理想,像那星星闪着光焰。”

“我们欢乐的笑脸,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我们清脆的歌声,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

这两段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应该不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光这分开的两段,就已经可见这孩子的文字功底。

这很明显是一篇没有完成的诗歌,这位岭岛也是文化界人士,对于诗歌怎么会陌生呢。

民国时期,就是现代诗歌艺术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之一。

岭岛也是那时候过来的人,对诗歌的基本鉴赏能力还是不弱的。

“这位同学,你这首诗写的不错。我看它还没有完成,是没有定下主题,还是暂时没有灵感了?”

孙志伟听到声音才停下笔来,抬起头看见是刚才主席台上的一位岭岛,他赶紧站起身敬了个先锋队礼:“首长好。”

“报告首长,这是一首歌,虽然我还没想好词曲,但是主题已经有了。”

说着,他递上了手中的信纸。

岭岛接过信纸一边看一边问道:“哦,是什么主题?”

“这个。”孙志伟抬手指着书包的帆布道。

领导也看到书包上面有一行字,他凑近后轻轻的读了出来:“少年,祖国的春天。”

“这个主题真好。”岭岛不由的感慨。

这时,其他岭岛已经离开礼堂,校长走在最后,发现这里还落下了一位,正在他的宝贝疙瘩身边说话。

他赶紧走了过来,怕孩子小,乱说了什么不好的话,得罪了人。

“岭岛,这是孙志伟,他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学生。”

“哦?很少听你这么夸学生呀,这孩子有什么特别么?”

“《接班人》这首歌您听过么?”

“你别说那首《接班人》是这位孙同学写的哦?”

“哈哈,岭岛您慧眼如炬,一猜就中,就是他写的。”

“怪不得他说这是一首歌。”岭岛把手中的信纸端起来又看了一遍。

然后才转头对孙志伟说:“小同志,你真是让我们刮目相看啊,你的这首新歌,如果写成了,能寄给我看看么?”

“这有什么不能的,到时候,我可以请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录音好了给您寄过去。”

“好好,谢谢你,那我就等着啦。”说着就把手上的信纸还给了孙志伟。

“小袁,你们学校培养了一个好苗子啊。”

“嗨,运气,运气,这孩子还是自己找上门的,差点就被我错过了。”

“哦,看来这里面还有故事啊。”

岭岛提起了点兴趣,但又转口道:“这样吧,今天也不早了,我回去还有事。”

“你找个时间带着孩子一起过来我家里,我请你们吃个便饭,到时候再跟我详细聊聊。”

“好的岭岛,到时候我一定带孩子过来做客。”袁校长赶紧答应,这位的邀请可不能拒绝,他也舍不得拒绝。

“谢谢爷爷。”孙志伟也跟着对老岭岛的邀请表示感谢。

孙志伟对老一辈人特别尊重,即使是在前世,他在网络上做吐槽喷子的时候,都不曾对老一辈人有任何不敬。

这几乎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一样的行为,就是他自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出来的端正的三观。

所以,喊这么一位老人家“爷爷”,他喊的心甘情愿。

老岭岛听到这声“爷爷”,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好,好,你们记得过来,记得挑一个周日,那时我才在家。”

岭岛说完,跟他们告别后,就转头离开了礼堂。

孙志伟看着花白老人离开,然后转头问道:“校长,这位岭岛是?”

袁校长嘴角含笑,轻声问道:“听过广播里讲故事么?”

“啊,是孙爷爷。”孙志伟马上就想到了一个人,他连续多年在广播上讲故事,他们这一代的儿童几乎没有人没听过的。

就囡囡这么小只的,只要一说起讲故事的孙爷爷,那肯定也知道是谁。

“现在岭岛分管中学,官不大,但是他人缘很好。”

“你看他头发花白了吧,其实还不到50,都是早年遭的罪。如今苦尽甘来,精神头都好了很多,只是花白的头发再也回不去了。”

“刚才你们聊什么?新歌么?能给我看看么?”

“给,还没写完,不过我已经有想法了,再等几天。”

“这诗真不错,写完了,我让学校老师帮你谱曲伴奏录音。”

“嗯,谢谢校长。”

两人说着话,也一起离开了礼堂。

第二天开始,孙志伟在学习之余开始参加活动排练,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来到29号。

中午吃过饭,大家趁休息时间在排练,大队突然通知,全体队员下午参加典礼现场的打扫。

孙志伟他们一行20多个孩子,每人接到一把笤帚和一个装垃圾的麻袋。

然后由一辆卡车载着他们,来到分配好的打扫地点:东长安街东段,也就是后世的菖蒲河公园段,这里现在还是金水河明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