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09章 空警2000平台的三维重建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09章 空警2000平台的三维重建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在常浩南本人忙于QC300立项的这一个月时间当中,火炬集团也在同时处理着数值算法与计算科学大会所带来的余波。

首先,自然是正式发行三个不同版本的TORCHMultiphysics2.0软件――

除了之前就有的专业版和专业提升版以外,在不少用户的强烈要求下,火炬集团也提前启动了曙光版软件的“预售”。

也就是跟曙光3000T捆绑销售的那个版本。

实际上,当常浩南在大会开幕式上宣布曙光版的时候,他压根没觉得会有太多人真的下手购买。

毕竟曙光3000T尽管在超算中属于体量精简,但仍然是个10组机柜、5吨体重的庞然大物。

对于大多数中小规模的用户,以及国外用户来说,想要采购这么一套东西,其实并不方便。

此外,作为华夏第一种真正达到国际主流水平的超算,其对于元器件的性能要求相当苛刻,同时曙光集团作为当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带头大哥,又需要尽量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

而性能高,意味着生产难度大。

对于刚刚起步的国内半导体行业来说,即便用着和别人一样的进口设备和原材料,良品率也仍然不太乐观。

导致国产化率提高之后,成本非但没降下来,反而还提高上去了。

当然,这问题还在其次。

毕竟火炬集团的产品从来也不是以性价比作为主打,核心用户群也不太在乎价格问题。

关键是交付周期。

曙光1000时代,京航大学无意当中掀起了一轮高校购买超算和服务器的热潮。

不过当时,主流还是以进口外国产品为主,曙光集团只是喝到了些汤。

即便如此,仍然帮助连年巨亏之下的曙光集团实现扭亏为盈。

避免被卖身于梦想集团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打通了产品研发-市场投放-获得营收-继续投入产品研发的完整回路。

而到了曙光2000时代,由于青藏铁路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这一热潮又被诸多垄断行业的央企所继承。

曙光集团也在这一过程当中,积累到了相当的用户量。

结果就是曙光3000系列超算在项目通过验收之前,就已经有包括火炬集团和航空动力集团在内的超过三十个用户,给出了超过50台的订单。

到现在都还没交付完。

所以现在订购的曙光2000T,交货时间最早也要排到年末。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个周期就显得有些太长了。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常浩南一开始只是打算先发布Pro和Proplus两个版本。

至于曙光版,则等到年末可以交货的时候再说。

然而,情况却远远出乎他的预料。

实际上,随着近些年华夏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愈发密切,就连过去只对国内部分单位的Proplus版本,也已经逐步开放权限给规格足够的国外合作方,比如Kompas、图波列夫、斯奈克玛和达索使用了。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无法获取Proplus权限,或者被其逆天价格劝退的用户表现出了对曙光版的极高兴趣――

尽管曙光版是捆绑销售,但曙光3000T本身就是一台性能位居世界前百行列的超算,而软件则相当于赠送,因此算下来完全不亏。

甚至比单买一台曙光3000还划算点。

在为期两天的算法与计算科学大会结束之前,前来询问这一版本,并明确表达出有订购意向的用户就接近了三位数……

最后,受不住过度热情的常浩南只好提前开放预订通道,并承诺从年底开始按照预定顺序交付产品。

跟重生前那帮发布会卖车的同行相比,只差一个“五万订金抵十万预付款”的政策了。

不过常浩南这边面临的情况是订单太多担心爆单交付不完,所以倒也没有这方面的动力。

总之,当大会开完,常浩南在4月初某一天看到曙光集团李院士的时候,他丝毫不怀疑,如果不是俩人的岁数实在相差太远,后者能当场给他表演一个“杰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

而在发行新版软件的之外,另一件事情,就是火炬集团和达索系统,以及Kompas三方共同成立的数值计算-图形建模联盟了。

在过去,TORCHMultiphysics也支持从各种主流格式的建模软件中直接导入模型。

不过,经历过21世纪初那个软件产业蛮荒期的人都知道。

兼容,不意味着好用。

尤其是在火炬集团多次升级过他们的网格生成技术之后,一些老的3D模型陆续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以至于在自动化生成网格之前,还需要专门调整模型构建节点。

但是。

在这一软件联盟形成之后,三家公司将完全向对方开放接口,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兼容。

实际上,这一点在新版本的TORCHMultiphysics上面,已经实现了。

对于用户来说,尽管软件本身的性能并未有任何变化。

但却给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带来了成倍的提升。

而第一个受益于这个软件联盟的项目,正是常浩南心心念念的――

空警2000……

……

几乎就在QC300立项评审会举办的同时。

金陵。

电科14所的一间会议室内。

一场关于空警2000设计方案的技术研讨正在召开。

说是技术研讨会,但参加的人数并不多。

长条形会议桌两边,总共只坐了不到10个人而已。

其中一边,是国家预警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也是空警2000项目总负责人王晓模院士,以及另外两名分别来自总装备部和空军装备部的领导。

在三人对面,则是已经升任14所副所长兼任天线微波部主任,担任雷达系统总设计师的郭林、另外五名关键子系统的负责人,以及一张空座位

这个座位,本来属于被借调到镐飞集团担任平台总师的梁绍修。

他从会议开始站到讲桌后面,然后就再没得找过坐下休息的空闲……

而这一切的原因,都要说回到梁绍修开场之后的第一句话:

“各位领导,我们平台设计团队,已经顺利完成了对C909载机本身,以及圆盘型雷达罩的三维重建工作,并分别对载机,以及载机安装雷达罩以后的方案进行了计算……”

本来,这只是一场月度例行技术会议而已。

但这句话一出,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绍修同志,我记得……上个月开会的时候,你还说这项工作大概需要4-6个月才能完成?”

这种进度突然变得飞快的情况,王晓模和郭林过去倒也见识过。

但今天站在台上的,毕竟是梁绍修而不是常浩南……

所以确实算是个巨大的惊喜。

“上个月的情况……确实是那样没错。”

梁绍修之所以选择在开会的时候透露这个消息,就是受到了常浩南的影响,此时也总算是体验到了“震惊同行一整年”的快感:

“因为雷达罩的建模和计算工作量不大,重点还是在飞机上面。”

“其实我们之前就收到了沪飞集团那边转交给我们的飞机设计资料,只是这些资料都来自图波列夫,虽然标注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但文件格式跟我们过去惯用的CATIA不完全兼容,所以当时预计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修正格式。”

“而把CATIA的模型导入到数值计算程序当中,还需要大概相同工作量的校对和修改工作……跟这两个过程相比,CFD和CSD计算反而占用时间不多。”

“不过等我们真正着手开始工作之后,发现解决兼容性问题其实没有我们预想当中那么难,所以就提前出结果了……”

这个解释,让下面坐着的几个人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好一会之后,王晓模才挥了挥手,示意梁绍修继续下去。

而后者也不废话,继续参考常浩南的习惯。

上来就抛重磅结论:

“从结果来看,C909客机平台在加高垂尾、并设置两道尾鳍之后,仍然难以承载预定方案3当中直径10.5米,厚度1.9米的椭球型雷达罩。”

“将此雷达罩设置在距离机身2.8米的位置时,将导致机翼产生的下洗气流下洗程度增加,导致平尾相对于实际气流的迎角减小,平尾产生的升力减小,全机的最大有效升力系数会降低到1.107……”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会议室的空气几乎都凝固住了。

电科14所给空警2000预设了三个雷达方案,直径分别为10.5米、9米和8米。

尽管将三面阵改为双面阵之后,相同雷达罩可容纳的阵面面积增加了大约30%,但天线尺寸这东西没人会嫌大,尤其是在封装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

因此,项目团队仍然把10.5米的雷达罩作为了优先方案。

而如果计算结果证明不可行,那么大概率就要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不过,梁绍修并没有让众人担忧太久。

稍作停顿之后,他直接就是话锋一转:

“但是,我们尝试在在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了雷达罩本身的形状,使其可以产生部分升力,然后进行了新的测试……”

他说着轻点鼠标,幕布上的雷达罩截面随即变成了一个下面略扁一些的椭球:

“在进行升力补偿之后,雷达罩对于全机最大升力系数的影响减小,仅从干净构型时的1.193降低到1.178,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