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战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战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作为一种由传统网络形式催生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本身并不关心IP具体运行于何种介质当中,但在实践中,这件事却必须被纳入考虑,因为多数TCP协议在程序实现的过程中都经历过基于一些假设的优化,其中相当一部分假设在有线网上正确,而在无线网则不成立。

就以最简单的传输超时为例。

一旦根据重传计时器超时或者重复ACK信令判断出发生了数据包丢失,当前的TCP协议就认为发生了网络拥塞,于是启用网络拥塞策略来降低传输速率,比如慢速启动,将拥塞窗口调整为1个TCP报文段。

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是,此时的数据传输基于无线网络,当不能够接收到ACK信令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移动节点正在进行切换或者是无线网络的信号不好,因此,正确的策略反而是发送节点保持或者加快速率。

而包括预警机在内的军用装备,网络介质情况更为复杂。

从雷达到机内指挥平台,这个过程大概是距离约1-2km的有线传输。

而再由飞机将信息发送给外界,则需要通过一个100-200km的,如果是卫星通信则有可能是数千公里的无线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正确决定,那就需要先考虑问题是出在哪一段上……

随着常浩南一路边走边分析,众人很快来到了总装车间旁边的一间小屋子里。

这里最开始其实是一间工人休息室,不过目前镐飞集团的总装业务几乎都集中在隔壁的歼轰7A上面,这个给大飞机准备的车间并没有太多工人需要轮流休息,尤其空警2000进场以来,反而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几乎一天到晚泡在这里。

所以最后就干脆改成了一个小型的会议室。

当然,条件肯定是比不上外面,甚至连可以接电脑的投影仪都没有。

但对于常浩南来说,大部分问题能有个黑板就足够了。

他乘车熟路地来到屋子靠中间的位置,中途还顺手从门口的桌子上拿了根粉笔。

而其他人则在周围的一圈椅子上分别落座。

“其实,预警机需要处理的数据看似非常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类别。”

常浩南说着回过头,在黑板上画了个大括号:

“一是对时效性要求极高,但对丢失数据包不敏感的数据,典型的就是预警机雷达所探测到的空情数据。”

“在空中作战的目标速度下,一个或者一段信息在最多几秒后就会毫无用处,并且对于现代的相控阵雷达来说,也不会因为缺少个别点迹就丢失目标,所以通信分系统要做的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它传递到目的端,一旦传输失败或者超时,则直接放弃此类数据……”

“……”

“另一类是对传输可靠性要求极高,但在时效性上可以做出一定妥协,例如来自上级单位的作战意图,或是向终端作战飞机传达行动指令,这类数据必须保证100%完整地传达成功,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类信息的有效时间都很长,不会因为推迟送达几秒钟就失去用处……”

常浩南运笔如飞,很快在黑板上写出了这两种信息所分别对应的几个关键词。

这个时候,从房间的一个角落传来声音:

“常总,你刚刚说的作战指令,一般来说应该是直接通过加密无线电传达的,那只要把第二类指挥信息排除在通信分系统的功能以外,剩下的部分就比较容易设计了。”

常浩南此刻也恰好写完了黑板上的最后一个字,重新直起身来:

“如果我们只看眼下的话,那这样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但长远来看,在未来的信息化作战当中,指挥命令也未必就是通过语音指令所下达的。”

这一句话,让周围的听众们都是一愣:

“啊?”

实际上,在21世纪初这个时间点上,华夏军队和技术人员已经开始了针对新型作战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而且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受制于硬件和成本方面的限制,这些探索更多还是存在于纸面,以及少数试验型的部队当中。

坐在会议室里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一线工程师,对这些不够了解也很正常。

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用信息流代替语音传达空情信息”这件事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要用信息流传递指挥命令,确实就显得有些抽象了。

毕竟,如果是文字的话,那么信息密度还不如语音。

只有坐在最前面的郭林低头沉思,似乎有些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我们过去的指挥命令,都是逐级下达的。”

常浩南见状,便直接解释道:

“比如由指挥部把大的战役目标下达给预警机,预警机再把空情信息和战役安排下达给各个机群,最后由团或者大队一级的一线指挥员给各作战单位安排具体命令,这样每一级的指令本身相对简单,自然可以靠语音来传送。”

“不过,即便信息本身可以在几秒之内短时间完成传递,但人脑要理解和处理信息却需要过程,尤其对于本身就处在战斗当中基层指挥员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更好的办法是,由预警机,乃至更高级的指挥部承担一部分低级决策和信息处理,然后把指挥信息直接传达到作战单位,这样一来,不仅一线指挥员的负担大大减轻,空中单位也可以摆脱航空团或者航空大队的编制桎梏,以更小、更灵活的波次进行作战。”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每一级需要传达的指令内容将会变得极为复杂。”

说到这里,他把身边黑板旋转180°,并在上面画了两个圈:

“比如由我方一个团对抗对方的一个团,在原来的指挥方式下,这相当于是由一个单位对抗一个单位,只要通过语音指令下达驱逐、拦截或者开火的命令即可,至于具体如何执行,那是飞行团长操心的事情。”

然后,又在圆圈里画上了很多个小三角符号:

“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直接指挥24架飞机对抗敌方的24架飞机,那么……”

常浩南重新看向会议室周围坐着的一众人。

“指令的复杂程度就会变成原来的数百倍!”

郭林恰到好处地接上了话:

“所以需要把指令信息和空情信息一样,以数据链的形式发送到每一架作战飞机上面。”

“没错。”

常浩南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

“微操嘛,是有两面性的,操作好了就是神来之笔以弱胜强,要是操作不好……”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过,小房间里还是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声――

运输大队长的微操梗,即便在这个年代也已经广为流传,因此大家都懂这是在点谁。

“信息化作战,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降低指挥员的微操难度,减少指挥的中间层级,来实现信息的最大效率传递。”

小小的玩笑过后,常浩南总结道:

“而空战,由于瞬息万变的特性,则是最能够直观体现出效果的场合!”

常浩南虽然两辈子都没能成功参军,但前世毕竟也是有过不少项目经验的老油条了,对于这些基本概念还是比较了解的。

要是去军校讲,那可能还是要露怯,。

在眼前的场合肯定足够用了。

而事实也证明,这一番解释的效果不错。

大家很快接受了他之前提出的概念,开始思考如何从技术上实现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