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073章 英国人的疯狂思路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73章 英国人的疯狂思路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面对常浩南的要求,会场内的众人却显出了些许犹豫。

尽管镐发集团在航发设计层面的经验还稍显不足,但总归也有一部分人经过了涡扇10项目的磨砺,区区一个风扇的数值模拟,而且主要是出于好奇去做,没必要过于追求精度,还不至于难住他们。

可另一方面,这毕竟就是个给别人做供应商,甚至还是二级供应商的事情。

虽说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上,任何参与重大国际航空项目的机会对于华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但供应商嘛,只要确定合同层面没有漏洞,然后根据甲方提供的要求把东西做出来就完事了。

至于甲方的设计合不合理,以及进而导致的整个项目进度,其实也轮不到他们操心。

更何况,考虑到SeA650,尤其是永磁式发电系统的设计团队主要来自606所,那这个项目大概率也和镐发集团没什么特别直接的关系。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还是。

镐京这边的算力资源确实比较紧张――

尽管时间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眼下毕竟还只是2003年。

上一世的2003年,华夏第一种在研制过程中完整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型号,歼轰7A,甚至都还没服役。

而歼轰7A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阻碍之一,就是当时的超算性能不支持对整机,甚至不支持对大部件进行高精细度的网格化操作。

这一硬件条件甚至一度差点把歼轰7A给打回绘图板。

实际上,常浩南96年刚到601所时,把四边形网格化为“伪三角形”网格之后再进行计算的操作,最早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才被开发出来的。

当然,在大量产业和科研需求的支持之下,如今曙光3000系列的性能已经摸到了世界前列,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对于模拟精细度更高的航发设计来说,仍然没有像十几二十年后那样,充沛到可以随便挥霍的程度。

最后,还是和常浩南相对比较熟悉的张振华谨慎询问道:

“常总,现在整个集团都在集中资源,进行涡扇20的立项前准备工作,您看……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往后放放,至少到立项之后再做?”

但常浩南却摆了摆手:

“不要这么考虑问题。”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本来就可以视为涡扇20立项准备的一部分……”

不仅张振华,周围的另外几人也面露疑惑。

毕竟,虽说这风扇的设计确实有些奇怪,尺寸也比一般的小涵道比军用发动机更大,但是无论如何,跟涡扇20明显不是一路东西。

面对一片不解的眼神,常浩南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本质上,涡扇20使用涡扇15的成熟核心机,最大的设计难度也就在风扇上面。”

“所以,尽管发动机的属性不完全一样,我们也不准备在涡扇20上面搞什么仿制借鉴,但就像考试做题一样,多了解一些别人的经验,总归不会有什么坏处。”

说完之后,他又想起刚刚有人提出了英国人提供假设计的可能性。

于是又半开玩笑地补充了一句:

“就算是错误经验,也一样会有价值。”

原本,这句话也就是随便一说。

因为常浩南也觉得,一方面,英国人不至于搓个这么明显的假货来糊弄人。

都知道搞航发难,但这个难有一多半都难在设计和生产结合这块。

只是一个单纯的设计参数,甚至还不完整,不值得动这么多心思。

另一方面,根据金旭的反馈,对方在双方敲定意向之后,只过了两天就把资料交给了任炳达。

这个时间,基本就是把最敏感的信息删掉,再检查一遍的时间。

根本来不及造个假的出来。

然而,谁也没想到。

他这无心的一言,竟直接一语成谶……

……

在常浩南简单分配过任务之后,镐发集团便分出了三个小组,负责对这一风扇……或者严格来说,是这一叶型进行分析和模拟。

之所以要一分为三,也是因为英国人确实隐匿了不少看上去不起眼但操作起来很重要的信息。

比如风扇的叶片数量。

导致常浩南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对方提供的叶型设计为基础,部署三个可能性较高的方案。

如果不对,再慢慢调整。

至于任炳达那边……

按照他一开始的估计,对风扇的性能测试并不是个特别复杂的任务。

大概几天时间就能出个粗略的初步结果。

验证了之后再签合同也不迟。

因此,之后一段时间,常浩南在镐京仍然身兼两职,同时负责涡扇20和通信中继系统两方面的工作。

具体的模拟任务则交给了张振华负责。

然后……

初步结果,确实是在第五天就被拿了出来。

但结果本身,却和常浩南此前的估计大相径庭。

无论对应哪种叶片数量和布局方案,英国人给出的叶型设计不能说是处处精妙吧,至少也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就连张振华都忍不住吐槽:

“常总……真要想设计出这种级增压比和进气效率都很低、加工难度非常大、并且喘振裕度还小的风扇……或者说低压压气机,说实话也还是……挺难的。”

而看着计算结果的常浩南,也第一次对自己开发出的软件和算法产生了些许怀疑……

不过,张振华很快看出了常浩南的想法,又赶紧在后面补充道:

“常总,整个工作我全程监督,三个计算小组都是独立完成的计算任务,中间没有过交流。”

“另外,其实我们昨天下午就已经得到了计算结果,但因为实在太……不可思议,所以我又特地让他们把计算方法用Rotor67标准叶型验证了一遍,没发现有太明显的问题……”

这一番话的意思很明显。

不太可能是人为计算错误。

也不太可能算法或者程序出了问题。

就是英国人提供的设计不对劲。

但问题是……

别说罗尔斯罗伊斯了。

哪怕是几年前的华夏,都不至于设计出这种水平的风扇来。

“难不成还真是假数据?”

张振华原本也不太认可这个猜测。

但现在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合理的可能性了。

常浩南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把篇幅并不长的报告翻过来调过去又看了两遍。

脑子也有点转不过来:

“可是宽弦、弯掠、空气结构……这确实是目前的主流发展方向。”

“而且你看,叶珊部分还有给附面层主动控制技术留出来的设计空间……说明英国人其实从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咱们这边的研究成果了,他们要想提供假数据,完全可以删掉这些细节……。”

附面层主动控制,是常浩南在涡扇10设计当中用上的技术。

涡扇10本身当然还没有外销记录,但在M88和SeA650的研发过程当中也有使用。

被英国人发现并随之跟踪应用,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百思不得其解的二人重新陷入纠结。

一段时间的沉默后,还是张振华重新打破了安静:

“其实,这个叶片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哦?”

常浩南这时候倒也来了兴趣。

他还真想知道,一个发动机风扇,到底还能整出什么新的花样来。

“三个小组都向我报告,说他们在给流固耦合计算做准备的过程中,发现这些叶片的刚性很低,代入任何一种常见材料的性能,都免不了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最后没办法,只好先放弃结构问题,把单纯的CFD结果给做出来了……”

对于张振华来说,他只是吐槽一番工作中的遭遇而已。

但常浩南却被他这一句话给猛然惊醒了:

“弹性变形?”

他赶紧把已经放在桌上的报告给重新拿了起来:

“如果我们考虑工作状态下的空气动力负荷呢?”

“嗯?”

张振华也抬起头,但还没反应过来常浩南这个问题的意思。

后者只好进一步说明,同时从旁边拿出纸笔,简单画了个示意图:

“你看,这些叶片在静止状态,也就是冷态下的叶型确实非常奇怪,但在工作状态,也就是热态之后,叶型就会随之发生改变……”

“而这种变形反过来又使空气动力随之改变,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弹性变形……这样就构成了一种结构变形和空气动力学之间的交互作用……”

张振华毕竟也是老工程师了,刚刚只是没跟上思维的跳跃性而已。

现在被这样梳理了一番,哪还能不懂其中的意思:

“就像是飞机设计里面的机翼那样?”

虽然的专业是航发设计,但航空技术不分家,况且镐发集团过去本来就是多种业务兼有,因此他也不至于对外流问题两眼一抹黑。

“没错!”

常浩南点点头:

“我怀疑,英国人的想法,应该是为了尽可能减轻风扇重量,彻底放弃叶片刚度,而是利用结构分析,对叶片在设计工况下的最佳气动几何形状,也就是原始热态叶型进行反推,以求得冷态加工叶型,也就是预变形叶型。”

“而我们拿到的数据,就是这个冷态加工叶型,直接拿这样的叶型去分析气动性能,自然只能得到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