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84章 东风,发射!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84章 东风,发射!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第1184章东风,发射!

春去夏来。

在解决掉发汗冷却这个最大的技术难点之后,整个验证弹的研发也随之进入了快车道。

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同类型研究,华夏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呈现出一种相当奇特的状态——

别人快要抓破了头的构型和冷却问题在这边几乎是一上来就被顺利解决。

真正困扰常浩南他们的,反而是「达到高超音速」这件事情本身。

事实证明,哪怕已经选择了高空发射加液体动力,但对于现阶段的华夏来说,要想全程在大气层内把双锥体弹头推进到预期速度,仍然比预期当中困难得多。

常浩南本人并非火箭动力专家,而且很多关键问题都是受到工业能力限制。

比如大部分为了新一代火箭研发而建设的配套设置和产业都还没有落地,他一个人就算再怎麽厉害,也最多只能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不可能凭空搬出一座工厂或是一条流水线。

所以,从项目伊始,弹头部分的测试就被单拎出来,计划在半年之内优先完成。

至于试验方式,则选择了一个比较邪性的路子:

拿一发中导出来,打高弹道。

利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模拟气动加热效果。

虽然还原度肯定不如完整状态下的验证弹,但在没有高总温风洞的情况下,总好过把弹头放在地面上乾等……

……

2005年5月初的一个清晨。

连海市郊外的某处密林之内。

几乎微不可见的淡淡雾气弥漫在十几辆车周围,在朝阳下折射出稍显绚丽的光晕。

然而雾气之下,却潜藏着一个国家几乎最核心的秘密……

第二炮兵51基地810旅的指战员们正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迅速而又谨慎地给一枚通体绿色的飞弹加注燃料。

相比不远处战备发射阵位上的同型号产品,这一枚的外形明显经过修改。

具体表现在整流罩下面的弹头部分体积极小,在24米高的巨大弹体映衬下,甚至有些怪异的不协调感。

东风3A。

华夏研制的第一种中程弹道飞弹。

放在21世纪的眼光看,这个型号即便经过改进,也早已落后时代。

不说射程精度等纸面性能,单就这庞大的后勤车队和以小时计数的发射前准备时间,就足够高水平对抗中的假想敌把阵地摧毁数次。

实际上,这支部队之所以能被原样保留至今,除了更新型的东风21数量不足以外,更多还是出于外部因素考虑——

二十多年以来,华夏一直在为当年出口到沙乌地的三十多枚同型号产品提供技术和保障支持。

所以国内必须对应保留一个有能力操作东风3的单位。

结果,就这麽便宜了常浩南。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打出足够的弹道高度,飞弹本身先进与否反而并不重要。

而810旅的这些老东风属于首长见了都摇头的尴尬装备,从中抽出一发进行试射不会对实际战备水平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此外在其它国家看来,华夏试射一发东风3的唯一理由似乎也只有进行抽检,以免这些老家伙年久失效,敏感程度相对较低。

所以,打上去的测试申请一路绿灯,常浩南也就这麽获得了平生第一次进入飞弹基地的机会……

此时他正在距离发射车数百米外的指挥所内,和同行的几名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发射前的最后一次任务情况检查。

旅长魏士军一边摘掉防毒面具一边推门而入,啪地一声立正,接着向常浩南等人敬了个礼。

说实话,对于这次任务,他本人心里也有些没底。

通过增加射高来减小射程,属于远程和洲际飞弹的常用试射方式。

毕竟华夏没有海外领土,本身国土跨度也比较有限,要打几千上万公里的全射程测试就只有往太平洋发射,动静实在太大。

但东风3A的最大射程也才不到4000公里,直接从51基地打到罗布泊就行,所以根本就没有打最高弹道的必要。

就连这次任务的发射参数,都是之前专门确定下来的。

而且东风3作为单级飞弹,过去的载荷本身就是整流罩,这次为了配合测试,还额外进行了一次小幅度改造,让飞弹有了单独释放双锥体弹头的能力。

总之,这枚岁数几乎和他一样大的飞弹,却处处透露了出让人看不懂的细节……

但无论如何,相比于大部分整个职业生涯都没有机会真正按下发射按钮的同行来说,他已经算是相当幸运了。????把脑子里的胡思乱想收到一边,魏建军深吸一口气:

「报告常院士,飞弹已经完成发射前所有准备,计划采用高弹道模式,弹道顶点1450km,预计再入大气层时的最大速度为6.5马赫,预计落点为渤海区域,具体坐标……」

「……」

这些内容其实都写在常浩南手中的任务简报上面,但为了万无一失,仍然需要指挥员和他进行核对。

「准备发射!」

常浩南沉声下令道。

「是!」

魏士军再次敬了个礼,然后转过身去,开始向前线阵位下达人员撤离的命令。

通过望远镜,常浩南能够清晰地看到,用于起竖的支撑架缓缓放下,飞弹也随之进入了发射前的最后阶段。

「听我口令,倒计时……」

原本热火朝天的阵地已经完全归于沉寂,只有承载着魏建军指挥口令的电波,回荡在东北的群山迭嶂之间。

「3……2……1……」

「发射!」

随着发射车中的飞弹营长按下发射按钮,弹体内部的硝酸和偏二甲肼沿涡轮泵翻腾着进入燃烧室,共价键在相互接触后的千分之一秒内完成断裂重组,爆发出惊人的巨大能量,将高温反应产物送入引擎喷口……

「轰——」

下一个瞬间,仿佛沉寂的生命突然苏醒一般,耀眼的红色火光从发射车尾部点亮,在几乎掩盖住整个阵地的白色和淡棕色烟雾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推动着飞弹开始缓缓爬升。

最古老的弹体托举着最先进的载荷,将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威慑力送入太空。

即便是此前已经亲眼看过火箭发射的常浩南,也难免被这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高超音速时代的序幕,开始了……」

刑牧春来了一句有些文艺的感叹。

而另外一些人的反应则简单粗暴得多:

「我*,真是壮观……」

「……」

很快,火光消失,尘埃散去。

发射阵地重新归于平静,而飞弹也从众人的视线当中消失。

只有旁边的几台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雷达和弹载传感器发回的信号。

100km……200km……300km……

尽管属于魏士军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或许是受到现场气氛的影响,他完全顾不上跟部下庆祝,而是大气不敢出地和常浩南等人一起盯着眼前不断跃动的曲线和数字。

很快,飞弹抵达了1750km的弹道最高点。

「报告,头体分离!」

雷达屏幕上的信号先是一分为二,接着很快只留下相对较小的那个位于屏幕中央。

指挥所里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但大多数人仍然屏息凝神,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最关键时刻……

中程飞弹的全射程时间并不漫长。

仅仅几分钟后,弹头便重新回到了约150km的再入大气层高度。

屏幕上显示的速度,停留在了2160m/s的位置上。

指挥所里面的空气都几乎凝固起来。

没有人知道弹头表面正在发生什麽,只能看到一条不断下坠的曲线在坐标系当中生成。

直到度秒如年的差不多半分钟之后……

一句简短的汇报划破了宛如实质的空气:

「报告,导引头开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