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198章 被发现了?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98章 被发现了?

簡繁轉換
作者:十月廿二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2-13 22:10:56 来源:源1

第1198章被发现了?

随着张旭东舰长一声令下,金城号的作战信息中心顿时开始忙碌起来。

与GPS那样的无源定位系统不同,目前正在提供服务的北斗一代需要接收终端事先发出一个请求信号,再由地面控制中心站完成定位和授时服务。

尽管这一工作模式导致其有效服务区域狭窄丶终端隐蔽性差,而且没有测高和测速功能,但对于一艘正航行在距离华夏海岸线不远处的驱逐舰来说,倒也算不得什麽大问题。

反而首次定位速度快和授时精度比较高的优势,对于本次任务来说相当有意义。

短短几秒钟后,不远处的一处战位上便传出汇报声:

「报告舰长……时间同步完成。」

坐在上面的是一名身穿迷彩服,却没有挂衔的电科集团工作人员。

面对军舰上面这一副临战状态的高压场面,声音多少显得有些不太自信。

「别紧张,就照着之前地面测试那样来。」

张旭东离开自己的位置,缓步来到那名操作员身后,伸出一只手按在对方的肩膀上。

346雷达在最初设计时并没有考虑过与陆基雷达站进行双基地协同作战,因此这个临时安装的模块完全独立于全舰作战指挥系统以外,舰长在自己的位置上并不能看到具体工作情况。

有了舰长的鼓励,几名临时上岗的雷达操作员多少稳定住了一些心态:

「正在注入正交采样和运动补偿算法……」

旁边另外一名技术人员一边沉声汇报,一边向系统中输入了一串预设指令。

很快,显示器上便出现了一段正弦型的校准空间谱。

只不过,谱线位置并不清晰,甚至连波峰的位置和高度都在不停变化。

「通知永嘉号脱离编队,启动辅助天线,准备测试载频同步和相位校准结果。」

张旭东拿过无线电通讯器材的话筒,亲自向舰队中的另外一艘护卫舰下达指令。

接下来,就是一段令人有些压抑的寂静。

只剩下一些设备偶尔发出的短促嘀嘀声。

而在CIC以外的海面上,原本紧跟在金城号后面的526号护卫舰迅速调转船头加速向东,并在直升机机库上方升起了一根额外的鞭状天线。

在辐射源数量丶位置丶以及阵列流形均已知的情况下,有源校正算法的效率极高。

几乎是在校准信号发出的同一时间,金城号雷达显示器上显示出的谱型就开始发生变化。

经过几次调整之后,谱线的清晰度和波峰的一致性已经肉眼可见地明显好于刚才。

而与此同时,位于浙省和闵省海岸线附近的几部地面雷达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工作。

作为接收机,它们无需辅助天线的协助,只需要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分离出直达波,并解出初相,最后在信号处理时进行补偿即可……

「舰长同志。」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一名技术人员摘下头上的耳机,转身看向身后的张旭东:

「雷达双机已经校准完成,各路天线的相对初相误差集中在0.75度以内,频偏粗差小于0.03Hz,等效输入信噪比约为70dB……」

「……」

张旭东航海岗位出身,并不算精通雷达,但作为华夏第一艘区域防空舰的舰长,在上舰之前就已经接受过相当长时间的培训,所以也听得出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校准效果这麽好?」

他有些意外地看向面前一字排开的几个屏幕。

在地面测试的时候,电科集团和空军装备研究院的同志已经多次打过预防针,表示这种半路出家改出来的双基地雷达效果可能不会特别理想,导致张旭东在心里已经给出了相当低的期望值。

然而眼前的结果不仅不糟糕,甚至还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不过,技术人员却摇了摇头,解释道:

「设备现在刚刚完成调试,精度肯定是很漂亮的,只是恒温晶振偏重于提高短稳特性,长稳能力相对一般,所以在后面的持续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的积累误差,大概连续维持搜索状态2-3小时就需要重新校准一次……」

或许对于雷达研发人员来说,这算是某种迫不得已的遗憾。

但对于使用雷达的张旭东而言,两到三小时的单次启动时间其实并不算短。

346作为全舰首屈一指的用电大户,本来也不是24小时昼夜不停工作的。

尤其这次任务的针对性还非常强,能在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发挥作用,就已经足够了。

……

接下来的两三天,一切似乎都显得火药味十足。

航空自卫队的P3C和F15J以前所未有的频率起飞,并频繁对其西南方向进行试探。

而华夏海空军航空兵的战斗机则针对性前出,对这些明显图谋不轨的敌人进行拦阻查证。

到对峙开始后的第四天,也就是7月19日,甚至连华夏方面刚刚服役不久的最新型预警机,也已经投入到了预警指挥任务当中。

可以说,在过去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片空域都没有出现过如此针锋相对的盛况……

空警2000指挥机上,金陵军区空军指挥员江曾健双手交迭,撑在颌下位置,紧盯着面前显示器上所显示出的对手位置。

过去几天,空自飞机的出动频率堪称疯狂,让新型飞机数量不足的华夏方面有些疲于应付。

因此,上级才决定提前启用这架飞机,发挥数据链和探测距离优势,为空中编队的指挥调度提供留出更长的反应时间。

「泰山小队,准备前往J7号空域,拦截标记为07的目标机群,敌方型号初步判定为F2战斗机……」

「淮河队长,你们当面的04号机群已经提前降低高度撤退,注意剩馀油料,准备返航……」

「嵩山05丶嵩山06……」

尽管所有指挥命令仍然需要口述一遍,但得益于最新型数据链的帮助,大约有60%的指令可以被直接呈现在战斗机座舱内的多功能显示器上,语音指令只是起到一个提醒和确认的作用而已,大大降低了机上指挥人员的工作强度。

而在有条不紊地下达命令的同时,江曾健也在密切关注着更加靠南的那片空域。

航空自卫队的阵仗虽然看着很大,但绝大部分飞机甚至没有飞过对方单方面主张的所谓「中间线」,与华夏拦截机之间更是时刻保持着30km以上的安全距离。

换句话说,完全是在隔空斗法。

大概率只是虚晃一枪而已。

真正唱主角的,恐怕还是那几架如同幽灵一般的F22战斗机。

当然,为了保证安全,空警2000的活动区域位于海岸线以内,在这个距离上,隐形飞机本身或许很难被探测到,但据江增健所知,F22为了保证最佳的隐蔽性,并不会使用容易暴露信号特徵的通用数据链(只收不发),所以很难和F15等普通第三代战机形成密切协作。

这也意味着,隐身机的出动,必定会在整个空域内带来一些鲜明的特徵。

而空自始终没有出现过的那个方向,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重点。

也正是因此,无论东北方向的空中压力再怎麽大,他也始终把两个歼11B四机编队按在地面上,没有允许起飞……大约400公里以外。

埃文·罗宾逊上校正小心地操纵着自己的飞机,保持预定航线向北飞行。

他一直在通过一架E767预警机观察着远处空域内热闹的局势,并且此时已经基本确定,华夏空军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已经被吸引到了相对靠北的方向上。

即便对方手里可能还留有一些备份,但只要没有绝对的数量优势,隐身机在对抗当中都能保证优势地位。

这是在无数次对抗演习之后得出的结论。

「自卫队已经引开了敌人的注意力,我们调整方向,准备应对海岸线那边的地面雷达。」

罗宾逊一边下令,一边低头确认了一下多功能显示器上给出的雷达告警信息。

尽管华夏人看似有些狼狈,但显然也是有备而来。

两个威胁最大的信号,一个来自地图上标注为荆南的地区,另一个则来自于甬城以外的海面上,相互之间呈现一个夹角。

如果他们选择的航向稍有偏差,就很容易被探测到RCS相对较大的侧面,从而让对手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应对。

好在99年那场灾难之后,美国空军也痛定思痛地总结了对抗反隐身体系的办法,在F22上部署了一套功能十分齐全的雷达告警系统。

当发现有威胁的雷达波扫过飞机时,系统将不仅会给出辐射源的大概位置,还会提醒飞行员随时调整航向或姿态,以尽可能减少暴露在电磁波下的反射面积。

相比于当年那些只能按照既定轰炸航线飞行的F117或者B2,F22已经进化成了更加灵活而游刃有馀的杀手。

他只能看到,在微微向西调整了一些航向之后,两个放射源的标识全都回到了「完全无威胁」。

这意味着,即便进入到200km甚至更近的距离以内,对方也没办法清晰地抓住自己。

当然,实际的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并不是死板地依赖这些设备就能万事大吉。

所以仍然需要一个优秀的空中指挥官在一线领导作战。

而罗宾逊上校,自认为就是最符合要求的人选。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刚刚,自己刚好通过了一条由双基地雷达所形成的Z字形连接线上……

……

随着四机编队距离华夏空域越来越近,其馀几名飞行员也愈发兴奋起来。

「队长,我们等一会要不要更加深入一些?」

02号机飞行员语气轻松地询问道。

美军的无线电纪律历来糟糕,尤其43中队的飞行员,仗着F22同型机之间超高隐蔽性的IFDL数据链,更是有些肆无忌惮。

罗宾逊并未批评这位跃跃欲试的部下,只是重新查看了一番面前的航线图。

但最后还是压下了自己的冲动。

「不,严格执行起飞之前的计划。」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严肃一些:

「无论对方是否有所反应,都在距离海岸线17英里以外返航,不要进入华夏空域。」

他此行接到的指令是给华夏人一个下马威,因此而获得了相当高的行事自由权。

但其中绝对不包括真正意义上入侵的内容。

说话之间,四机编队已经又向西北方向飞行了大约40公里。

而眼前的空域情况,也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

「队长,对方的两架侧卫采取了向南转弯的路线返航,大约100秒后会从我们的两点钟方向经过,距离115英里……我们是不是稍微减慢一些速度?」

03号机突然汇报导。

罗宾逊重新低头,发现确实有两个华夏目标脱离了刚才的航线,正在用一个紧凑的航线向右转弯。

不过115英里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虽然自卫队始终没有和华夏飞机目视接触,而单凭雷达根本无法确认苏27SK和歼11B这两种外形一致但雷达性能差异巨大的型号。

但任何现有的战斗机雷达,都不可能在超过180公里的距离上发现自己的前半球。

实际上,告警系统甚至都没有做出任何提醒。

「暂时不用,如果对方只是返航的话,机头方向应该只会有一瞬间扫过我们,就算他们开了雷达,也不太可能……」

然而,他这边话音未落,就看到那两架侧卫并没有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继续向西返航,而是在转过大约110°之后就重新改平,径直向南飞来。

而且同时还在加速爬升,很快便在大约9500米的高度上突破了音速。

这显然不是准备返航的节奏。

「中队长,这……」

03号机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些急切——

如果按照现在的航向继续下去,那麽双方并不会真的正面。

但对方如此异常的动作,却并不是什麽好兆头。

在不能开火的情况下,如果真的被三代机逼近到20-30公里以内,那仍然有可能被机载雷达发现,甚至是锁定。

罗宾逊重新确认了一下自己周边,并没有发现任何非隐身的友军飞机。

有那麽一瞬间,他甚至以为是东南方向起飞了一批F16来凑热闹,从而吸引到了对方的注意。

不过这个想法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我们下降一些高度,向西避让,躲开东北方向的那台雷达。」

上校确认了一下燃油表,然后下令道。

F22并不以航程见长,这种任务显然也不可能带副油箱或者进行空中加油,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并不愿意进行低空飞行。

但事到如今,显然不是在乎那点油耗的时候了。

在推动操纵杆进入浅俯冲的同时,罗宾逊再次看了看雷达屏幕上的情况。

一个念头突然从他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Fxxk,我们……不会是被发现了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